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基金分紅一案似乎仍未結束。
北京市第一中級人民法院日前作出裁決,駁回袁近秋提出的撤銷中國國際經濟貿易仲裁委員會作出的(2010)中國貿仲京裁字第0152號仲裁裁決的申請。此裁定為終審裁定。
裁定書顯示,關於袁近秋提出的仲裁員陶修明與南方基金存在利害關係,應當回避而未回避,北京市第一中級人民法院認為,“雖然袁近秋主張陶修明長期為基金公司提供法律服務,但該主張並不能説明陶修明與仲裁過程中被申請人南方基金公司之間存在着利害關係”,“袁近秋的該項意見係建立在其主觀推斷的基礎之上,缺乏證據證明,不能成立,本院對此不予支持。”
而關於袁近秋提出的仲裁庭認為南方基金的違約與其損失沒有因果關係屬枉法裁決,法院則認為,枉法裁決“其構成應包括主觀和客觀兩方面的要件,即仲裁員在主觀上要具有枉法的故意,在客觀上要具有仲裁法第五十八條第一款第(六)項規定的索賄受賄、徇私舞弊、違反法律裁決等行為”,而“袁近秋並未提供任何證據證明仲裁員在仲裁過程中存在枉法裁決的行為,故其提出的該項理由不能成立,本院對此亦不予支持。”
2009年,南方穩健2號基金的持有人袁近秋,就該基金2007年度的基金分紅問題,對南方基金公司提出仲裁申請,要求南方基金賠償其紅利損失及相應利息共計6.6萬元,退還管理費2000多元。2010年3月26日,中國國際經濟貿易仲裁委員會作出裁決,駁回了袁近秋的賠償請求。隨後,袁近秋向北京市第一中級人民法院申請撤銷中國國際經濟貿易仲裁委員會的仲裁。
至此,許多人認為,這場耗時已久的分紅糾紛最終落下了帷幕,而南方基金成為了最後的勝利者。
但是,該案申請人代理律師北京問天律師事務所主任律師張遠忠近日對記者&&,將對該案中的仲裁員陶修明啟動刑事控告程序,同時正在尋求起訴南方基金公司。
張遠忠&&,在袁近秋一案上,一方面,將提請證監會對南方基金進行行政處罰;另一方面,由於其涉及的南方穩健成長2號在今年4月份進行了分紅,目前正在研究藉此對南方基金提起侵權訴訟。除此之外,張遠忠還對記者&&,目前已有類似遭遇的基民,未來將會代表基民對南方基金公司提起訴訟或者仲裁。此外,張遠忠還&&,將對南方基金公司旗下的其他基金是否按照合同進行足額分紅做進一步調查,並關注其是否將所有違法收取的管理費退回到相應的基金中。
同時,張遠忠認為,鋻於南方基金2010年4月9日才發布分紅公告,而該重要事實發生在袁案仲裁裁決之後,因此,袁案不會成為先例影響其他投資人索賠。2007年12月31日之前持有南穩2號的投資人直到2010年4月9日才可能知道自己的權利受到損害。因此,2007年12月31日還持有南穩2號基金的投資人有權請求南方基金公司賠償2007年的紅利損失。
12月8日,南方基金公告了關於此案的民事裁定結果。南方基金總經理高良玉在微博中&&,法院駁回某律師撤銷南穩2號分紅仲裁決議的申訴,南方基金的意見得到支持,喧囂一時的分紅仲裁案終以司法公正和對基金契約的尊重畫上句號。這標誌着從法律層面明確了投資者風險自負的原則,也説明分紅與基金投資收益間沒有必然&&,投資者投資基金看重的是投資收益而不是分紅。
高良玉&&,分紅爭議近兩年來,給公司經營和歷史累積的良好聲譽造成了嚴重的負面影響,仲裁機構和人民法院依照法律和基金契約做出了正確裁決,為南方基金挽回了聲譽。分紅問題是基金行業歷史遺留問題,非常複雜,有些分歧受到關注在所難免。
張遠忠則對上述&&並不認同,“南方基金就是違約,有什麼複雜的?”他認為,仲裁結果畢竟認為南方基金違約,違約對於以誠信為本的基金業來説是一個天大的事。因此,仲裁機構的裁決並沒有像南方基金對外説的那樣“為南方基金挽回了聲譽”。相反,這是給南方基金扎了一輩子都疼痛的“軟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