炒樓、炒綠豆、炒蒜……游資似乎無處不在,現在,它的身影又被發現在茅&漲價中若隱若現。只不過,這一次是一種與普通消費者距離較遠的商品,多數普通消費者不免持圍觀態度,慶幸自己只是看客。
●炒客王享
看到茅&漲價,外行王享7月份以680元一瓶的價格買了大量53度的茅&,到現在他的貨升值了45%
“眼看著自己囤的茅&一個勁地上漲,真是高興啊。”在鄭州市紫荊山路上的一家拍賣公司裏,王享(化名)的激動之情溢於言表,向參加聚會的幾個朋友講述了自己囤積茅&獲利的心得,“我大概用了1個月的時間,看著茅&零售價格從每瓶858元漲到了1098元,就開始投資了”。
今年51歲的王享是圈內有名的投資商,他從做房地産起家,手裏積累了幾千萬元的資金,2008年金融危機開始時,他徹底退出了房産行業。2009年年初,他在紫荊山路上幾個黃金地段買了20多套辦公房出租,每個月光租金就達到10萬元。他投資過股票,但由於對股市不是太懂,賠了幾百萬;後來,又投資1000多萬元買賣字畫,也賺了一些錢,但風險太大,做了幾次就收手了。
王享介紹,自己住的樓下有一家大的名酒店,生意很好,“我自己接待朋友經常去買茅&、五糧液,發現價格漲得很快,而且還老是斷貨,就想著能不能炒一下。”今年7月份,王享就從一經銷商那裏以680元一瓶的價格買了大量53度的茅&,從8月份開始,茅&的價格一個勁地上漲,王享的心裏樂開了花。到現在他的酒已經升值了45%。坐擁如此收益,他直後悔自己“不懂行,下手太晚”。他説,最近自己準備投入更多的資金再炒一次。
和王享撞大運不同,資深炒家老張則説,投資高檔白酒就像炒股,什麼時候買進,什麼時候賣出,很有講究。兩年前,他受北京朋友的影響,對投資白酒産生了濃厚“興趣”。去年投資100萬元,買了150箱53度的飛天茅&。今年國慶節後,零售價漲到了1200元,他拋出了囤積的茅&,為他換來了70多萬元的利潤。
老張介紹,後來,他又購進了150箱茅&。一個多月後,白酒的銷售旺季來臨,他就“出貨”了,將産品轉賣給了酒行,這一轉手就賺了30萬元,資金回報率20%。
“對於短線的白酒投資者來説,一般會選在每年的六七月份開始籌集資金購酒。”老張稱,這個時候一般是白酒的銷售淡季,從8月底、9月初開始,在婚嫁、節日送禮等因素的推動下,白酒逐漸進入銷售旺季,每年的國慶、春節前後,都是銷售高峰期。這個時候,往往供不應求,價格自然上漲。
●囤客老秦
眼見着茅&、五糧液的價格不斷上漲,名酒零售商老秦説,自己坐不住了。7月份,投了500萬元囤貨
鄭州市金水路上一家大型飯店內聚集着不少高端白酒店,其中一家店的老闆是南陽人老秦。老秦在鄭州做了十幾年的白酒生意,主要銷售茅&、五糧液等高檔白酒。他説自己的服務對象主要是一些集團客戶,每年輕輕鬆鬆能掙個幾十萬元。
但眼見着茅&、五糧液的價格不斷上漲,他説自己坐不住了。自己是零售商,上頭還有總代理,自己不能自由取貨,不是想拿多少就能拿多少貨。“不能自由拿貨,就只有提前囤貨,不過,我只囤茅&、五糧液等高端産品,一囤一個準,從來不會虧。囤別的酒有風險”。
今年7月份,看著茅&的價格一路走高,老秦就借了300萬元,加上自己的積蓄,一共存了500萬元的貨,“沒想到價格能漲這麼高,前一段時間茅&漲到1200元時賣了一批,賺少了。算下來,賺了有近170萬吧。”他有點遺憾,“我知道經銷商囤貨多的有幾千萬元,他們實力雄厚,我們比不了啊”。“囤茅&酒的現象是比較突出的,有能力的經銷商會自己悄悄囤積,而能力不足的,則聯合當地的一些資本大戶共同操作。”老秦介紹,“大的知名白酒代理商、經銷商幾乎都在囤貨,有的囤貨甚至在億元以上。”
