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賺是賠?專家詳解高收益産品
結構性産品實現預期最高收益率恐為小概率事件
2011-04-22   作者:記者 張莫/北京報道  來源:經濟參考報
 
【字號

新華社發(梁志強/攝)

    在國內通脹率不斷走高的當下,目前國內理財市場上一些理財産品的高預期收益率更顯吸引眼球,有些産品的最高預期收益率甚至達10%以上。這中間,不乏一些高風險高收益的結構性産品。專家指出,結構性産品達到預期最高收益率概率很小,不要因片面宣傳的高預期收益而盲目投資。

  部分産品預期年化收益率高得“驚人”

  據銀率網數據庫統計,3月份投資期限在1個月以內的理財産品平均預期收益率為3.26%,1個月至3個月産品平均預期收益率為3.66%,6個月至1年期的理財産品預期收益率平均值為4.55%,而1年以上的理財産品平均預期收益率為5%。
  在理財産品收益率普遍走高的同時,記者統計發現,目前理財市場上一些理財産品的預期收益率確實高得“驚人”。比如,中國工商銀行2011年“工銀財富”客戶專屬人民幣理財産品(365天)QDXT1102預期年化收益率為5.50%(信託計劃),北京銀行“本無憂”系列FX11068號即澳元183天銀行間市場投資理財産品預期年化收益率為6.00%(澳元債券),法國興業銀行(中國)2011年1年期一籃子股票挂鉤人民幣投資産品預期年化收益率7.00%;而中國銀行匯聚寶HJB11038-V(澳大利亞元匯市爭鋒)理財産品的預期年化收益率更達10.00%。

  預期最高收益率:可望不可即?

  普益財富研究員邱凱對《經濟參考報》記者&&,目前發行的高收益産品主要包括結構性産品、短期債券和貨幣市場類産品(由於貨幣市場中短期資金需求缺口較大,造成短期資金利率較高)等産品。
  邱凱指出,雖然這些産品收益率普遍較高,但造成其高收益的原因則不盡相同:結構性産品將部分資金投資於衍生金融工具,可以通過高杠桿獲取高收益;澳元債券和貨幣市場類産品及組合投資産品的高收益是因為澳洲較高的基礎利率(4.75%);而投資於信託計劃的理財産品的高收益是項目本身的高收益造成的。
  有分析認為,銀行之所以拼命抬高收益率主要是為了博得更多投資者青睞,月末或季末吸引更多資金沉澱銀行。該類産品的特點是發行時間集中於月末、季末,且認購門檻高。
  中國社科院陸家嘴研究基地金融産品中心副主任王增武在接受《經濟參考報》記者採訪時&&,這些預期收益率比較高的産品,有些是屬於普通類的産品,有些是挂鉤某些標的的結構性産品。對於結構性産品而言,要想實現最高預期收益率,挂鉤標的需達到設定的條件,否則最低收益可能接近零,甚至為負。王增武強調,一般而言,這些結構性産品要在非常樂觀的情況下才能實現預期最高收益率,而發生這些情況的概率實際上是非常小的。

  不要因片面宣傳的高預期收益而盲目投資

  邱凱指出,對於投資者而言,在購買産品前一定要仔細閱讀産品説明書,搞清該款理財産品是保本、保證收益還是非保本型産品,並根據自己的風險偏好進行投資。不要因為片面宣傳的高預期收益而盲目投資。
  王增武也&&,投資者一定要選擇適合自己的産品,根據自己的風險偏好來選擇産品,而不能別人説好就買。另外,投資者的投資周期也要與自己的流動性需求相匹配。最近一段時間,國內短期理財産品的收益率一直在走高,但是,短期理財産品主要是為短期閒置資金提供投資渠道,如果投資者有其他長期的投資計劃,不要因為過分追求短期産品的高收益而盲目購買短期産品。投資者還是應該根據自身的風險喜好選擇適合自己的組合投資方式。

  凡標注來源為“經濟參考報”或“經濟參考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稿件,及電子雜誌等數字媒體産品,版權均屬新華社經濟參考報社,未經書面授權,不得以任何形式發表使用。
 
相關新聞:
過往7年年均收益21% 保本基金成避風港 2011-04-21
高收益貨幣受捧 清淡匯市入市有講究 2011-04-21
銀行理財産品收益率緣何不斷攀升 2011-04-21
變相攬存 理財産品7天收益超5年定存 2011-04-21
中行推企業年金收益率比較基準新品 2011-04-21
 
頻道精選:
[財智]天價奇石開價過億元 誰是價格推手?[財智]存款返現赤裸裸 銀行攬存大戰白熱化
[思想]王迎暉:食品監管該跳出“周期律”[思想]張健:股民不能總叼着“奶嘴”
[讀書]《五常學經濟》[讀書]投資盡可逆向思維 做人恪守道德底線
 
關於我們 | 版面設置 | &&我們 | 媒體刊例 | 友情鏈結
經濟參考報社版權所有 本站所有新聞內容未經協議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新聞線索提供熱線:010-63074375 63072334 報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門西大街甲101號
Copyright 2000-2010 XINHUA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京ICP證01004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