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於新政的影響,隨着人們關注的焦點聚集,商住項目成為北京房地産市場的主力,價格也日漸上升。在商住樓盤熱銷的同時,尤其要注意風險:
風險一、面臨土地增值稅清算。儘管在第三輪調控中對於商住類項目沒有做出限制,但是在“京十五條”中已明確提出“重點對定價明顯超過周邊房價水平的房地産開發項目進行土地增值稅清算和稽查”,商住類項目或將成為重點監控對象。
原因二、産權年限短。商業立項的項目産權為40年,綜合立項的項目産權為50年,加上開發與銷售的周期,産權年限通常是商住項目的軟肋。
風險三、升值空間有限。由於産權年限的問題,商住項目在二手房市場上基本無人問津,升值潛力低,投資回報只能靠租賃,想要再賣出去非常難。
原因四、持有成本高。商住項目電價、水價、物業費等都按照商業標準收取遠高於普通住宅。
原因五、房産稅預期。房産稅面臨全國推廣,商住項目首當其衝,持有再添負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