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20年歷史資料統計發現——地震導致股市下跌不會超過4天
在巨大的自然災害面前,實體經濟和資本市場無疑都會受到負面衝擊。3月11日午後,日本發生強烈地震,亞太股市紛紛急挫,A股也受到牽連而快速回落。記者經過對歷史資料的初步統計發現,多數情況下大地震會導致當地股市出現下挫,但持續時間都十分短暫,連續下跌一般不超過4個交易日,不會對股市産生中長期影響。在上周末於上海舉行的由十多位私募參加的閉門會議上,諸多私募依然一致看好A股未來行情,更給出了3800點的最高點位預測。
環球金融市場受驚 美股一枝獨秀
11日,一場強震席捲日本東北部海域並引發大規模海嘯,日本的經濟受到嚴重影響。日本股市在地震發生後出現較大幅度下跌,截至收盤,日經225指數大跌1.72%。
當日韓國、菲律賓、新加坡及澳大利亞等亞太股市主要股指跌幅在0.9%至1.31%不等。歐洲股市泛歐績優股指標指數收低0.82%至1122.53點,為去年12月31日以來最低收盤點位。保險股跌幅居前,斯托克歐洲600保險指數收跌2.2%。
不過,當日美國股市未受到日本強震的影響小幅收高。海外媒體分析認為,經歷了短暫的恐慌,市場預期該國災後重建將擴大市場需求,對當日股市構成提振。截至收盤,美國三大股指平均漲幅達到0.58%。
匯市方面,日本強震引發市場避險需求,助推日元匯率上揚。日元兌美元匯率11日報81.88日元,漲幅超過1.3%,為去年8月以來最大單日漲幅。日本是全球第三大石油消費國,強震令市場預期該國對原油的需求可能下降。國際油價11日回調,當日收盤,紐約市場4月交貨的輕質原油期貨價格下跌1.5%,收於每桶101.16美元,盤中曾一度重挫3.6%。
20年歷史統計 股市下跌不超過4天
記者梳理最近20年中大地震災害對全球股市、特別是對A股的影響後發現,對A股影響最深刻的莫過於2008年發生在我國汶川的“5 12”特大地震。儘管外圍地震災害也會對A股産生短期衝擊,但從中長期來看,地震等自然災害帶來的影響有限,股市出現持續下挫的時間都十分短暫,連續下跌一般不超過4個交易日,不會對股市産生中長期影響。
“短期肯定會帶來衝擊!”英大證券首席經濟學家、研究所所長李大霄向記者&&,日本作為世界第三大經濟體,對全球資本市場,尤其是A股,至少會産生心理上的衝擊。影響到底會有多大,目前尚難作出準確判斷。不過,日本大地震應該只會短期衝擊資本市場。
鏡頭回放 “5 12”大地震後A股小跌
説到地震對A股的影響,就不得不提到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發生的芮氏8.0級地震。巧合的是,地震發生時,股市臨近收盤,上證綜指在兩次衝擊3700點無果後快速回落。許多投資者到收盤時還不知道四川發生了大地震,因此當天滬深股市基本上沒有對地震作出明顯反應。收盤時上證綜合指數報3626.98點,上漲13.49點,漲幅0.37%。
但是,地震發生後的第二天即5月13日,市場的悲觀情緒快速宣泄,上證指數低開近3個百分點,最後收盤時下跌1.84%,在此後的3個交易日中股指並沒有太大的震蕩。
而“5 12”地震之後,因為市場預期基礎設施建設以及建材類需求均會出現上升,四川的基建企業四川路橋,以及水泥企業*ST金頂、四川雙馬均在地震之後出現階段性的快速無量拉升,但這些個股很快就被打回了原形。
機構密會 多位私募稱今年可看高3800點
上周五滬指受多種因素影響暴跌,3000點再次成為“一日游”行情。但在周末於上海舉行的由十多位私募參加的閉門會議上,諸多私募依然一致看好A股未來行情,更給出了3800點的最高點位預測。私募們普遍認為,可以關注與民生有關的相關領域。未來3到6個月,食品飲料中的白酒行業或將迎來機會。
就大盤整體走勢而言,他們認為,影響大盤權重的股票主要是銀行、地産等,然而這些板塊在目前都處於歷史估值的中下水平,由此判斷,大盤下行風險並不高。同時,雖然當前不少中小市值股票估值偏高,存在一定的結構性泡沫,但一旦調整結束,市場機會依然存在。此外,整個宏觀經濟並未變壞,經濟結構正在不斷轉型,一般而言轉型需要3到5年時間,因此,明年或後年會有一波大行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