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磚頭一樣的大哥大到人手一部的手機,從身份象徵的私家車到堵在流動停車場的代步工具,中航通用飛機有限責任公司(簡稱“中航通飛”)總裁孟祥凱預言和上述兩個曾經看來“遙不可及又發展迅猛”的行業一樣,小飛機、私家飛機的市場也會很快到來。

領航150是一款輕型單發6座渦槳增壓公務機,機身採用碳纖維複合材料,發動機採用霍尼韋爾TPE331-10發動機。是目前世界上同類單引擎渦槳飛機中最快的飛機之一。
私家飛機:條件具備後將“井噴”
和國産大飛機C919一樣,近期國內小飛機的市場也是新聞不斷。
3月初,中航通飛宣布已經與美國西銳飛機工業公司(簡稱“西銳”)股東簽訂協議,將以公司合併的形式,收購美國西銳公司100%的股權。
資料顯示,西銳公司是全球第二大通用飛機製造企業,活塞類通用飛機全球最大的製造企業。對於這場被媒體定義為“中國航空工業首次並購歐美發達國家飛機整機製造企業”的行業轟動新聞,孟祥凱告訴《中國經濟周刊》,他從並購中看到的是“雙贏”的局面。
孟祥凱&&,與財務投資者不同,中航通飛作為有行業背景的行業投資者,“不是通過像財務投資者把企業當成一種産品,通過賣企業來獲得利潤,行業投資者是要賣産品來獲得利潤。”孟祥凱説,這將給西銳帶來穩定的發展空間和廣闊的市場份額,而西銳品牌的加入無疑豐富了中國通用飛機的隊伍。

天驕200是一款超輕型雙發8座噴氣式公務機,機身採用碳纖維複合材料,採用兩台Williams發動機
孟祥凱透露,目前並購案正在報中國發改委、商務部,以及美國外國投資委員會(CIFUS)審查。如相關審查順利獲得通過,公司今年4月下旬或5月下旬有望實現股權交割。
而對於此前有媒體報道的“預計2020年我國將擁有至少10000架通用飛機,其中包括活塞式飛機6000架、渦槳式飛機2000架、噴氣式飛機500架、直升機1500架”的數字,孟祥凱明確&&“這個預測沒有太大意義,也不準確”。原因是為一個高速發展且過去又沒有過的行業做預測是很難做到準確的。
孟祥凱以私人轎車的發展來比喻通用飛機的發展。孟祥凱説,回顧前些年對轎車的預測很少有準確貼近的,幾乎都是實際數字超出了預測幾倍,因為家用轎車的發展,不僅和産業本身相關,還和城市道路發展、居民消費觀念改變、高速公路建設、居住環境改善等息息相關。
“因為原來的制約條件很多,當這些條件迅速改善後,家用轎車市場也迅速擴大。同樣通用飛機的發展和居民的收入、財富的集聚程度、空中交通管制條件、空域開放程度、基礎設施有關,當這些條件也能夠在短時間內或一定時間內得到滿足後,我相信到時通用航空會有井噴式的發展。”孟祥凱説。
2011年,我國GDP總量超過日本,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即使以每年7%的增速估算,10年左右我們的GDP也將超過美國。”孟祥凱解釋,在目前的通用航空市場,美國是第一位,約有23萬架通用飛機,佔據了整個通用航空市場的70%,而我們國內現在的通用航空市場還不到1000架,只佔總市場的千分之零點幾。
“10年、20年以後,不用説佔到70%,即使是30%的市場,這裡的成長空間也非常巨大,前景不可限量。”孟祥凱説。

