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開始,個別公司開始披露第一季度報告,其中同一基金公司旗下多只基金扎堆同一股票的現象較為明顯。
招商青睞酒鋼宏興、億陽信通
在最早披露一季報的公司中,多氟多以及億陽信通分別得到銀華和招商基金青睞。
中小板公司多氟多的季報顯示,第一季度其凈利潤同比增長63.84%。該公司指出,産品(氟化鋁等)需求增長,價格上揚帶來毛利率上升。
多氟多也在第一季度吸引了更多的基金投資者參與。以銀華基金為例,銀華富裕主題基金減持了50萬股,但銀華內需增持了98萬股,銀華優質增長則仍持有68萬股未變。
多氟多的股價在第一季度也有良好表現,股價從1月下旬的56元附近上漲到上周五的79.98元,最近120日漲幅為45.15%。
而另一披露季報的上市公司億陽信通則得到了招商基金的青睞。
億陽信通一季度報告顯示凈利潤1479.27萬元,同比下降29.01%,業績明顯低於機構預期。但億陽信通仍得到了招商基金大舉買入。數據顯示,招商係基金在去年第四季度時就持有億陽信通4276.77萬股,而到了一季度末,招商係基金再度增持。招商係四基金共持有4927萬股億陽信通,佔總股本的比例達到了8.75%。
而在整個一季度期間,億陽信通大股東則減持了2200萬股。其股價走勢也明顯偏弱,最近120日漲幅只有13.79%。不少投資者指出,其物聯網和移動支付概念可能是吸引機構的原因,但迄今尚未見到實質進展。
隨後酒鋼宏興也披露了一季報,招商基金也大筆增持了這一公司。數據顯示,招商先鋒一季度買入1550萬股,躍升為第二大股東,持股比例達到1.77%。招商行業領先亦買入460萬股,招商優質成長買入339萬股,悉數進入前十大股東之列。而去年年度仍重倉的華寶興業多策略和上投中國優勢則撤出。
從一季度表現看,酒鋼宏興一季度上漲了36.8%,機構買盤的推力不可忽視。
銀華、交銀獨守“絞肉機”神州泰嶽
神州泰嶽是第一家披露季報的創業板上市公司,其一季度凈利增長29.47%。但對於眾多機構來説,神州泰嶽的高股價和成長性似乎不太匹配。去年四季度之後,多數基金選擇了認賠出局,而銀華和交銀旗下基金則選擇堅守。
神州泰嶽第一季度報告顯示,一季度有2隻基金減持了135萬股神州泰嶽,28隻基金清倉1312萬股,銀華基金和交銀施羅德基金成為堅守神州泰嶽的兩家最主要的基金。
年報數據顯示,在持有神州泰嶽股份的7隻基金中,5隻為銀華旗下基金,另外2隻則為交銀施羅德基金。7隻基金共持有2049萬股,佔流通股比例的23.82%。其中銀華核心價值持有669.4萬股,比2010年底增持18萬股;而交銀穩健配置亦增持50萬股,持股達到349.98萬股,交銀藍籌則減持了50萬股。此外,銀華內需和銀華和諧主題也均有減持。
其他基金大清倉使得持有多數籌碼的銀華和交銀施羅德旗下基金不得不承受下跌,神州泰嶽股價在整個第一季度下挫了19.2%。從神州泰嶽的股價走勢看,即使清倉撤出的基金也不得不割肉離場。
去年第四季度末是神州泰嶽上市以來基金持有最多的一個報告期,基金持有神州泰嶽股份空前地超過3400萬股。但從股價來看,神州泰嶽在去年第四季度中一度衝高到76.48元,此後股價一路下跌,三分之一的基金選擇認賠出局。
年報看點 行業老大華夏基金去年賺10億
上市公司中信證券在上周末披露年報,年報中也透露出基金行業第一大公司華夏基金自身的盈利狀況。這家管理公募資産規模超過2000億元的基金公司去年實現凈利潤10億元。
中信證券年報數據顯示,華夏基金去年營業收入34億元,利潤總額12.88億元,其中凈利潤10億元。在營業收入中,基金管理費收入31.28億元。
