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滬深兩市大盤總體仍然保持上漲。滬深300指數多次登上3300的短期高點,但最終均有所回落。截至昨日,滬深300指數收於3326.77點,今年以來漲幅為6.34%。上證指數收於3022.75點,漲幅7.63%,深證成指報收於12902點,漲幅3.56%。
然而,券商集合理財産品今年的表現卻差強人意。專業研究機構大額投資者網站統計數據顯示,截至4月8日,仍在運行的券商集合理財産品共有193隻,有103隻産品錄得正收益。其中,只有6款産品取得6.6%以上的收益,而同期滬深300指數漲幅為6.56%。東海證券的東風5號以9.06%居冠軍,東吳證券的東吳財富1號以虧損14.19%排名墊底。
業內人士認為,由於今年一季度上證指數在3000點以下反復震蕩盤整,大盤股萎靡不振,這就十分考驗券商的判斷能力、運作水平,因此,券商之間的差距就顯現出來了。
總的來看,限定型理財産品收益不敵非限定型理財産品。在收益前10名的券商理財産品中,均為非限定型理財産品。在非限定型産品中,有4隻為股票型、4隻為混合型、2隻為FOF型。東風5號以9.06%奪得冠軍,銀河99指數以8.3%居亞軍,紅塔登峰1號以7.71%排第3名。在前10名中,只有銀河證券有2隻産品入圍,分別為銀河99指數和銀河金星1號,銀河金星1號以6.16%的收益排第8名。
在90隻負收益的券商理財産品中,東吳財富1號以虧損14.19%排倒數第1名;浙商金惠2號以13.69%排倒數第2名;光大陽光6號以8.14%排倒數第3名。值得注意的是,排在後18名的全部為非限定型混合型理財産品,這與該類産品佔比較多有關。
浙商證券發行的浙商金惠系列的3款産品損失慘重。金惠2號虧損13.69%,金惠3號虧損7.39%,金惠1號虧損7.37%,在虧損最多的5隻産品中,浙商證券佔了3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