基金髮行高燒難退 低風險品受捧
2011-04-28   作者:郭素  來源:上海證券報
 
【字號

    今年以來新基金髮行火爆的狀況還在延續。本週,19隻基金吹響“集結號”,4月份基金申請募集迎來年內第一個“小高峰”。而包括債券基金、保本基金在內的低風險産品仍在發行市場牢牢佔據着一席之地。
  證監會網站顯示,截至22日,本月共有20隻基金遞交了募集申請。據統計,1月、2月、3月分別有21隻、19隻、15隻基金申請募集,如不出意外,4月基金申請募集將迎來年內第一個“小高峰”,新基金髮行潮短時間內恐還將延續。

    低風險品種獲寵不衰

  債券基金、保本基金、抗通脹産品等低風險産品在今年新基金髮行中頻繁出現,以目前正在發行的基金為樣本,19隻基金中低風險基金佔據8隻,數量上基本與9隻偏股型基金抗衡。在上周遞交的9隻基金申請中,就有4隻債券基金,其中3隻分級債基。
  而從發行效果上看,此類低風險基金一直受到投資者喜愛:4月,鵬華豐盛債基首募超過30億元、國泰保本約為26億元;3月廣發聚祥41億元、浦銀安盛貨幣約37億元;此前1月成立的建信保本也達到了31億元。
  天相數據顯示,2011年一季度,債券基金、開放式保本基金規模都實現了小幅上升,合計約126億元,而同期偏股型基金規模下降。
  一位基金市場人士認為,以前保本基金在市場上相對較少,隨着去年《關於保本基金的指導意見》的&&,激發了之前積壓的需求,同時銀行渠道對保本産品的認可度也相對比較高,導致了今年保本基金的大量發行。
  不過,基金公司的大力推廣也需要投資者的配合才有成效。“今年A股市場反復震蕩,指數向上的空間有限,部分投資者的預期偏謹慎。基金公司順勢推出低風險産品,正好迎合投資者的避險心態,因而很多低風險産品都取得了不錯的募集規模。”另一位基金分析師向記者&&。
  在好買基金研究中心曾令華看來,國內絕大部分基金公司發行的第一隻産品都是股票型基金,公司或有完善低風險收益産品線的需求,尤其是與國外債券基金的盛行相比,國內目前債基的市場佔比遠遠不夠。

  本週19隻基金混戰發行市場

  19隻基金本週同步發行。據財匯數據統計,截至4月27日,19隻基金産品正集中上架,基金髮行大戰依舊如火如荼。從類型上看,債券基金4隻、保本基金4隻、偏股型基金9隻、QDII基金2隻。
  事實上,今年以來新基金髮行市場就沒有冷清過,截至4月27日已經成立71隻基金,遠遠超過去年同期的36隻。在4月成立的基金中,華安升級股票基金首發規模超40億,而農銀匯理滬深300指數基金、鵬華豐盛債券基金也超過30億元,工銀消費服務行業股票基金、國泰保本募集規模都在26億元左右。
  不過,“幾家歡喜幾家愁”,在部分基金首發碩果纍纍時,也有基金首募規模在3億元、5億元左右,首募差距達13倍。從平均數據來看,4月截至目前,基金平均募集規模為18.62億元,低於2010年單只基金平均募資規模21.3億元的數據。

  凡標注來源為“經濟參考報”或“經濟參考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稿件,及電子雜誌等數字媒體産品,版權均屬新華社經濟參考報社,未經書面授權,不得以任何形式發表使用。
 
相關新聞:
基金風格糾偏 調倉將加大震蕩 2011-04-28
全國社保基金出資100億元入股國開行 2011-04-28
一手買一手賣 大成旗下基金蹊蹺進出重倉股 2011-04-28
從墊底到領先 基金業績輪流轉 2011-04-27
受襲基金是否該贖回 2011-04-27
 
頻道精選:
[財智]天價奇石開價過億元 誰是價格推手?[財智]存款返現赤裸裸 銀行攬存大戰白熱化
[思想]王迎暉:食品監管該跳出“周期律”[思想]張健:股民不能總叼着“奶嘴”
[讀書]《五常學經濟》[讀書]投資盡可逆向思維 做人恪守道德底線
 
關於我們 | 版面設置 | &&我們 | 媒體刊例 | 友情鏈結
經濟參考報社版權所有 本站所有新聞內容未經協議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新聞線索提供熱線:010-63074375 63072334 報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門西大街甲101號
Copyright 2000-2010 XINHUA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京ICP證01004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