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保産品重分紅輕保障
2011-01-04   作者:  來源:理財周報
 
【字號

    對保險越來越了解,風險意識也逐漸增加,廣州26歲的白領林輝開始籌備給自己買一份商業保險。
  除了社保,林輝還沒有投保過商業保險,她想為自己購買一份重大疾病險。對於保險林輝有自己的認識,她認為購買保險最主要的是保障,很多投資功能沒有太大作用。
  平時和保險代理人有過一些接觸,去銀行辦理業務時林輝偶爾也會順便了解一下銀行銷售的保險産品。市面上的重疾保險産品很多,銷售渠道也有不少,選擇哪種途徑投保差異不小。

    銀保産品追求簡單易懂

  “一般來説,銀保渠道銷售的保險産品條款或者結構更簡單一些,便於客戶在短時間裏能對産品有較全面的了解。”北京一保險公司銀保部門人士告訴理財周報記者。
  在銀行銷售保險産品的很多是銀行工作人員,由於保險專業知識以及工作時間有限,對保險産品的講解希望盡量簡易化。此外很多在銀行購買保險的潛在客戶往往是去銀行辦理其他業務,時間上都不充裕,要求産品在短時間內能被接受。
  針對這種情況,保險公司在設計銀保産品時會做相應的變化。上述保險公司銀保部門人士&&,“銀保産品的設計有一些特殊的要求,比如産品簡易化等。有的甚至專門為某家銀行專門打造一款銀保産品,由這家銀行獨家承銷。”
  銀行銷售的方式決定銀保産品不能過於複雜,在條款和所繳保費上銀保産品通常希望起到客戶能一目了然的效果。
  中國人壽個險渠道客戶經理張傑告訴理財周報記者,“銀保産品在繳費上一般都是躉交或者期繳一個整數數額,比如幾千元或者萬元整。而個險産品則不完全是這樣的,很多情況都會出現期繳一個非整數金額,這點上銀保産品就要更簡單一些。”
  正是因為銀保産品條款簡單,林輝擔心銀行客戶經理推薦的保險産品不能完全覆蓋自己的保障要求。
  張傑認為,保險代理人的優勢在於可以根據客戶的具體需求,設計一套合理的保險規劃與之匹配,這點是銀行客戶經理在短時間裏通過簡單的銀保産品很難做到的。
  除了最直觀的差別,銀保和個險産品在保障內容等方面也有不同。

  銀保産品多返回型輕保障

  陽光保險黃蓉告訴理財周報記者,“從內容來看,銀保産品大多是返回型的理財類保險産品,因為投資收益方面有一定的保證,所以風險保障相對於消費型保險要弱一些。”
  銀保産品中銷售比較好的是分紅保險,這類産品不少都被宣傳為與銀行定期存款類似,到期能返回本金和一定的紅利。
  上述保險公司銀保部門人士&&,“相對而言銀保渠道産品理財特色是要更強一些,因為去銀行的很多潛在客戶是有着讓本金保值增值的需要,導致這些産品被迫突出收益性,保障方面反而被忽視了,甚至被有些人誤導宣傳為存錢贈送保障。”
  林輝購買銀行銷售的保險産品存在顧慮,除了覺得保障不足外,還有其他方面的因素。
  她看了不少銀保産品,有一個共同特點就是它們的期限普遍比較短。銀行銷售的保險産品保障期限普遍在5-20年,期限不超過10年期的産品偏多。林輝覺得如果現在購買重疾保險,10年或者20年後産品到期時人已到中年,正是重大疾病高發期,那時再重新投保重疾險肯定費用很高。
  黃蓉&&,“如果想要得到長期保障,最好還是通過個險代理人投保,因為個險渠道保障類産品更多,保障程度和期限在選擇上都要更靈活一些。投保人可以先通過個險把家庭保障做足,再通過銀保産品做一些補充。”
  不少投保人對於銀保産品理賠的問題還是存在一些擔憂,畢竟銷售保險産品的銀行客戶經理不會為投保人處理理賠事宜。林輝同樣對此存有疑問。

  個險代理人理賠更省心

  陽光保險黃蓉告訴理財周報記者,“銀保産品和個險産品在理賠時會得到相同的對待,銀行和保險公司都是代理人制度。個險産品理賠時可以找代理人幫忙處理理賠事務,銀保産品雖然沒有保險代理人,但是通過理賠電話投保人在發生風險時一樣能得到快速周到的服務。”
  雖然説通過保險公司統一理賠電話也能辦成理賠相關事項,但是林輝的擔憂不無道理。在銀行購買保險産品,投保人花費的時間不多,甚至很多條款或者理賠注意事項都沒來得及了解。加上風險發生時,不是找産品的售出人,投保人在理賠時可能摸不着門道或者認為理賠程序過於複雜。

  凡標注來源為“經濟參考報”或“經濟參考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稿件,及電子雜誌等數字媒體産品,版權均屬新華社經濟參考報社,未經書面授權,不得以任何形式發表使用。
 
相關新聞:
買銀保産品牢記六點防受騙 2010-12-09
加息捧紅銀保産品:分紅險唱主角 2010-11-01
貨不對板銀保産品飽受質疑? 2010-09-02
看清銀行産品與銀保産品 2010-08-19
銀保産品再現高息攬客陷阱 2010-07-28
 
頻道精選:
[財智]天價奇石開價過億元 誰是價格推手?[財智]存款返現赤裸裸 銀行攬存大戰白熱化
[思想]積極財政之“積極”已今非昔比[思想]股市既要滅鼠也要防鱷魚
[讀書]《五常學經濟》[讀書]投資盡可逆向思維 做人恪守道德底線
 
關於我們 | 版面設置 | &&我們 | 媒體刊例 | 友情鏈結
經濟參考報社版權所有 本站所有新聞內容未經協議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新聞線索提供熱線:010-63074375 63072334 報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門西大街甲101號
Copyright 2000-2010 XINHUA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京ICP證01004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