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會"投資線索攻略 三時段潛伏熱點板塊
2011-03-03   作者:  來源:中國新聞網
 
【字號

    全國“兩會”的序幕將在今日(3日)正式拉開,據統計,過去16年“兩會”的大盤走勢基本是兩頭高中間低,中新網證券頻道匯總各家觀點,整理出“兩會”的前中後三個時段裏,板塊蘊藏的投資機會。
  據統計,在過去16年,“兩會”期間大盤上漲概率為68.75%,會前上漲概率為81.25%,會後上漲概率為75%。基本上是兩頭高中間低。在“兩會”的前中後三個時段,分別藏有不同的投資機會。

    “兩會”投資線索一:會前關注新興戰略産業股

  “兩會”行情其實已經在二月份開始預熱。由於兩會將在3月初召開,眾多産業政策在此期間將會落實,相應的,高鐵、水利、多晶硅、高端製造等板塊在二月份已經開始輪番表現。
  回顧歷屆“兩會”前一週的市場走勢不難發現,整體來看,指數維持收紅的概率大致在70%,這&&“兩會”行情確實有跡可循。個股方面,“兩會”前表現相對比較好的品種,之後回落的概率較大。行業方面,由於民生問題依然會是“兩會”重點關注的問題,市場普遍對高效農業、大消費,七大新興産業等給予較大的關注。
  某私募研究中心最近對數10傢俬募進行了調查,結果顯示私募最愛是新興戰略産業和大消費類股。在新興戰略産業板塊裏,除了之前的稀土永磁、高端裝備製造外,新一代信息技術和節能環保也是最受青睞的板塊。
  重慶時報刊登的文章稱,券商私募認為,“兩會”前應做多為主,可提前埋伏政策受益股。
  上海證券分析師邢飛時指出,從目前開始到“兩會”這段時間,是政策發布的一個密集時間,熱點機會不會少,投資者可把握政策上還沒有啟動的熱點機會,如新疆、海南板塊為代表的區域經濟股的交易性機會,上海、重慶板塊為代表的資産整合機會,另外高端製造業概念股也值得關注。

  “兩會”投資線索二:會中按照兩會主題“索驥”

  《證券時報》的一篇文章指出,股市作為經濟的晴雨表也無疑會産生重大而深遠的影響。因此,作為一個普通投資者,不能再局限於“兩會行情”,而要仔細研究“兩會”主題,密切關注“兩會”議題,深入領會“兩會”精神,從而把握好資本市場發展的大方向、總趨勢。
  《中國證券報》也有文章顯示,每年“兩會”期間,都有一些主題成為行情的支撐點。在“你覺得哪些主題會成為"兩會"期間的熱點?”調查項中,43.54%的投資者覺得農業、水利會成為 “兩會”期間的熱點;認為節能環保和區域結構調整概念將成熱點的投資者所佔比例次之,分別為27.58%和16.85%;看好高鐵和銀行、保險板塊的投資者所佔比例較小,分別僅為7.37%和4.66%。
  東方證券認為,從長期投資以及投資主題的角度看,“兩會”議題將會對産業、板塊、及投資主題産生深遠影響。例如去年“兩會”熱議的戰略性新興産業,成為了去年股市的熱點,相關個股炒作更是貫穿全年。今年作為“十二五”規劃的第一年,“兩會”很有可能圍繞經濟結構戰略性調整而展開廣泛熱議。從投資機會來看,可能涵蓋農業、製造業、旅游業、現代物流、智能電網等多個領域。
  財達證券則認為,從調控政策來看,儘管“兩會”期間可能成為政策真空期,但緊縮的預期並不會消失,因此即便大盤延續反彈,高度也不會太高。而“兩會”帶給市場的熱點較多,投資者可以關注以下三條主線:一是調結構導向下最受益的新興戰略産業中的新材料、高端裝備製造和節能環保行業;二是抗通脹和輸入型通脹風險背景下的農業、化工、釀酒行業;三是在受益於保障性住房建設力度加大的建築建材行業。

  兩會投資線索三:抄底“後兩會”行情

  《經濟參考報》引述長城證券的研究報告指出,從1991年至2009年股市的表現來看,兩會前一個月市場會有較強的預期,其中以2001年後最為明顯,説明預期對股市的影響正隨着投資者的日益成熟而逐漸加強;兩會期間的10至15天,股市並無明顯的波動趨勢,2000年後這種無規律波動更為顯著;而兩會後一個月股市的波動區間開始明顯加大,股市上漲的概率也最大。
  長城證券認為,“後兩會行情”是主導3月行情的主要因素,而基於市場前期已經對兩會有所預期,兩會期間市場有獲利回吐或規避風險的可能。
  銀河證券3月份看好證券、石化、航空與水運等三大行業,以及低碳經濟、區域振興兩大主題。預計今年上證綜指核心波動區間為2700至3900點,在目前市場已經階段釋放的背景下,未來證券業預期收益大於風險。銀河證券建議投資者關注四類證券公司,即龍頭券商股、資本金雄厚的證券公司、估值偏低的券商股和次新股。
  在主題投資方面,從細分行業來看,替代能源發電(核電、風電、光伏發電)、輸電節能(特高壓和智能電網)、環保技術(脫硫、脫硝、脫氮)、交通替代能源(新能源汽車)、減排技術創新(石化煉製)有望成為我國低碳經濟的核心産業群。

  凡標注來源為“經濟參考報”或“經濟參考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稿件,及電子雜誌等數字媒體産品,版權均屬新華社經濟參考報社,未經書面授權,不得以任何形式發表使用。
 
相關新聞:
[兩會特刊•訪談]宗慶後:坐擁130億 擬進軍礦産與零售 2011-03-03
[經參•見證兩會30年]1982年:兩會報道歷史始於兩枚印章 2011-03-03
[兩會特刊•聚焦]結構調整謀求"系統推進" 2011-03-03
中信銀行邀您關注“兩會”熱點 2011-03-03
兩會能否推動交通管理優化 2011-03-03
 
頻道精選:
[財智]天價奇石開價過億元 誰是價格推手?[財智]存款返現赤裸裸 銀行攬存大戰白熱化
[思想]“十二五”開好局需要關注的重大問題[思想]通脹是資産價格泡沫的殺手
[讀書]《五常學經濟》[讀書]投資盡可逆向思維 做人恪守道德底線
 
關於我們 | 版面設置 | &&我們 | 媒體刊例 | 友情鏈結
經濟參考報社版權所有 本站所有新聞內容未經協議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新聞線索提供熱線:010-63074375 63072334 報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門西大街甲101號
Copyright 2000-2010 XINHUA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京ICP證01004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