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無賊》中的大盜黎叔嘲笑小賊沒有“技術含量”,而眼下銀行在亂收費上也千方百計地提高“技術含量”。記者昨日從銀行業內了解到,部分銀行的亂收費行為通過各種手法在“變臉”之後,不僅禁而不止而且更加隱蔽,以避免頻頻遭到客戶的質疑和投訴。
暗做手腳:調低ATM機取款上限
“原本在ATM機上可以一次性跨行取款2900元,但現在卻要莫名其妙地分成2500元和400元兩筆取款。”客戶黃先生對記者&&,由於銀行規定ATM機跨行取款服務的收費標準是每筆2元,他原來只需付2元而現在需付4元。雖然多付2元服務費只是“小意思”,但客戶黃先生對銀行ATM機“性能倒退”很不理解。
該銀行的客服熱線在接受客戶黃先生諮詢時&&,該行部分ATM機的取款上限原來是每筆3000元,但最近調低到每筆2500元,調整的原因是“為保證ATM機出鈔更準確”。但客戶黃先生對銀行方面給出的解釋並不認同:“在同一台ATM機上存款上限是每筆10000元,即每次最多可以放100張百元大鈔,為什麼取款上限那麼低呢?”
據記者了解,有客戶認為銀行通過調低ATM機取款上限從而達到重復收費的目的,為討回公道而準備起訴銀行。
“一般來説,ATM機取款上限在2000到5000元之間,具體怎麼設置就要看各家銀行了。”一家中資銀行的個金部人士對記者&&,以取款20000元為例,ATM機取款上限如果為5000元則客戶需付手續費8元;ATM機取款上限如果為2000元則客戶需付手續費20元,比前一種情況要多付12元。
據以上中資銀行的個金部人士介紹,去年廣州和深圳等地銀行將ATM跨行取款手續費從每筆2元上漲到4元,迅速招來一片質疑。滬上大多數銀行仍然維持ATM跨行取款手續費每筆2元的標準,但部分銀行暗做手腳調低ATM機取款上限,變相使客戶在ATM機上大額跨行取款時不得不分筆操作,從而多收取手續費。
霸王條款:開戶只能開卡不開存摺
雖然銀監會此次規定免除存摺開戶、銷戶和更換工本費,但不少客戶在接受記者採訪時均無奈地&&,現在大部分銀行在開戶時有一條不成文的霸王條款:新開戶只能開卡而不能開存摺。如此一來,存摺免費開戶的規定“形同虛設”,只有已辦存摺的老客戶可以享受到免費銷戶和更換。
“前幾年到一些銀行開戶還能辦軟卡(存摺),現在開戶基本提供硬卡(借記卡)。”客戶張先生對記者&&,雖然開卡後可以在ATM機和POS機上使用。但是根據規定,開存摺統一不收工本費,而不少銀行對開卡要收取工本費。
據第三方研究機構銀率統計,目前浙商銀行收取的開卡工本費最貴,達到10元;另外,廣發銀行、交通銀行、郵儲銀行、中國銀行、東亞銀行、上海銀行、建設銀行、工商銀行(靈通卡)和永亨銀行等9家銀行收取的開卡工本費為5元。
“雖然銀監會規定免除開戶和銷戶手續費,但這條規定的實際意義不大。”滬上一家國有大銀行的相關人士對記者&&,其實銀監會並沒有規定過不再使用存摺,但大部分銀行事實上只給客戶提供開卡這唯一選擇,而銀監會並沒有規定統一免除開卡工本費,所以開戶仍然很難實現完全免費。
據以上國有大銀行人士透露,開戶只能開卡不開存摺被客戶視為霸王條款,但對銀行來説在收費上無疑有更多進賬。例如,銀行對存摺不收年費,而對借記卡普遍收取10元的年費;另外,銀行在存摺上自動打印所有資金流水和餘額信息,而對辦卡的客戶打印超過一定期限的紙質對賬單可以收費。
行業亂象:以市場定價為名亂定價
據記者了解,銀監會在去年8月發布通知,要求各家銀行進一步規範服務收費行為,立即開展服務項目的清理工作,對本行所有服務項目的收費行為進行自查和清理,發現問題要及時整改。對違反規定的收費項目,要立即停止收費;對沒有違反規定但存在較大爭議的收費項目,要對收費項目和定價水平的合理性進行評估。
“商業銀行在部分服務收費上,確實存在以市場定價為名亂定價的情況。”相關監管人士向記者介紹,在對銀行收費摸底的過程中發現,例如目前各家銀行信用卡挂失收費標準懸殊,北京銀行信用卡挂失需收費80元,招商和中信收取的信用卡挂失費為60元,興業、光大、交行、建行和農行信用卡挂失收費均為50元,工行的信用卡挂失費最低為20元。
“不同銀行的信用卡挂失費最大相差達4倍,這麼收費如同算糊塗賬。”以上監管人士對記者&&,根據銀行業內實際測算,辦理信用卡挂失業務的實際成本不到10元。根據市場定價並不意味着銀行在收費上可以亂定價,而各家銀行在信用卡挂失費上相當於賺取暴利,其實根本沒有進行合理定價,但面對客戶質疑時往往以市場定價的名義作為藉口。
市場呼聲:根治亂收費須打破壟斷
要求整治銀行亂收費的呼聲甚至在今年“兩會”上一再響起。全國人大代表夏績恩提交《關於切實規範商業銀行服務收費的建議》,認為要根治商業銀行亂收費則必須打破壟斷,商業銀行要想新開立收費項目,必須經過公眾參與討論和專題聽證,並經過價格主管部門的批准。
夏績恩還建議修改《商業銀行服務價格管理暫行辦法》,取消小額賬戶管理費、轉賬失敗手續費等若干屢遭廣泛質疑的收費項目;同時應明確規定商業銀行收費的具體服務項目及其基準價格和浮動幅度,從根本上遏制商業銀行亂收費的行為;另外要加強對商業銀行現有收費服務項目及其基準價格的清理。
而全國政協委員、重慶市副市長吳剛也提交了《關於清查和禁止銀行亂收費行為的提案》,認為銀行經常採用霸王條款強制性收取服務費用,甚至未向客戶廣泛告知,客戶直到被收取費用才知曉;部分商業銀行通過巧立名目濫定收費項目,使得銀行亂收費成為群眾反映的熱點問題;建議監管部門整頓銀行經營秩序,進一步完善投訴、獎懲、考核、督查等制度。
吳剛在調研中了解到,目前客戶對小額賬戶管理費等銀行收費項目明顯不滿。一家股份制銀行上海分行的副行長對記者&&,銀監會和發改委在去年8月已起草《商業銀行服務價格管理辦法(徵求意見稿)》,其中規定商業銀行對同一賬戶不得同時收取年費和小額賬戶管理費。但此次徵求意見遲遲沒有結果,而商業銀行至今仍普遍對賬戶同時收取這兩項費用。
“既收年費又收小額賬戶管理費確實説不過去,但這可以給銀行業帶來數十億元的進賬。”以上副行長坦言,目前大多數銀行除年費外還收取各種服務費用,年費實際上並沒有為客戶提供相應服務。但按照保守的5億張常用借記卡來計算,每張借記卡年費為10元,則銀行業一年就可收取50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