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風險 讓*ST板塊接近“休眠”
2011-04-25   作者:張潔 江漢平  來源:中國證券報
 
【字號

    中國證券報3月17日刊發的*ST星美系列報道引發資本市場關於退市制度大討論。在接受中國證券報記者採訪時,監管層相關人士&&,退市制度目前難以推進,原因在於缺乏動力機制以進行有效約束。投資者對*ST股“不死鳥”死而復生抱有幻想,判處死刑固然是最快的了斷辦法,但這勢必會帶來更多的阻力。所以,要引導投資者認識*ST板塊的風險,冷卻交易,讓A股市場上過於活躍的*ST板塊接近“休眠”。
    據WIND統計,在發布2010年年報的93家ST公司中,主營業務逐年萎縮的有16家,其中主營業務基本陷於停滯,頗具代表性的公司是*ST星美和*ST盛潤A。
  資本市場上還有多少如同*ST星美一樣屹立不倒的皮包上市公司?中國證券報記者奔赴各地調研後發現,*ST星美絕非“一個人在戰鬥”。
  這些淪落在退市邊緣的*ST公司,生存狀況驚人相似:主業基本停滯,資産所剩無幾,負債居高不下,員工數量極少,訴訟接踵而至,勉強支撐門面。
  自2004年和2005年出現較大規模的上市公司退市後,近年來上市公司退市已非常少見。按照目前的退市標準,上市公司極易採取相關手段規避退市,而且退市涉及到諸多方面的利益。
  太平洋證券投行部相關人士指出,退市涉及中小股東利益,導致國內上市公司退市比較難。一旦公司最終退市,中小散戶肯定難以接受,很有可能造成不良後果。
  武漢科技大學金融證券研究所所長董登新&&,目前的退市制度很容易讓部分*ST公司鑽空子規避退市,可以考慮借鑒國外的退市標準和退市制度,引入資不抵債退市制度。
  今年兩會期間,證監會上市部副主任歐陽澤華&&,證監會已成立退市指導小組,明確退市基本原則和思路包括:完善退市財務標準研究;通過司法方式,建立退市責任追究機制等。

  凡標注來源為“經濟參考報”或“經濟參考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稿件,及電子雜誌等數字媒體産品,版權均屬新華社經濟參考報社,未經書面授權,不得以任何形式發表使用。
 
相關新聞:
*ST通葡重組未果 中郵基金一季度大舉進入 2011-04-22
機構狂掃ST東源 地産融資未開閘 2011-04-20
*ST得亨重組新方案缺乏誠意 2011-04-20
基金重倉ST“賭”重組概念 2011-04-20
ST末路狂歡為誰而狂 2011-04-19
 
頻道精選:
[財智]天價奇石開價過億元 誰是價格推手?[財智]存款返現赤裸裸 銀行攬存大戰白熱化
[思想]王迎暉:食品監管該跳出“周期律”[思想]張健:股民不能總叼着“奶嘴”
[讀書]《五常學經濟》[讀書]投資盡可逆向思維 做人恪守道德底線
 
關於我們 | 版面設置 | &&我們 | 媒體刊例 | 友情鏈結
經濟參考報社版權所有 本站所有新聞內容未經協議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新聞線索提供熱線:010-63074375 63072334 報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門西大街甲101號
Copyright 2000-2010 XINHUA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京ICP證01004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