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慈善不僅與財富有關。任何有志於從事慈善的人,只要認清自己內心的最大驅動力都可以更有效地助人。”沃倫 巴菲特的兒子、著名音樂製作人彼得 巴菲特在接受新華社記者專訪時,表達了父子二人的慈善觀。 彼得 巴菲特以書信形式接受新華社記者專訪,他説,在自己很小的時候,父母就曾經告訴過他,如果這個世界上存在不公平,這不僅關係到當事者,也是所有人都需要面對的問題。如果有人正遭受着飢餓和貧困,我們都有責任去想辦法改變這個情況。 “我的父親選擇將自己的財富捐贈給專門從事慈善工作的機構。他不直接參與慈善具體工作,但這並不意味着他對人類的關切不夠深切,而是因為他覺得有人能夠比他更好地將這些錢使用好。”他説。 雖然與“股神”父親所走的投資之路不盡相同,個人奮鬥成功的彼得也頗得父親的真傳。“我們都專注於自己投身的領域,盡量控制自己的機構規模。父親善於在市場上發現價值被低估的項目並且堅持長期投資。”他説:“我的慈善基金會則專注於女童和婦女慈善事業,因為她們的價值也被低估了,我們長期致力於幫助他們——直到這個世界認識到她們的真正價值。” 在投身慈善的過程中,彼得也曾遭遇困難和挑戰。他説,這個世界上實在有太多的東西值得我們投入精力和關注,需要花時間去甄別並尋找到着力點。我們先制定清晰的行動戰略,這樣才能夠讓善款的使用成效更為明顯。 彼得支持父親捐贈財富的選擇,他説:“(東西方慈善)在對人的關切上是共通的。我相信,中國將在全世界的慈善事業中佔有一席之地。” 雖然沒有像父親一樣投身商界,但彼得還是通過艱苦努力,成為一名作曲家和音樂製作人。在他最近出版的新書《人生由你打造》中,記錄了自己的人生經歷以及父親給他的幫助。他引用父親常説的一句話總結道:“有能力的父母應該給子女留下一筆財産,夠做任何事,但不夠無所事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