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12月前後的幾個星期,是歐洲城市最浪漫和風情萬種的時刻,所有人都期盼著聖誕市場的開幕:整座城市在溫和的燭光中熠熠生輝,四處瀰漫着胡椒蜂蜜餅、熱葡萄酒和節日糕點的香氣;街道和商店張燈結綵,滿溢着節日的氣氛。人們在市場裏邊逛邊吃,品嘗傳統美味的同時,也為接下來的聖誕餐桌忙碌採購……

享受原汁原味的快樂
南非著名詩人Robert
Belold説過:幸福的人記不住幸福的來歷。
這話最適合用在12月24日。對於很多人而言,平安夜也早已變成一個華麗的理由,在這個背景下,我們飲酒、互換禮物、聚會、原諒別人……誰還去想聖誕大餐的真正來歷呢?我們需要的只是一個美好藉口,然後在這個藉口之下,享受原汁原味的快樂。
足夠了!以聖誕之名,上帝也會和我們一起歡笑。
這是德國,巴伐利亞州,紐倫堡。下午4點。
我們在Kaiserberg向老城區中央的主市場“Hauptmarket”俯瞰,這個每年從12月1日至23日一直持續的歐洲最著名聖誕市場可以一直追溯到16世紀。而聖誕市場持續的熱鬧是從聖嬰在市場巡游時開始的,這個金髮碧眼的孩子每天都要在市場接待如我們一般的游人,運氣好的孩子還能得到聖嬰派發的糖果。毫無疑問,聖嬰很漂亮,大約十六七歲的樣子,我們走近她,她對我們笑笑,就像是《胡桃夾子》裏面的人物,一個小時後,聖嬰退場。集市恢復了正常的熙熙攘攘的秩序,大家喝2.5歐元一杯的Gl徂hwein(本地特産的熱紅酒)的姿勢很老道,對於很多德國人來説,整個12月,他們會經常出現在各個聖誕市場上,吃東西,逛逛,未必買什麼,要知道,聖誕市場這些“Made
in
Germany”的東西價格並不便宜,但是他們只是要逛逛,就像當地人Stefan跟我説的那樣:這是上帝給他最好的禮物,讓他可以以聖誕之名,在這個漫長的冬天裏,有些期待。

聖誕市場讓所有人盡情採購、饕餮、狂歡,找尋幸福感覺。
這是北京,金融街Westin酒店,晚上8點。
北京所有的酒店都在11月末舉行了聖誕點燈的儀式:那是或大或小的一棵聖誕樹,有穿着白裙的孩子們唱歌,然後燈被點亮,聖誕即將來臨……而在平安夜,酒店就會使出渾身解數等着你前去光顧,這次,我們是在神奇的巧克力幻境中。
從巧克力做成的入場券開始,還有酒店內飾的形態各異的巧克力,最終我們會在巧克力聖誕樹旁或巧克力噴泉邊,和家人朋友一起品嘗豐盛的平安夜自助晚宴。不管怎麼樣,一定要在晚宴上吃一塊樹根蛋糕,這種聖誕傳統點心是否甜美是考量一個廚師手藝的重要標準,好的廚師,一定會在聖誕夜把這塊樹根蛋糕做得精美絕倫。而我們,則完全可以以聖誕的名義,饕餮整個晚上。
這是澳大利亞,悉尼邦達海灘,晚上10點。
12月底的澳大利亞正值仲夏,這裡的聖誕老人雖然依舊蓄着白鬍子,卻穿着沖浪短褲—在澳大利亞,人們用沖浪、滑水迎接聖誕節,而在海灘上熱熱鬧鬧地過上一天則是他們最愛的慶祝方式。這一天,會以海灘聖誕大餐結束:熱帶水果、海鮮、奶酪和葡萄酒讓這個節日變得讓人期待。悉尼邦達海灘上的聖誕燒烤派對是南半球最著名的,各種新鮮海産的現場BBQ是整個夏天最值得期待的美食。
沒有人記得這是聖誕節,只記得出海前的那一刻,媽媽塞給我們的聖誕禮物,拆開一看,是一付小滑水板……
尋味聖誕市場
聖誕市場的最初起源已很難追溯,昔日帶有濃郁的宗教氛圍,如今更像是一處讓人們釋放整年壓力、準備過節和找樂子的所在!似乎這個地方就是讓所有人盡情採購、饕餮、狂歡,來找尋幸福感覺的。不同文化熏染下的聖誕市場自然也呈現出各色風情,相同的歡樂,不同的味道……

