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經歷了10月份的短暫沉寂之後,銀行理財産品市場在年底前開始爆發。根據銀率網的數據,上月各商業銀行共發行産品1019款,環比增幅達53%,同比增幅達45.8%。總體來看,發行量前15名的銀行發行了936款産品,佔比達91.9%。發行量排在前三名的銀行依次為交通銀行、中國銀行和招商銀行。
就到期産品收益率而言,相比10月份最高5.5%的實際收益率,11月份到期産品的表現明顯更勝一籌。銀率網數據顯示,在763款上月到期産品中,共有720款披露了到期産品數據,其中716款産品達到了預期收益。具體來看,實際年化收益率前5名的産品均為結構性産品,其中渣打銀行代客境外理財QD-SN10034I的實際收益率高達20%;恒生銀行兩款“步步穩”産品以及一款“天天開心”産品的實際收益率也超過了10%;而中信銀行樂投1001期(A款)也實現了8%的實際收益率。
不過,投資者想要光靠理財産品來抵禦通脹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普益財富數據顯示,11月份到期産品中,實際收益率超過5%及以上的産品僅有18款,佔到期産品總量的2.5%左右。
從理財産品發行的趨勢來看,在加息預期和年底攬存壓力的共同作用下,銀行理財産品的收益率也出現了一定程度的上浮。銀率網數據顯示,11月份發行的理財産品中,除了6個月至1年期産品預期收益率環比下跌0.57%之外,其餘各期限産品預期收益率均環比上漲,其中1個月以內的人民幣産品預期收益率環比上升0.05%;1至3個月産品環比上升0.22%;3至6個月産品環比上升0.19%;1年期以上的産品環比上升0.02%。銀率網分析師認為,在央行加息前,預期收益率總體趨勢將繼續平穩運行,中期産品預期收益率將繼續走低。
同時,理財産品的短期化趨勢也愈發明顯。銀率網數據顯示,11月份6個月以內的短期理財産品發行量為857款,環比上漲59%,佔到發行總量的84.1%。而普益財富的數據顯示,在最近幾週時間裏,3個月及以下期限的理財産品發行數量佔總發行量的比例,一直維持在60%以上的高位,佔據了發行主體地位。
業內人士&&,出於加息預期及流動性考慮,目前以選擇短期理財産品為主,如果投資者想要追求更高收益率,可以關注結構性産品。但在購買之前一定要認清産品的挂鉤標的,並弄懂産品的收益結構情況,審慎判斷市場未來走勢和自身風險承受能力,不可盲目購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