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把手定維穩基調美聯儲加息不急
2011-04-13   作者:朱周良  來源:上海證券報
 
【字號

    歐洲央行率先重啟加息,似乎並沒有打亂美聯儲的政策步伐。周一,一位重量級的美聯儲決策成員&&,短期內該行不大可能加息,因為大宗商品價格飆升對通脹影響只是暫時的,同時失業率仍處在高位。
  不過,隨着更多的經濟體加入加息行列,市場上對美聯儲可能再度錯失出手良機的擔憂和爭論也多了起來。“債券天王”葛洛斯已通過大舉做空美國國債,表達了對美聯儲的不信任。而一些技術指標則顯示,美國的通脹預期正在增強,美聯儲甚至可能已經需要開始加息。

  高油價尚不足為慮

  在3月份發出加息明確信號之後,歐洲央行上周正式宣布了預期之中的首次加息,以應對通脹壓力。同時,這也是歐洲央行自成立以來頭一回先於美國加息。
  深陷債務危機的歐元區都已啟動利率正常化進程,而新興經濟體大多已重啟加息周期多時,這些都給美聯儲帶來不小壓力。外界對於美國可能提早到年內加息的預期近期也悄然升溫。
  不過,肩負“物價穩定”和“充分就業”兩大任務的美聯儲,似乎並不太在意外界的壓力,而是繼續執着推行第二輪量化寬鬆政策。
  今年聯邦公開市場委員會(FOMC)的投票成員、美聯儲副主席耶倫周一明確&&,短期內當局不太可能被迫加息,因為全球大宗商品價格飆升對美國通脹形勢的影響應該是暫時的。
  在紐約經濟俱樂部發表講話時,耶倫&&,原油、糧食以及其他大宗商品價格的大幅上漲,應該不太可能對通脹産生持續影響,也不太可能破壞經濟復蘇。因此,在她看來,美聯儲不需要大幅調整貨幣政策立場。
  耶倫強調,眼下美聯儲手中握有多種可選政策工具,能夠很好地應對通脹,以避免上世紀70年代曾發生過的工資和價格“螺旋上升”的不利局面。
  耶倫&&,鋻於失業率依然較高且通脹預計將維持在低位,美聯儲能夠維持接近於零的利率水平且繼續購買債券。今年3月份,美國非農業部門失業率連續第四個月下降,但仍達到8.8%。按計劃,美聯儲將在6月份前結束購買6000億美元國債的行動。

    不必對通脹“反應過度”

  外界對於美聯儲可能加息太晚的擔憂,很大程度上是怕通脹出現失控。受能源和食品價格上漲推動,美國2月份的CPI同比上升2.1%,大大高於1月份的1.6%。
  不過,美聯儲的決策者們認為,形勢目前仍在掌控之中。耶倫周一&&,儘管糧食和汽油價格的上漲已推高短期通脹預期,但各項調查和數據顯示,民眾對央行在中長期內控制物價的能力仍充滿信心。在她看來,未來幾個月國際大宗商品價格對通脹的影響會大幅減弱。
  另外兩位美聯儲官員周一也發表了類似的觀點。美聯儲紐約分區銀行總裁杜德利當天在東京出席一個會議時&&,央行應該謹慎對待因大宗商品價格上漲而導致的總體通脹上升。
  杜德利指出,由於大宗商品價格上漲可能是暫時的,美聯儲認為不應當對總體通脹上升“反應過度”。
  在周一公布的一份官方研究報告中,美聯儲官員們亦詳細闡述了大宗商品價格上漲對核心通脹的影響。結論是:影響不會太大。該報告由美聯儲芝加哥分區銀行總裁埃文斯共同參與完成,埃文斯目前是FOMC的決策委員。

    美聯儲寬鬆立場遭質疑

  儘管美聯儲對控制通脹信心滿滿,但金融市場似乎並不全然認同。一些知名投資人士已通過實際行動,公開對美聯儲的政策發出質疑和挑戰。
  最新的公開信息顯示,全球最大債券基金TRF的掌門人、美國知名投資人葛洛斯最近幾個月拋售甚至主動做空美國國債。
  德銀證券首席美國經濟學家約瑟夫認為,物價上漲和失業率下滑,表明美聯儲今年稍晚可能需要提高目前接近零的利率,以控制通脹。債券市場已開始反應日益增大的通脹上升風險。
  本週,美國10年期國債與通脹保值債券(TIPS)的收益率差升至三年來最高水平。周五,美國將發布最新的CPI報告。市場預計,最新報告可能顯示,美國的消費物價加速上揚。
  一些市場指標甚至發布更加激進的信號。據彭博資訊統計,衡量利率前景的泰勒規則(Taylor Rule)顯示,美聯儲應該啟動至少暫停了兩年的加息舉措。泰勒規則描述的是利率應該如何根據通脹情況以及經濟增長預期進行調整,其兩大衡量指標為CPI和失業率。彭博的資料顯示,泰勒規則暗示美聯儲當前的基準利率目標應該在0.35%,而不是零至0.25%。

  凡標注來源為“經濟參考報”或“經濟參考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稿件,及電子雜誌等數字媒體産品,版權均屬新華社經濟參考報社,未經書面授權,不得以任何形式發表使用。
 
相關新聞:
美聯儲難解的魔咒 2011-04-13
美聯儲:結束定量寬鬆時機未到 2011-04-11
美聯儲批准交行在舊金山設分支機構 2011-04-11
美聯儲何以如此淡定 2011-04-11
歐央行打響加息首槍 美聯儲混戰進退兩難 2011-04-10
 
頻道精選:
[財智]天價奇石開價過億元 誰是價格推手?[財智]存款返現赤裸裸 銀行攬存大戰白熱化
[思想]借鑒美國經驗完善發行審核機制[思想]胡舒立:日本強震與“經濟海嘯”
[讀書]《五常學經濟》[讀書]投資盡可逆向思維 做人恪守道德底線
 
關於我們 | 版面設置 | &&我們 | 媒體刊例 | 友情鏈結
經濟參考報社版權所有 本站所有新聞內容未經協議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新聞線索提供熱線:010-63074375 63072334 報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門西大街甲101號
Copyright 2000-2010 XINHUA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京ICP證01004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