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品信託産品受寵愛
2011-04-19   作者:李茜  來源:上海金融報
 
【字號

    最近幾個月對理財市場來説,實在是個好時節。通貨膨脹的重重壓力下,用投資收益來抵消物價上漲,變成了老百姓統一的共識。而在信託理財市場上,經歷了銀信、證券、房地産的起起伏伏後,藝術品領域開始成為新一輪資金聚集的熱點。
  收益率普遍超過8%近一段時間以來,天津文交所的“藝術品股票”引起了社會的極大關注,不管其交易機制如何,但它的確吸引了一大批投資者參與。而藝術品投資的價值也在這輪紛紛擾擾的爭議中扶搖直上。
  近期有不少藝術品信託到期,並獲得了超額收益,讓投資者對接下來的此類信託信心大增。比如,去年1月18日成立的“中信鈺道翡翠投資基金集合資金信託計劃”資金募集規模為5000萬元,在今年1月21日提前終止。該信託産品將所募集信託資金用以購買、銷售翡翠毛料以及翡翠毛料經加工後的製成品,在1年的投資期內實現到期收益率10%。
  而中信信託在去年12月10日公告成立的“中信文道中國書畫投資基金集合資金信託計劃(1期)”也大受歡迎。該産品共募集信託資金4000萬元,優先級受益人的預期年化收益為不低於10%,在發行後很快被認購一空,投資者中既有自然人也有機構。近期,北京國際信託發行了一款“懋源富雅1號藝術品投資集合資金信託計劃”,募集規模為2.7億元,其最低的預期收益率為10%,認購2000萬以上收益率甚至高達13%。
  業內人士&&,由於監管層對房地産的約束,目前信託公司正在尋找替代品,而藝術品投資領域價值尚未充分挖掘,因此投資前景向好。
  用益信託分析師王學成認為,目前從天津文交所的亂象,可以看出目前市場流動性過剩、規則不健全、投機過度等現象。藝術品並不像上市公司股票那樣有基本面的約束,其定價中主觀色彩相當濃厚,每一份額的價格可以脫離基本面被炒上天,泡沫空間實際上比股票要大得多。“信託公司也看到了這點,其藝術品投資已逐漸從投資藝術品,轉向投資於藝術品轉讓及拍賣的整個産業鏈。”
  市場潛力巨大此前,招商銀行發布的《2009中國私人財富報告》顯示,2008年,中國內地個人持有可投資資産超過1000萬元人民幣的高凈值人群約30萬人,共持有8.8萬億元人民幣的可投資資産。如果參照國外的5%比例測算,4400億元的資産可以投資藝術品市場。而2010年,中國內地的藝術品拍賣成交僅為573億元,表明這部分市場投資潛力尚未完全發揮。
  普益財富研究員趙楊&&,從資産配置的角度來看,投資藝術品信託産品可分散風險。因為藝術品市場行情並不與股市和樓市直接相關,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避免相互牽連。
  另外,與個人直接投資藝術品相比,通過購買産品,讓更懂藝術品投資規律的專業團隊來操盤,也具有價格、風控等方面的相對優勢。
  不過,也有專家&&,藝術品信託理財産品風險依舊存在。因為目前國內缺乏公認的權威機構對藝術品的真假進行鑒別,藝術品估值體系的欠缺也增加了金融機構對藝術品資産定價的難度。此外,由於缺乏對藝術品本身身份、藝術品交易人等信息進行統一登記的信息平台,也缺乏對藝術品市場統一管理的監管機構,使得交易主體很難排除拍賣不保真、交易不透明、信息不對稱等風險。

  凡標注來源為“經濟參考報”或“經濟參考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稿件,及電子雜誌等數字媒體産品,版權均屬新華社經濟參考報社,未經書面授權,不得以任何形式發表使用。
 
相關新聞:
藝術品信託産品預期年收益8% 2011-04-13
另類藝術品信託理財項目謹慎投資 2011-02-22
藝術品信託方興未艾 2010-12-28
建行:發行國內首款藝術品信託理財産品 2009-07-03
 
頻道精選:
[財智]天價奇石開價過億元 誰是價格推手?[財智]存款返現赤裸裸 銀行攬存大戰白熱化
[思想]借鑒美國經驗完善發行審核機制[思想]胡舒立:日本強震與“經濟海嘯”
[讀書]《五常學經濟》[讀書]投資盡可逆向思維 做人恪守道德底線
 
關於我們 | 版面設置 | &&我們 | 媒體刊例 | 友情鏈結
經濟參考報社版權所有 本站所有新聞內容未經協議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新聞線索提供熱線:010-63074375 63072334 報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門西大街甲101號
Copyright 2000-2010 XINHUA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京ICP證01004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