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戶投資股指期貨淺嘗輒止
2011-03-07   作者:  來源:中國證券報
 
【字號

    自國投瑞銀率先在“一對多”專戶産品中加入股指期貨投資後,多家基金公司迅速跟上,紛紛推出包含股指期貨套利策略在內的專戶産品。而這些産品,也常常被媒體冠以“對衝基金”的美名。但中國證券報記者調查後發現,這些所謂的“對衝基金”成立後,在股指期貨市場中下單次數寥寥無幾,其在股指期貨上的偶爾操作,也幾乎對産品業績不構成影響。某基金公司專戶總監對此評價稱,基金業目前並無運作“對衝基金”的實力,猛打“股指期貨套利”牌,不過是為了産品營銷需要而製造的噱頭。

  兩大軟肋

  基金公司在專戶市場推出所謂“對衝基金”的熱情正日漸高漲,但對於運作該類産品的準備是否充足,多數公司選擇了“視而不見”。
  事實上,應客戶需求而生的所謂“對衝基金”,在實際運作中並未真正實現“對衝”。以某“一對一”産品為例,成立後在股指期貨市場一共只下過兩單,為控制風險便不再涉足股指期貨;而打出股指期貨套利牌的某“一對多”産品,成立至今也不過在股指期貨市場下過四五單,蜻蜓點水般的操作自然對産品業績無法造成影響。
  “造成這種現象的根本原因,是自去年開始,“一對多“專戶産品在銷售上遇到的巨大壓力。”某基金公司專戶總監告訴中國證券報記者,“産品同質化和平均業績的不盡如人意,加上券商集合理財等多種競爭對手産品大量發行的衝擊,“一對多“專戶如果不能在産品設計上有所創新,很難銷售出去。所以,一旦有了新的創意,大家就一窩蜂地模仿了。”
  該專戶總監同時指出,對於基金業而言,有兩大軟肋制約其在股指期貨套利策略上的拓展。一是人才。儘管基金公司去年招兵買馬,引進了不少期貨界投資專家,但很快他們發現,這些期貨投資專家對A股不甚了解,完全無法實現基金公司利用股指期貨和A股波動進行套利操作的預期。二是股指期貨套利策略中最重要的模型。雖然許多基金公司都宣稱自己建立了完美的套利模型,但基本上都是根據過去某一年或者幾年的市場變化設計,在波動性很大的A股市場,其未來的有效性無法驗證,從而隱藏着巨大的投資風險。
  正是考慮兩大軟肋的存在,該專戶總監所在的基金公司幾經論證,最終放棄了對潮流的跟風,儘管這將在公司未來“一對多”産品營銷上造成巨大壓力。為此,該基金公司已經將“一對多”業務今年的發展定位為鞏固現有的客戶上。

  需求仍旺

  儘管基金業在運作所謂“對衝基金”上存在軟肋,但來自客戶的旺盛需求,依然推動他們不斷推出該類産品。
  以某基金公司為例,儘管其未主動推出包含股指期貨投資策略的專戶産品,但卻有“一對一”的客戶主動提出,要求他們為自己量身定做該類産品,並對股指期貨套利的收益率抱有很大期望。無奈之下,該公司專戶團隊不得已設計了一款包括股指期貨投資的“一對一”産品。
  “在與客戶的接觸中我們常常發現,儘管他們知道股指期貨投資風險很高,但他們的興趣依然十分濃厚。尤其是國外對衝基金頻頻製造暴利的神話,讓他們很期待中國也能推出這樣一款産品。”某專戶經理&&,“其實,這些客戶並不了解股指期貨套利的規則,他們往往把它想象成一個很容易謀取超額收益的方法。”

  凡標注來源為“經濟參考報”或“經濟參考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稿件,及電子雜誌等數字媒體産品,版權均屬新華社經濟參考報社,未經書面授權,不得以任何形式發表使用。
 
相關新聞:
中金所總經理朱玉辰:股指期貨已成功嵌入資本市場 2011-03-03
股指期貨階段性“完勝”商品期貨 2011-03-02
股指期貨春季行情能否延續 2011-02-25
股指期貨還無法熨平現貨市場異常波動 2011-02-24
CPI低於預期 股指期貨有望攻破3300點 2011-02-15
 
頻道精選:
[財智]天價奇石開價過億元 誰是價格推手?[財智]存款返現赤裸裸 銀行攬存大戰白熱化
[思想]“十二五”開好局需要關注的重大問題[思想]通脹是資産價格泡沫的殺手
[讀書]《五常學經濟》[讀書]投資盡可逆向思維 做人恪守道德底線
 
關於我們 | 版面設置 | &&我們 | 媒體刊例 | 友情鏈結
經濟參考報社版權所有 本站所有新聞內容未經協議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新聞線索提供熱線:010-63074375 63072334 報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門西大街甲101號
Copyright 2000-2010 XINHUA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京ICP證01004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