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中産階層容易嗎
2011-01-07   作者:趙晶  來源:經濟參考報
 
【字號
    在中國,成為中産階層並不是件令人高興和自豪的事情。
  北京工業大學和中國社科院社科文獻出版社聯合發布的《2010年北京社會建設分析報告》説,北京中産階層(平均月收入在6000元左右)在社會階層結構中所佔的比例超過40%。事實上,很多收入達到甚至超出這一標準的人並不認同這個説法。網絡上甚至出現了“你才中産階層,你們全家中産階層,你們街坊鄰居都中産階層……”的“親切”問候。
  類似歐美電影裏有房有車有孩子有寵物的中産階層生活,在中國並非不能實現,問題在於即使實現了這些,當事人也不覺得自己是中産階層。對此,清華大學社會學系教授孫立平認為,喪失安全感、穩定感是中國中産階層群體心理的特點,這同時也是很多人拒絕承認自己屬於中産階層的原因,嚴格地説,中國大部分具備中産階層條件的人只能算是中等收入人群。
  由於社會資源的有限,在承擔了種種社會責任後,大部分中等收入人群還要面臨着房貸、養車、孩子教育、醫療和養老等問題。有房有車的背後,中等收入人群之所以沒法成為中産階層,最根本的原因是他們的財富是不牢固和容易被剝奪的,這使得他們實質上難以成為社會的中堅力量,也無法被認同和形成自己的主流價值觀。
  在“十二五”期間,我們可以清晰地看到,收入分配改革“提低、擴中、調高”的方向日漸清晰。北京師範大學收入分配與貧困研究中心主任李實認為,這三項中最難的是“擴中”,因為中産階層的擴大是一個長期的過程,目前很多政策恰恰可能存在削弱而非完善中産階層的效果。
  本週公布的個稅改革方案再次印證了李實的説法:不提高個稅起徵點,意味着中低收入人群仍然會是納稅主體,這其中就包括了潛在的中産階層,不提高個稅起徵點實質上降低了他們的財富積累速度。再比如讓全中國人民看笑話的北京治堵方案中,真正為了號牌排隊買車的,哪個是高收入人群?無非是略有收入希望過上好一點日子的中等收入人群。
  中産階層問題已經成為學術界共同關心的話題。中共中央黨校主管主辦的最新一期《學習時報》刊登署名虞崇勝的文章稱,當前中國中産階層發展面臨困境,反映出中國社會發展深層問題。當務之急是要繼續解放思想,重新認識中産階層崛起的進步意義。
  在當代,衡量社會穩定性的重要標誌就是中産者佔總人口的比重,這就是所謂橄欖形社會。早在1959年,美國的中産階級就佔到人口比例的50%以上,成為社會穩定的國家之一,可以經受比較大的社會衝擊。虞崇勝認為,北京的中産階層比例相對較高,但也不過是30%至40%。中國社科院社會學所“當代中國社會結構變遷研究”課題組去年還公布説,目前中國中産階層約佔總人口的22%。這幾個比例遠遠低於歐美發達國家。
  CPI持續高漲帶來的通脹壓力,財産性收入渠道稀缺,投資房産和藝術品不光門檻高還受政策或者專業知識的限制——在中國要想靠正當的財富積累進入中産階層已屬不易,保住中産階層身份更難。
  凡標注來源為“經濟參考報”或“經濟參考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稿件,及電子雜誌等數字媒體産品,版權均屬新華社經濟參考報社,未經書面授權,不得以任何形式發表使用。
 
相關新聞:
中國特色中産階層能不能為高房價解壓 2010-08-04
京華時報:中産階層社會遠未到來 2010-07-19
中産階層社會遠未到來 2010-07-19
70%北京中産階層成房奴、車奴 2010-07-19
中産階層社會遠未到來 2010-07-19
 
頻道精選:
[財智]天價奇石開價過億元 誰是價格推手?[財智]存款返現赤裸裸 銀行攬存大戰白熱化
[思想]積極財政之“積極”已今非昔比[思想]股市既要滅鼠也要防鱷魚
[讀書]《五常學經濟》[讀書]投資盡可逆向思維 做人恪守道德底線
 
關於我們 | 版面設置 | &&我們 | 媒體刊例 | 友情鏈結
經濟參考報社版權所有 本站所有新聞內容未經協議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新聞線索提供熱線:010-63074375 63072334 報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門西大街甲101號
Copyright 2000-2010 XINHUA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京ICP證01004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