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費電子技術革命帶來投資機會
2011-01-04   作者:  來源:第一財經日報
 
【字號

    2010年A股市場的IT行業風生水起,超額收益率非常明顯。電子行業上一次有這麼顯著的表現還要追溯到十年前的全球性IT科技革命和泡沫時期。這一次的IT股受到追捧來得有點讓投資者始料不及,由於大部分投資者都沒有做好心理準備,固有的思維還是局限於大類資産,所以對新産業沒有引起高度重視。反思過去的一年,在經濟結構轉型的階段,我們常常沒有及時關注到産業界發生的巨變,等到股價有所異動之後,才花大力氣去思考,其實已經有點為時已晚。但由於本次IT技術革命的生命周期會比較長,及時做反思為時不晚。
    這一輪IT産業投資機會背後的核心驅動力是消費類電子的技術革命,其中蘋果公司的産品創新和平板顯示器材的技術創新起到了關鍵的作用。從蘋果公司和三星公司的歷史可以發現真正的成長股必須建立在技術創新基礎上。
  以蘋果公司為例,喬布斯的復出給整個公司帶來了産品創新的動力。蘋果的電腦具有其鮮明的個性,但是在競爭激烈的計算機行業中並不突出,其核心問題是蘋果的商業模式是封閉的,喜歡自己搞一套垂直一體化的産業鏈。當年微軟和Intel能夠迅速發展起來,就是因為倡導了一種開放式的商業模式,産業鏈上下游企業都有動力參與,不斷推動技術進步和成本下降。蘋果的蟄伏似乎沒有給投資者帶來很大的信心。但是從iPad開始,喬布斯把眼光投到消費類電子領域,開始了一系列超過市場預期的成功的商業運作,並通過創新抓住了消費者的心。喬布斯的iPad盯住筆記本電腦和手機終端之間的空白市場,硬生生地創造出一個全新産品和子行業,核心就是抓住了消費者的心。在iPad之後,喬布斯的第二步是把蘋果的産品創新引導到一個全新的領域——通訊終端手機:iPhone。通訊設備行業迥異於計算機行業,其核心特點是産業壟斷特徵明顯,技術研發具有較強的封閉性,整個産業圍繞核心通訊設備展開,通訊終端只扮演輔助性角色。蘋果的核心是在終端的技術創新帶來一種全新的産品服務體驗,iPhone直接抓住了消費者的心,並在很短的時間內對通訊設備行業的商業模式進行了重新定義,重塑了産業結構,同時對通訊運營産業也帶來了機遇和挑戰。
  三星公司的成功也有異曲同工之妙。日本的消費電子類公司長期以來佔據行業高地,引領行業前沿。行業技術革命重心開始移到顯示器材,三星公司在硬體技術創新方面重點投入,後來居上,所依賴的就是産品技術革命。
  從蘋果和三星兩個案例可以發現,技術進步和創新是推動行業發展的重要驅動力。我們都知道,生産要素和技術進步是經濟增長的兩大來源,生産要素的邊際效應是遞減的,技術進步則不受此約束,是不斷創造新産業和新盈利模式、大幅度降低成本的核心要素。技術進步的最大特點就是非線性發展軌跡,一般需要大量研究開發投入累積到一定程度之後才會突破。這一次的IT技術革命原先並不被看好,很多投資者認為消費類電子很難達到互聯網革命的高度,其生命周期是短期的。這種觀點也直接導致了投資上的保守和謹慎。例如,蘋果公司在推出iPad的時候,業內很多人&&懷疑,認為這種針對手機和筆記本電腦之間的産品並沒有多大實用價值,很難取代産品線兩端的手機和筆記本電腦。但實際情況是,該産品推出之後,馬上在消費者中引發搶購熱潮,産品供不應求。
  本次消費電子的技術創新帶來的上下游産業鏈産品周期還看不到終結的時候,其帶來的股票市場投資機會也將持續。股市的新陳代謝最終需要依賴真正意義上的成長股,後者則需要産品創新或者盈利模式的創新,傳統意義上的比拼成本的紅海競爭模式有其局限。

  凡標注來源為“經濟參考報”或“經濟參考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稿件,及電子雜誌等數字媒體産品,版權均屬新華社經濟參考報社,未經書面授權,不得以任何形式發表使用。
 
相關新聞:
難脫模仿窠臼消費電子業飲鴆止渴 2010-10-12
德國IFA:全球消費電子的“T&秀” 2010-09-07
全球消費電子政府採購市場掃描 2010-07-06
低碳經濟支撐消費電子未來 2010-06-29
産業融合將成消費電子業主流 2010-05-27
 
頻道精選:
[財智]天價奇石開價過億元 誰是價格推手?[財智]存款返現赤裸裸 銀行攬存大戰白熱化
[思想]積極財政之“積極”已今非昔比[思想]股市既要滅鼠也要防鱷魚
[讀書]《五常學經濟》[讀書]投資盡可逆向思維 做人恪守道德底線
 
關於我們 | 版面設置 | &&我們 | 媒體刊例 | 友情鏈結
經濟參考報社版權所有 本站所有新聞內容未經協議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新聞線索提供熱線:010-63074375 63072334 報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門西大街甲101號
Copyright 2000-2010 XINHUA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京ICP證01004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