A2C超輕型水陸兩用飛機水上型
空域開放:慢慢來
美國的空域到底有多開放?通用飛機的出行到底有多方便?
孟祥凱給記者講了一個他自己的親身經歷,他在美國和同事從聖安東尼奧到另外一個城市去考察,開車花了2個小時10分鐘,而這段行程用小飛機行駛只用了不到15分鐘的時間。
更加讓人感受到美國通用飛機出行便利的是,當得知其中一個同事沒有把裝有護照的包拿上。飛行員直接在升空後報備,並迅速返回將包取了回來,感覺就好像是“開車去取一趟”般的方便。
孟祥凱説,這件事説明了美國通用航空的後&建設非常完備,整個狀態就好比是計算機應用,凡是後&運作框架搭得好的、支持強大的,用戶界面才能好用。“表面上的快捷,其實背後是一套非常完善、龐大的管理體系。”孟祥凱説。
作為小飛機企業的總裁,面對空域開放後會給整個通用飛機市場帶來的利好,他經常被問到的問題之一就是“空域開放是否進程太慢?”
在記者們的追問下,他&&“我比你們都急,但還要一步一步慢慢來”。
2010年8月19日,國務院、中央軍委聯合印發《關於深化我國低空空域管理改革的意見》,明確用5至10年的時間全面建設和深化改革逐步形成一套既有中國特色又符合低空空域管理規律的組織模式、制度安排和運作方式、充分開發和有效利用低空空域資源。
2011年兩會期間,中國民用航空局(Civil
Aviation Administration of
China,簡稱“民航局”)局長李家祥首次公開&&爭取到2015年實現全國低空全面放開。一時間被稱為“大眾航空”時代到來,“天空不再擁堵”、“軍用航空為民用航空讓路”的新聞層出不窮。
孟祥凱告訴《中國經濟周刊》,他現在不願多談空域開放問題,因為目前關於空域管理改革的問題國家相關部門已經開始積極研究、制定方案。“不願意不斷施加壓力,因為大家已經正在做很詳細的工作了,何況這又是件非常複雜的事情。”孟祥凱説。
孟祥凱&&,簡單的解釋,開放空域至少要做到三個條件,即“看得見、説上話、管得了”。具體來説,在低空飛行要看得見飛機,而這就需要建設低空的地面雷達網,要通得上話就要有完善的地面和飛機、飛機和飛機之間的通訊設備,而管得了就要有制度上的約束也就是要建立完善的法規,這些都是亟待解決的問題。另外還有如何保障民航和軍航以及未來通用航空間區域的劃分,保障安全。“天空如果亂了,比地面更難解決。”孟祥凱説。
此前,李家祥在兩會期間接受媒體採訪時也&&,目前我國的雷達布局主要是針對中高空,當飛行高度低了以後,有些散落的遮蔽角、特殊地形,需要組建低空雷達網。資金不是問題,目前正按照低空空域開放試點要求,根據航線和通用航空機場布局逐步推進。
另外,在評述中國空域改革時,經常被用來比較的就是美國和中國的空域開放情況。曾有報道稱美國空域開放程度達到80%而中國還不足20%。孟祥凱就此評論:“先不説這個數據是否準確,瞄準世界空域最開放的國家方向是好的,但急於求成只會適得其反。”
“歐洲開放了這麼多年還趕不上美國,我們和歐洲相比都差距很遠,想迅速趕上美國不太現實。航空百年指的就是通用航空百年,這百年間他們建立了極其完備的空域管理體系。”孟祥凱説。
中國距離這樣的便捷還有多遠?孟祥凱&&,基礎不一樣,“2015年全國低空空域開放的推進速度已經很快了。”按此速度發展,未來20年中,國內小飛機自由翱翔的日子指日可待。

小鷹500空中飛行動態
國産小飛機暢想圖
2010年,中航通飛完成了對美國EPIC(埃佩克)飛機公司的資産收購,以此獲得了世界上最先進的單發渦槳飛機知識産權。圖中為中航通飛正在研製及已經生産的幾款小飛機。
通用飛機
通用飛機是指除從事定期客運、貨運等公共航空運輸飛機之外的其他民用航空活動的所有飛機的總稱。除了一般意義上的私人飛機外,習慣上把從事工業、農業、林業、漁業、礦業、建築業的作業飛行和醫療衞生、搶險救災、氣象探測、海洋監測、科學試驗、遙感測繪、教育訓練、文化體育、旅游觀光等方面的飛行活動的飛機統稱為通用飛機。
在美國,通用航空、通用飛機已經發展成為一個很成熟的産業,有着巨大的産值和就業人數,我國的通用飛機製造還處於起步階段。
“小飛機大並購”主角
中航通用飛機有限責任公司於2009年7月成立,是中國航空工業集團公司按照現代企業制度組建的、專業從事民用通用航空産業的大型國有企業集團。輕型活塞飛機是中航通飛關注的重點領域之一,也是全球及中國市場需求量很大的通用飛機産品。
西銳公司是全球第二大通用飛機製造企業,也是活塞類通用飛機全球最大的製造企業,産品主要包括SR20及SR22等型號的全複合材料單發活塞飛機,以及SF50全複合材料單發小型噴氣飛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