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行提前終止合約潛規則 投資者承擔三風險
2011-04-18   作者:  來源:投資者報
 
【字號

    購買過銀行理財産品的投資者,對冗長、難懂的委託投資合約多數會有着非常深刻的印象。
  面對這樣的合約,大多數投資者可能沒有耐心閱讀,事實上,既然選擇這種投資形式,就需要把合約中的每一個字仔細看清,因為這關係到投資者的切身利益。
  至少要做到詳細地閱讀收益説明及風險提示。能夠做到這點,將來會避免後期糾結與收益上帶來的風險。
  這點現在很多投資者已經開始重視,但卻很少有人關注提前終止條款。
  多數情況下,在銀行理財産品合約中有終止規定,多數為銀行有權終止,客戶無權。對此,銀行的解釋是,鎖定投資者的收益及規避投資風險。

  銀行的霸王條款

  銀行理財産品合約約定,管理者可以提前終止,而客戶不行,這貌似又一“霸王條款”。
  什麼是提前終止條款?這是銀行制定的對於産品的運行終止及贖回的規定。這個條款,在合約制投資産品中更為常見。
  在銀行理財産品的終止條款中,作為産品的運行方銀行擁有提前終止的權利,而投資者沒有提前贖回的權利。
  以正在發行的農行産品“金鑰匙?匯利豐”2011年第22-24期為例,該産品約定“投資者無權提前終止産品,農業銀行有權利無義務提前終止。”
  對該規定的提前終止原因解釋為,其一是重大金融政策調整,其二農行認為有必要終止的情況。銀行終止的情況下,不論是投資機會風險、匯率風險均由投資者自行承擔。
  其中提到的重大金融政策調整,主要指加息及降息政策,還有存在重大匯率變動。
  如結構型理財産品,本身挂鉤於匯率、利率指標,一旦這種指標發生變動,産品即提前終止。
  結構型産品終止佔主要部分,據普益財富提供數據顯示,截至4月14日,提前終止産品多數為結構型。

    投資者面對三大風險

  當銀行擁有提前終止權利時,投資者將面臨三重風險:利率變化風險、匯率風險和投資機會風險。
  前文提及的結構型産品提前終止的主要原因為金融政策變化,降息周期變成加息周期。
  在降息周期下,市場收益低於預期收益,銀行成本高於市場。加息周期下,市場收益高於原定預期收益。
  銀行就會因為這個周期的變化,使用提前終止條款,規避市場變動帶來的損失。降息時,銀行願意更多終止産品,以停止給客戶更高的收益;反之,銀行願意讓客戶持有。
  這就給投資者帶來第一個風險。投資者難以獲得高於市場的收益率。
  匯率變化風險是投資者無法規避的第二個風險。
  以澳元産品為例。若澳元升值,銀行支付預期收益固定,不會行使提前終止權利;若澳元貶值,銀行所設定的預期收益遠低於澳元貶值帶來的損失,如果銀行繼續持有大量澳元産品,相當於承擔貶值風險,銀行則會選擇提前終止,讓投資者承擔風險。
  第三種風險來自於投資機會風險。
  以花旗銀行的5年期挂鉤股票每日累計美元票據為例,産品原為5年期,合約原定投資結束期為2014年,這款産品提前終止於今年1月,到期收益率高達8%。
  但是對於投資者來講,再找到同樣高收益的産品並不容易。
  除了提前終止所帶來的風險以外,對於投資者不能提前終止的規定,也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投資者的資金流動性。
  由於銀行規定客戶無權終止贖回,堅持贖回的情況下,必須支付違約金,甚至帶來本金損失。
  還有一種情況是允許質押的理財産品,投資者不得不贖回的情況下,將産品合約質押,可以得到相應資金。這種情形同樣有損失本金可能,而且質押將産生高額利息。

  慎選投資品種

  面對這樣的三重風險,投資人有無辦法破解呢?
  破解的辦法就是熟悉理財産品的特性,理性選擇不同類型的理財産品,避免不必要的麻煩。
  銀行的終止條款,很大程度上保護了銀行不受更多收益上的損失。對於投資於理財産品的客戶來講,能做的就是更多關注産品設計的每一個細節,還有就是把握市場的節奏。
  這其中有幾點規律可循。
  第一,在加息周期下,盡量選擇購買短期理財産品,以避免市場預期收益逐步走高的風險。在降息周期下,則選擇長期限理財産品。這樣的規律適用於債券及信貸類理財産品。
  第二,對於外幣理財産品,可以調整幣種和理財期限。選擇升值中的外幣産品,以短期産品為主。
  第三,對於證券投資類及結構類長期限理財産品,需要多留意銀行的提前終止公告,這類産品産生提前終止的情況較多。
  産品終止後,未及時選擇其他更高收益投資産品的情況下,將自動轉為活期定存。

  凡標注來源為“經濟參考報”或“經濟參考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稿件,及電子雜誌等數字媒體産品,版權均屬新華社經濟參考報社,未經書面授權,不得以任何形式發表使用。
 
相關新聞:
銀行理財産品井噴 短期收益超一年定存 2011-04-15
銀行理財産品高收益背後有玄機 2011-04-15
理財産品遭搶購:高收益短期化 2011-04-14
加息通道下銀行理財産品有優勢 2011-04-14
澳元理財産品成明星 平均年化收益5.33% 2011-04-13
 
頻道精選:
[財智]天價奇石開價過億元 誰是價格推手?[財智]存款返現赤裸裸 銀行攬存大戰白熱化
[思想]借鑒美國經驗完善發行審核機制[思想]胡舒立:日本強震與“經濟海嘯”
[讀書]《五常學經濟》[讀書]投資盡可逆向思維 做人恪守道德底線
 
關於我們 | 版面設置 | &&我們 | 媒體刊例 | 友情鏈結
經濟參考報社版權所有 本站所有新聞內容未經協議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新聞線索提供熱線:010-63074375 63072334 報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門西大街甲101號
Copyright 2000-2010 XINHUA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京ICP證01004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