黃河路上五糧液旗艦店的劉先生介紹:“一些有錢人都喜歡自己存一點酒。其中,一部分人是作為投資,另一部分則是出於個人愛好。”據他所知,在鄭州,有一個私人的儲酒倉庫庫存能力達十幾噸,倉庫的儲存條件甚至比茅&、五糧液河南總經銷的倉庫還先進。“除了‘游資’外,經銷商囤貨也不容小覷。白酒經銷商數量眾多且分佈廣泛,雖然單個經銷商能力有限,但全國經銷商統一發力,其能量實在不能忽視。”北斗天團事件營銷公司顧問劉九學介紹説,一個地區市場的配額也就十幾噸,被這些人囤積之後,市面上自然貨源稀缺,出廠價在500多元的茅&酒,批發價800多元依然拿不到貨。
●游資潛入
“除專業炒家外,越來越多的‘散戶’也開始入場。”吳勇説,大家估計目前至少有20億元的第三方資金進入了茅&的流轉體系
業內人士透露,炒茅&、五糧液的人都有一個圈子,有特定的進貨渠道,否則拿不到如此多的貨。
“茅&等白酒價格有很大的人為炒作成分。”省酒業協會資深營銷專家吳勇&&,他這兩天正在上海籌備中國酒類流通協會全國酒類優秀經銷商代表大會,通過和經銷商的交流,大家估計,目前至少有20億元的第三方資金進入了茅&的流轉體系。這個規模佔茅&年銷售額的超過五分之一。
“除專業炒家外,越來越多的‘散戶’也開始入場。”吳勇説,近兩年來,一部分資金已經開始從股市、樓市流入酒市,原先炒酒的人購買量一次在10箱左右,現在最低也是50箱。一般炒酒的資金都在100萬元左右,操作上也堅持短線為主,每年基本上操作兩三次,資金回報率保持在10%以上。
實際上,長線持有者的利潤會更高,但是,長線持有者一般是專業炒家,需要大量的資金,還要對白酒有很深的研究。“未來幾年茅&産量增加有限,在經濟環境不出現惡化的前提下,茅&的投資風險很低”。
吳勇介紹,白酒收藏熱是從洋酒收藏熱蔓延而來的,相比洋酒,白酒符合國內的收藏喜好。“高端白酒年溢價率為5%至25%,茅&幾乎成為硬通貨”。
●拍賣青睞
保利秋季拍賣會上,一瓶1958年産的54度五星牌貴州茅&酒,以112萬元成交,成為迄今最貴茅&
鄭州一家拍賣公司的拍賣師張先生最近一段時間一直想在拍賣會上推出茅&珍藏酒拍賣。
他説,今年以來,白酒拍賣市場屢屢創出百萬元以上價格:在6月19日歌德拍賣中國名酒專場中,一瓶1959年車輪牌茅&以103萬元天價拍出。這意味着,繼今年老猴票拍賣破百萬之後,陳茅&拍賣價也進入到“價值一套房産”的民間收藏品行列。
自拍賣開始,原封原包的1959年車輪牌茅&就成為全場焦點。從12萬元起拍,迅速飆升至60萬元以上,兩路買家窮追不捨,最終以92萬元落槌,加上佣金,400克的茅&最終以103萬元成交。“文化大革命”時期特有的1967年“葵花牌”茅&,以18.5萬元成交;一箱(12瓶)出産於1988年的茅&,帶有原箱原盒和原裝箱單,最終以25.7萬元成交。
而在今年的保利秋季拍賣會上,一瓶1958年産的54度五星牌貴州茅&酒,以112萬元的天價成交,成為迄今最貴茅&。“一瓶年份白酒能買棟樓。”這位張姓拍賣師深感遺憾,雖然幾經努力,也找到了幾個收藏茅&的人,但他們都説以後的價格會繼續上漲,不願意拿出來拍賣。“我們也可以借鑒外地的方式,進行高端年份白酒的交易融資。”鄭州文交所股份有限公司CEO張保盈説。11月份,鄭州文交所獲批,在已經建立的文交所中,交易種類既包括古玩字畫、工藝品、玉器、瓷器,以及一些具有收藏價值的用品,也包括電影、電視、小説、劇本等具有文化産權的文化産品。“名酒可融資看重的是酒的收藏價值,而不是使用價值。”張保盈&&,我們可以按照藝術品進行估價,對持有者可以進行上市交易、融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