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産品價格2011年會否再“瘋狂”
2011-01-04   作者:記者 婁辰/濟南報道  來源:經濟參考報
 
【字號

    過去的一年,農産品價格輪番持續上漲,成為CPI高企的重要原因之一。新的一年裏,農産品價格是否仍會上漲?
  在業內人士看來,影響2010年農産品價格上漲的因素較為複雜:一方面,部分農産品由於前幾年價格過低,價格完全屬於恢復性上漲;另一方面,部分農産品基本面供需本身偏緊,寬鬆貨幣政策下游資的介入炒作進一步放大了市場的供需緊張。與此同時,農資、人力資源等成本的上漲也推動了終端價格的漲勢。
  中國社科院經濟所宏觀經濟室主任張曉晶&&,農産品價格上漲,有游資投機炒作的成分,但成本上升方面的原因是主要的。
  山東省濟陽縣濟陽鎮池家村村民鄭慶河詳細地給記者算了一筆投入賬,一畝小麥生産資料投入達450元左右:機器耕、種、收,共花近100元;澆水約60元;化肥約220元;農藥約60元;6公斤種子約10元。按小麥畝産400公斤算,生産資料成本就抵消了毛收入的50%以上。
  記者採訪到的農戶、農産品經紀人、經濟學家都認為,農産品價格仍未達到合理水平,2011年仍將保持上漲勢頭,有關部門要加強日常調控,使農産品價格穩步回升至合理水平,而不是暴漲暴跌。
  山東省現代農業産業體系蔬菜項目首席專家、山東省農科院研究員王淑芬認為,2010年11月底到12月上、中旬部分農産品價格回落,主要得益於國家調控,擠掉了流通過程中的不合理收費和惡意炒作的“水分”。但她認為這種“剛性”調控並非長久之計,她説:“這種剛性調控在非常時期非常有必要,也很有效果,但從長遠來看還要逐漸轉到日常性的柔性調控上來。”
  王淑芬説,當前的農産品流通是大範圍、長鏈條的流通,在這種格局下,覆蓋全國範圍、貫穿整個産業的信息披露至關重要,各級農業、流通部門以及各行業協會、合作組織要及時統計相關信息,並通過權威渠道發布;合理引導農戶安排種植結構,保持蔬菜面積相對穩定;出現災情時,要及時評估帶來的影響;市場上出現不實信息時,要及時辟謠,回應市場關切。

  凡標注來源為“經濟參考報”或“經濟參考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稿件,及電子雜誌等數字媒體産品,版權均屬新華社經濟參考報社,未經書面授權,不得以任何形式發表使用。
 
相關新聞:
芝加哥農産品期價30日全線下滑 2010-12-31
4000多萬美元台灣農産品享零關稅優惠 2010-12-30
資本“逐鹿” 農産品牛市襲來 2010-12-27
農産品加工業産值今年有望超10萬億 2010-12-24
明年農産品市場面臨更多政策壓力 2010-12-23
 
頻道精選:
[財智]天價奇石開價過億元 誰是價格推手?[財智]存款返現赤裸裸 銀行攬存大戰白熱化
[思想]積極財政之“積極”已今非昔比[思想]股市既要滅鼠也要防鱷魚
[讀書]《五常學經濟》[讀書]投資盡可逆向思維 做人恪守道德底線
 
關於我們 | 版面設置 | &&我們 | 媒體刊例 | 友情鏈結
經濟參考報社版權所有 本站所有新聞內容未經協議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新聞線索提供熱線:010-63074375 63072334 報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門西大街甲101號
Copyright 2000-2010 XINHUA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京ICP證01004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