遭誤導投保“將錯就錯”也是策略
2011-03-01   作者:  來源:上海金融報
 
【字號

    儘管銀監會從去年開始就三令五申,銀行不得將保險與儲蓄、基金、銀行理財産品等混淆銷售,且不得誇大險種收益,應如實告知保險産品的猶豫期、保險責任、退保費用等。
  但目前,這一嚴令在部分銀行網點“叫而不停”,近期仍有網友投訴“去銀行存款被誤導投保”的事情。
  去年9月,吳先生到某銀行存款,櫃員&&存定期利息不多,游説他買了一份年交5000余元,期限5年的人壽險。近日,他急需用錢,便想退保,卻被告知只能拿回不到70%的保費,這令吳先生很難接受,因為當初並不知道退保有這麼多損失。

    “將錯就錯”也是策略

  無獨有偶,蔣先生去年5月到某銀行儲蓄,經櫃員推薦買了兩份據説收益較高的理財産品,事後才知是長期人壽險,年保費千余元。由於過了猶豫期,他只好選擇持有。但今年以來,蔣先生的經濟狀況發生很大變化,不想額外負擔保費,遂想退保,卻被告知只能按保單的現金價值拿回不到300元,這讓蔣先生覺得太不合算,直怨銀行當初誤導銷售,但也不知如何才能讓自己的損失降到最低。
  的確,當一些消費者發現被銀行誤導投保後,要麼趕在第一時間退保,要麼選擇息事寧人。但對於後一種情況,由於過了十天猶豫期,一旦經濟狀況出問題或急等錢用,退保就要遭受較大損失,因為《保險法》第六十九條規定,投保人解除保險合同,已繳足兩年以上保險費的,保險人應當自接到解除合同通知之日起三十日內,退還保險單的現金價值;未繳足兩年保險費的,保險人按照合同約定在扣除手續費後,退還保費。那麼,遭遇誤導銷售的消費者該怎麼辦呢?這裡要分兩種情況。
  首先,如果被誤導投保的資金是閒錢,不妨還是“將錯就錯”,尤其第一年保費含有較多手續費,現金價值很低,退保會遭受較大損失。
  其次,若確實急需用錢,可向保險公司諮詢,看能否辦理保單質押貸款,先解決眼前的問題。至於因經濟問題想退保,卻又糾結於損失太大,不妨選擇兩種折中的方案:一是將現金價值作為一次交清的保費,消費者可根據此數額改變原保單的保額,讓保單繼續有效;二是將現金價值作為一次交清的保費,消費者據此改變原保單的期限,原保額和保險責任不變。原保單批改後,消費者不再交納保費。

  購養老險注意四方面

  分紅功能養老險從開始投保至領取,時間跨度可能10年或20年,因此投保時首先考慮帶有分紅功能的産品,以抵禦通脹風險。
  消費者可根據未來養老規劃目標及自身經濟情況,綜合考慮交費年期、保險金額等。購買養老險可做到強制儲蓄、專款專用,讓老年生活多一分保障。
  衡量自身風險承受能力的工薪階層收入有限,選擇傳統型或分紅型養老險較合適;萬能險適合作為中短期理財規劃;投連險所需資金投入較高,風險較大,適合風險承受能力較強的高收入人群。
   及早規劃商業養老險,一般越早投保越好:一方面投保年齡越小,交納的保費相對越少,且年輕時身體健康,承保較容易;另一方面由於時間跨度長,因複利作用可累積一筆可觀的養老基金。

  凡標注來源為“經濟參考報”或“經濟參考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稿件,及電子雜誌等數字媒體産品,版權均屬新華社經濟參考報社,未經書面授權,不得以任何形式發表使用。
 
相關新聞:
投保意外險應視具體職業而定 2011-03-01
模式簡化 3G投保僅15分鐘 2011-02-24
車損險糾偏重在確立投保人權利 2011-02-24
養老險越年輕投保越划算 2011-02-22
境外過年財物和行李也可投保 2011-01-31
 
頻道精選:
[財智]天價奇石開價過億元 誰是價格推手?[財智]存款返現赤裸裸 銀行攬存大戰白熱化
[思想]“十二五”開好局需要關注的重大問題[思想]通脹是資産價格泡沫的殺手
[讀書]《五常學經濟》[讀書]投資盡可逆向思維 做人恪守道德底線
 
關於我們 | 版面設置 | &&我們 | 媒體刊例 | 友情鏈結
經濟參考報社版權所有 本站所有新聞內容未經協議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新聞線索提供熱線:010-63074375 63072334 報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門西大街甲101號
Copyright 2000-2010 XINHUA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京ICP證01004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