年報數據還顯示,華夏基金去年年末管理證券投資基金資産凈值2248億元,市場份額為9.05%,繼續保持行業第一。
不過值得注意的是,按照年報數據計算,2010全年都沒有發行新産品的華夏基金利潤率只有29.4%。這一水平明顯低於行業平均水平。
此前上市公司年報中能找到的賺錢最多的兩家基金公司是易方達和廣發基金,易方達去年凈賺7.9億元,而廣發基金賺6.6億元,但前者利潤率有38%,後者更高達40.7%。
業績比較 券商集合理財一季度跑贏基金
券商集合理財産品逐漸火熱起來,數據顯示,今年一季度,在震蕩的行情中,券商集合理財産品整體收益率跑贏公募基金。
六成集合理財産品賺錢
據Wind數據統計,截至3月底,今年以來在有可比數據的173隻券商集合理財産品中,有106隻産品都在“賺錢”,佔比達61.27%。在成立半年以上的142隻券商集合理財産品中,近一年的收益率有118隻産品為正,佔比超過八成。
好買基金研究中心報告顯示,在今年3月份的市場震蕩期,券商理財産品與公募股票型和混合型基金相比,凈值損失相對較小。
可能的原因是相比公募偏股型基金,券商集合理財産品在倉位上的限制較少,能夠在市場出現調整時及時降低倉位,避免了大的波動。像一些股票型産品可以根據市場走勢靈活配置較高風險的權益類資産或者較低風險的固定收益類資産,以博取收益或控制風險。並且由於券商集合理財産品的規模相對比較小,在震蕩市中體現出來的靈活性具有一定的優勢。
事實上,券商集合理財産品去年就集體跑贏大盤和基金。2010年全年上證指數累計下跌14.3%,股票型基金平均收益率2.53%,券商集合理財産品平均收益超過4%。
發行規模連續攀升
一直以來,相對於公募基金和陽光私募來説,券商集合理財産品是最不受重視的品種。不過,在股市震蕩的背景下,該類産品逐漸成為市場中的新生力量,受到投資者青睞。
好買基金研究中心報告顯示,今年3月份新成立的券商集合産品從數量及規模上,相比2月份均有所增加,達到118.5億,創下今年以來的新高。
目前,在3月份新推廣的券商理財産品共有8隻。
老吳侃基 踩踏頻發注意緩行
規則並不能阻止極端情況的發生。此外,把故事講得最好的人要承擔風險。
第一家發季報的創業板公司神州泰嶽,在機構持倉達到上市以來最高點3434萬股後,一季度末快速降低到2050萬股,28隻基金完全撤出,隨之而來的是股價重挫。
媒體還發掘出另一組數字,A股市場上有26隻基金持股超過50%(流通盤)的股票,其今年以來的平均跌幅超過15%。在一季度指數小幅上漲的情況下,這樣的表現出人意料。
集中持股在這個行業從來都是受到追捧的模式之一,最早成功的典型例子莫過於易方達基金在蘇寧電器上的成功。
對消費浪潮的描述和蘇寧隨後的業績表現讓易方達聲名鵲起,而目前看來,銀華基金對於移動互聯網美景的描述曾成功吸引更多的機構參與,但遺憾的是暫時未得到神州泰嶽業績的響應。
以神州泰嶽為例,一季度中撤出的基金應無一例外在神州泰嶽上出現虧損,因此股價持續下跌;而銀華基金和交銀基金這兩家最大籌碼持有者堅挺到最後,籌碼過多應是重要原因之一。
雙匯可能面臨更複雜的情況。《證券市場周刊》的分析指出,164隻基金持有35.58%的雙匯發展股份,而散戶只持有不到13%,其餘為大股東及關聯方持有。按此計算,基金幾乎控制了雙匯的實際流通盤。
現在看來,“有組織無紀律”這個形容用在基金集中持股上最合適不過。在神州泰嶽的例子中,在康芝藥業殺跌的例子中,都説明了這種踩踏事故極易發生。《證券市場周刊》用“囚徒困境”來形容基金在雙匯上的處境,貼切至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