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正在排隊候審的新基金中,僅從品名便讓人耳目一新的不在少數。在創新的主旋律下,從這些産品中可以一窺基金公司對明年以及更長時期內産品布局的思路。而2011年首批亮相的産品則有不少瞄準市場投資正酣的大消費、新興産業等。
量化+産業轉型
雖然新申報的偏股型基金都有着五花八門的品名,但總體看來,絕大部分新品集中於兩類:量化投資和産業轉型投資,當然其中也不乏交集。
量化基金從今年開始受到基金公司的廣泛重視。目前48隻上報的新基金中,有10隻是量化投資型産品。其中被動型量化投資産品大多是跟蹤一些新型指數,例如諾安基金上報的上證新興産業指數ETF、招商基金上報的深證電子信息傳媒産業(TMT)50指數ETF、海富通上報的上證非周期行業100ETF等等。此外,還有不少主動型的量化投資産品申萬巴黎的量化小盤股,摩根士丹利華鑫則上報了多因子精選策略股票型基金。
而産業轉型不僅成為資本市場的投資主題,也成為基金産品創新的靈感。信達澳銀直接推出名為“産業升級”的股票型基金,華安基金上報中國升級股票型基金,興業基金則打出“綠色投資”名頭;此外“産業成長”、“內需成長”等品名也比比皆是。
QDII基金由於投資品種豐富,更在“資産配置”功能上下功夫。新興市場已經不再新鮮,抗通脹似乎成為新噱頭,投資黃金、投資奢侈品等QDII陸續出品。
債券基金也不離“創新”主基調,“分級”的形式為基金公司所偏愛,目前就有4隻分級債券基金待批。此外,第一隻債券型指數基金南方中證50債券指數也在排隊行列。
股基審批提速
時至年末,新基金審批驟然提速。上周,共有7隻新基金拿到發行批文,包括5隻偏股型基金和2隻債券型基金。
獲批的偏股型新基金分別是易方達醫療保健行業、東吳中證新興産業指數、民生加銀內需增長、海富通大中華精選和南方優選成長;債券型新基金是招商安瑞進取和申萬巴黎安益寶。
前期債券基金審批速度明顯快於偏股型基金,不過近期隨着市場回落,偏股型産品的審批暗暗提速。11月以來獲批的偏股型基金達到12隻,債券型基金數量從前期密集獲批下降到5隻(不包括創新型)。
而近期陸續申請的新基金,部分或將成為2011年首批亮相的産品。值得注意的是,不少新基金投資主題都瞄準市場投資正酣的大消費、新興産業、內需拉動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