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行理財産品井噴 短期收益超一年定存
2011-04-15   作者:  來源:華西都市報
 
【字號

    今年4月6日起,金融機構人民幣存貸款基準利率再度上調,這是自2010年10月以來第四次加息。
    而在四次加息之後,銀行理財産品,尤其是短期理財産品市場迎來了井噴。“現在的情況是,收益稍微高點的理財産品一發售,當天就賣光了。”民生銀行成都分行的一位客戶經理説。

  A 市場發行量同比增6成

  自去年10月22日加息以來,銀行理財産品迎來發行高峰期。
  數據顯示,從2010年10月到今年3月28日,6個月商業銀行共計發行6790款理財産品,月均發行量達到1131款,遠高於2010年理財産品月均867款的發行量。
  分析認為,在流動性收緊和加息的預期下,今年銀行理財産品發行量將繼續走高,或將突破月均1400款,同比增幅達到62%。
  具體來看,去年10月份發行量為603款,11月1019款,12月1317款;今年一季度各月分別為1287款、1147款和1417款,前3月月均發行量達1283款。
  截止到2011年3月28日,根據銀率網數據庫統計,3月份理財産品發行維持高位,各商業銀行在本月共發行産品1417款,同比增長106.6%。

  B 預期全年16000款

  實際上,理財産品發行量爆發式反彈是從去年11月開始。
  數據顯示,各商業銀行去年11月共發行産品1019款,環比增幅53%,同比增幅45.8%,人民幣、外幣産品發行量均大幅上漲。各期限的人民幣理財産品預期收益率出現分化:6個月至1年期産品預期收益率下降較為明顯,其他各期限産品收益率則均有不同程度上升。
  去年12月,理財産品發行量達到1317款,環比增幅26.6%,同比增幅103.6%。
  3月份,理財産品發行量衝高,共計1417款。不過,普益財富銀行理財産品研究員方瑞&&,由於3月份的季末因素,銀行理財産品發行量已達到一個高點,4月理財産品發行量繼續大幅增長可能性不大。
  銀率網理財産品分析師預計,2011年全年産品發行量將突破16000款,平均每月産品發行量將突破1400款。

  C 收益短期産品超一年定存

  記者了解到,工行、光大、民生等銀行近期的理財産品收益率均較之前有所提高。
  根據銀率網的統計數據顯示,投資期限為1個月以內的産品預期收益率為3.3%;1-3個月産品預期收益率為3.7%,漲0.4%。3-6個月産品預期收益為3.8%,漲0.1%。6個月-1年期産品預期收益率為4.6%,漲0.3%。1年以上産品預期收益率為5%,漲0.6%。
  “今年4月6日,央行今年第二次加息。此次調整之後,一年期存款利率升至3.25%,一年期貸款利率則達到6.31%,加息後銀行都會相應上調理財品的預期收益率來吸引投資者。因此,4月份的理財品收益率或將繼續攀升。”業內人士分析。
  另外,3月份各期限的人民幣理財産品的預期收益率全面上升。

  D 預期年化收益超過5% 澳元理財産品成外幣明星

  繼前期日元大漲後,近期澳元對美元匯率迭創新高,澳元理財産品預期年收益率普遍達5%以上,超過美元、歐元理財産品。
  據銀行專業人士統計,今年來澳元理財産品在外幣理財産品中發行量靠前,其平均年化收益率在5.33%左右,美元理財産品為2.61%、歐元理財産品僅為2.14%。預期年化收益率在5%以上的澳元理財産品有98款,其中54款預期年化收益率超過6%。最高的一款澳元非保本浮動收益型産品,預期年化收益率高達7.5%。
  理財師介紹,澳元理財産品的高收益率是因為澳大利亞為大宗商品的主産區,如其鐵礦石産量較大,別國要買鐵礦石,就需要買入澳元。澳大利亞政府此前曾連續六次提高銀行存款利率,這些都促使澳元對人民幣最近一年來一直處於升值狀態,因而澳元理財産品的收益率自2010年開始不斷攀升。商品價格上漲以及澳洲聯儲對經濟前景依然樂觀等因素,都提升了澳元理財産品的收益水平。
  不過理財師同時也提醒,澳元今年來漲幅已較高,短期內有獲利回吐的壓力。同時澳幣幣值本身的波動比較大。理財師建議,投資者購買澳元理財産品,盡量選擇短期的,如7天、1—3個月的産品較安全,時間越長,以後可能遇到的風險越高。
  在購買澳元理財産品時,要注意産品的投資標的,與人民幣理財産品相似,以債券等為投資標的的澳元理財産品收益一般,但風險較低。挂鉤澳大利亞的股票、基金或是期貨市場,風險相對較高,收益也可能更高,但這類澳元理財産品在理論上講可能會出現負收益。

  凡標注來源為“經濟參考報”或“經濟參考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稿件,及電子雜誌等數字媒體産品,版權均屬新華社經濟參考報社,未經書面授權,不得以任何形式發表使用。
 
相關新聞:
加息通道下銀行理財産品有優勢 2011-04-14
上海銀監局提示銀行理財銷售風險 2011-04-14
透視銀行理財經營中不合規問題 2011-04-11
買銀行理財産品提防兩大陷阱 2011-04-11
一季度約15%銀行理財産品“羞談”到期收益 2011-04-08
 
頻道精選:
[財智]天價奇石開價過億元 誰是價格推手?[財智]存款返現赤裸裸 銀行攬存大戰白熱化
[思想]借鑒美國經驗完善發行審核機制[思想]胡舒立:日本強震與“經濟海嘯”
[讀書]《五常學經濟》[讀書]投資盡可逆向思維 做人恪守道德底線
 
關於我們 | 版面設置 | &&我們 | 媒體刊例 | 友情鏈結
經濟參考報社版權所有 本站所有新聞內容未經協議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新聞線索提供熱線:010-63074375 63072334 報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門西大街甲101號
Copyright 2000-2010 XINHUA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京ICP證01004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