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易量萎縮 中介面臨生死大考
2011-03-21   作者:  來源:第一財經日報
 
【字號

    限購令、限貸令等調控措施帶來的市場“萎縮效應”,繼續快速蔓延至專營個人住房抵押貸款代理、以收取佣金謀利的房貸中介領域。國內一家擁有超過1000家門店的大型中介2010年年報透露,該公司去年抵押貸款管理服務收入較2009財年下降25.8%。
  昨天,上海大型中介德佑地産副總經理羅亞東在接受《第一財經日報》採訪時&&,在嚴厲的樓市調控下,今年上海大批房貸中介公司可能和房産中介公司一樣,面臨全行業的虧損壓力。
    2月上海二手房成交套數大約7900多套,同比下降62.3%。隨着成交萎靡進一步延續,房貸中介行業正在遭遇生死考驗。

  生存劫難

  昨天,本報記者了解到,某大型中介公司組建的一家大型房貸中介正在精簡機構、減少開支、全線停止擴張,主要負責人也已經被調回到母公司。
  房貸中介主要包括兩類:專門從事貸款的中介公司,還有部分房産中介公司自主擁有的交易按揭部門。
  央行上海總部發布的2月上海市信貸運行報告顯示,受限購令、房産稅等調控政策影響,上海市住房成交量持續萎縮,2月新增個人住房貸款29億元,較1月減少近五成。
  “按照理想狀態,房貸中介公司向貸款人收取的手續費用,一般為申請貸款額度的千分之五上下。假設2月新增的29億元個人住房貸款全部是通過房貸中介,那總共也只能收取1450萬元左右的手續費。這麼點錢能夠養活市場上大批的房貸中介公司嗎?”從事金融經紀多年的羅亞東對此粗略估算。他還&&,目前在上海市場,經由房貸中介推薦而成的二手房個貸規模僅佔銀行個人按揭貸款業務比重的一部分,並非全部。
  據公開信息,在上海,目前市場上較為活躍的房貸中介包括華燕集團、上海中原地産旗下上海譽萃投資管理有限公司、上海凱弈投資諮詢管理有限公司、上海新榮瑾園投資管理有限公司、上海信義代書房地産服務諮詢有限公司等。
  除了二手房市場交易量萎縮,銀行返點的消失也成為房貸中介面臨的另一個生存考驗。
  上海萬利房地産顧問有限公司董事總經理李斌在接受本報採訪時&&,長期以來銀行與中介公司一直保持“曖昧”關係,為了從中介得到更多的房貸業務,各家銀行制定了不同的返點方案。各家銀行返利給房貸中介機構的點數大致維持在房貸總額的千分之十左右,即200萬元的個人住房抵押貸款額,中介在理論上可以從銀行獲得2萬元左右的佣金收入。
  福美來不動産董事長胡正華&&,在銀行返利被叫停之前,上海一些大中介的抵押貸款管理服務收入每年在上千萬元以上;有的公司,該項業務的收入佔公司總純收入的比重達到10%左右。
  去年,上海市銀行同業公會叫停了銀行向房貸中介“返點”。進入2011年,房貸中介的這項收益基本消失。

  進退兩難

  上海永慶房屋總經理陳史翎在接受本報採訪時&&,據他觀察,在嚴厲的樓市調控下,上海營業收入排名前十的大型中介公司,不少都在虧損;同時,大型房貸中介更是面臨業務快速萎縮的困境。
  某大型中介正在面臨這種陣痛,本報通過查詢其最新發布的2010會計年度全年未經審計的財務數據看到:“2010財年,該公司的抵押貸款管理服務收入是2440萬元人民幣,約合370萬美元,佔總純收入的4.6%,較2009財年3290萬元人民幣下降25.8%。”對此,該公司的解釋是,這一下降的主要原因是2010年公司較低的抵押貸款額抵消了房屋凈值貸款和委託貸款增加。
  這種情況並非個案。
  據有關方面消息,上述公司正在採取積極舉措,應對市場變化。動作之一就是在現有個人住房金融服務的基礎上,拓展針對房地産企業的金融産品及服務。其第一隻房地産人民幣基金已完成首次募集,將為房地産開發商提供超額抵/質押融資。
  胡正華&&,在銀行返利被叫停之後,再加上眼下嚴峻的樓市調控,大型房貸中介探索着新的利潤增長點。比如,市場上有的房貸中介公司幫助一些貸款客戶包裝各種貸款材料,以協助其順利通過銀行的資信審核;有的公司正在嘗試參與擔保業務等。

  凡標注來源為“經濟參考報”或“經濟參考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稿件,及電子雜誌等數字媒體産品,版權均屬新華社經濟參考報社,未經書面授權,不得以任何形式發表使用。
 
相關新聞:
暴利時代終結 房産中介勒緊褲帶過日子 2011-03-19
10%手續費誘保險中介鋌而走險 2011-03-09
二手房糾紛激增凸顯中介制度缺失 2011-03-01
揭底京滬穗房産中介無“限”招 2011-02-28
化解購房資格限制 中介開價數萬代辦5年社保 2011-02-22
 
頻道精選:
[財智]天價奇石開價過億元 誰是價格推手?[財智]存款返現赤裸裸 銀行攬存大戰白熱化
[思想]皮海洲:支持李榮融炒炒股[思想]葉建平:促進消費的前提是改善民生
[讀書]《五常學經濟》[讀書]投資盡可逆向思維 做人恪守道德底線
 
關於我們 | 版面設置 | &&我們 | 媒體刊例 | 友情鏈結
經濟參考報社版權所有 本站所有新聞內容未經協議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新聞線索提供熱線:010-63074375 63072334 報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門西大街甲101號
Copyright 2000-2010 XINHUA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京ICP證01004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