德累斯頓蛋糕是聖誕市場上的明星産品
德國 全民趕集
千真萬確,這是我在德國見到的人最多的時候,我甚至懷疑,是不是德累斯頓所有的市民都集中在這裡了!這裡不是別處,這是每年一度的聖誕大游行!
德累斯頓因其舉世聞名的德國最古老的聖誕集市而成為聖誕節期間最受青睞的旅游目的地。該聖誕集市起源於1434年,其高超是聖誕果脯蛋糕慶典:大約4噸重的巨型蛋糕從茨溫格宮出發,經過森帕歌劇院、宮廷教堂和聖母教堂,直達聖誕集市上,在那裏,它將被切成小塊出售給那些熙熙攘攘前來追捧的游客。
的確,這是德國的原味聖誕。德國似乎有很多讓人驕傲的聖誕傳統:起源於圖林根的聖誕樹,從德國名揚世界,聖誕玻璃綵球也産自圖林根,160多年前,玻璃吹制工藝之城勞沙發明了這種裝飾品,今天在圖林根的這類作坊裏仍能看到聖誕綵球的吹制過程。
於是,在德國2500多個聖誕市場上,依然可以找到這些聖誕樹和聖誕綵球的影子,最吸引人的,還是那些獨特又豐富的德國傳統工藝品,木雕天使、星星與月亮,金黃色彩的聖誕蜂蜜蠟燭以及上百種花樣的聖誕水晶球—這是最好的能夠裝進聖誕襪中的聖誕禮物。除此之外,還可以欣賞閃爍的燈光和充滿浪漫氣息的小屋,享受烤杏仁和烤蘋果所帶來的美妙香味。
在傳統的德國聖誕市場裏,販售各種冬季才能好好享受的美食,如聖誕薑餅、聖誕紅酒,以及各種讓人垂涎的可口小吃……如果逛得累了或是想避避寒氣,沿街的小咖啡館便成了最好的去處,隨便走進去一家,都能品嘗到最溫暖應景的美味。
德國人習慣在聖誕趕集,通常來説,11月底便開始趕集的風潮了,一直到12月24日聖誕夜的當天中午,聖誕集市上所有的小販們才開始收拾攤位,他們也要趕回去與家人共度平安夜。

瀰漫着白蘭地香味的聖誕布丁甜蜜而喜慶
美國 向傳統致敬
美國人可能是世界上最愛湊熱鬧的一群人了,這從每年梅西百貨門前那人山人海的節日游行陣勢就可略知一二。而在舊金山的Cow
Palace舉辦的以著名作家狄更斯命名的聖誕嘉年華活動Great Dickens Christmas
Fair,又因為其獨特的文化氣息而增添了別樣的韻味,甚至煥發出一種在美國難得找到的古典和傳統。
聖誕節在舊金山人的眼裏,是一個徹底狂歡的節日。走進Cow
Palace,就如同走進了一個時空隧道,讓你有如到了十九世紀:古樸的街道,繁華的商店,頭戴花帽、身穿緊身束腰拖地寬擺裙的漂亮淑女們,以及頭戴禮帽、身穿燕尾服風度翩翩的紳士們,他們或圍成幾個大圈圈歡快地跳着舞蹈,或三三兩兩在街上悠閒地走着談着,或在商店裏挑選着自己喜愛的聖誕禮品,也有的在演唱聖誕歌曲或表演着狄更斯作品中的某些片斷。大廳裏滿是沸騰的歡呼,身在其中,每一個細胞都被感染,讓人自然而然就融入其中。看得心癢癢的話,這裡有一個專為那些想把自己打扮成十九世紀人物的游客準備的化粧室,他們會滿足你的心願。你可以在這裡的商店買到所需要的服飾,再經過他們巧手的化粧,等你再從這間屋子走出來時,已儼然成了一位十九世紀的氣質高貴的淑女或紳士了。
對了,在來Great
Dickens Christmas Fair之前,務必別吃太多!因為這裡的美食實在太多了,如果沒有給胃留足夠的空間,到時你將只有眼饞的份兒。在The
Tippling
Toad,將享受到一頓豐盛地道的節日盛宴。烤火雞當然是美國人聖誕大餐的主角,火雞之於聖誕大餐,就像年糕、餃子之於年夜飯,在腸胃和情感上都不可或缺。除了火雞,聖誕餐桌上還會有煙熏火腿、雞肉片、玉米粉蒸肉等等。值得一提的是,在美國聖誕大餐中還有一樣特別的食品—烤熟的玉米粥,上面有一層奶油,並放上一些果料,香甜可口,別有滋味。

令人眼花繚亂的餐後甜品
意大利 一頭扎進蜜罐裏
如果要意大利人來細説他們的聖誕節,他們可能會把焦點都集中在餐桌上。除了和你細數聖誕大餐桌上的菜色,和令人眼花繚亂的餐後甜品外,他們可能就再也説不清楚其他的事了。這也難怪,他們對生活熱愛的態度,加上天馬行空的美食創意,聖誕節在他們腦海裏,宗教的神聖,已悄悄被“美食盛會”這名詞所取代了。
每年12月,一向顯得低調的城市都靈,張燈結綵,舉世聞名的聖誕燈飾盛會就此展開,專為佳節特製的美食也紛紛上架。Turin
Christmas
Market期間,櫥窗裏和櫃&上,琳瑯滿目地擺滿了各式讓人垂涎欲滴的精緻甜品,老城街頭的每間咖啡館或甜品店,都像是童話裏的糖果屋,大人孩子穿梭在花花綠綠的糖果世界裏,挑選着各自心愛的美味。
(小店門外的冬日暖陽引得客人絡繹不絕
提到這座城裏的甜品,當然不可不提Nuev Caval’D
Brons了。這家位於聖卡羅廣場邊沿的老咖啡館自18世紀開業以來,香純的甜品和咖啡,就是他們的標誌,尤其是他們遵照祖傳老食譜所製作的帶餡巧克力和水果糖,外形小巧而精緻,味道純正,入口即融,吸引着無數嗜吃甜食的“sweet
tooth”。 聖誕節期間,Nuev Caval’D
Brons銷量最高的是香腸巧克力,以當地特産的榛子、海綿麵包和餅乾,碾碎或撕成小塊狀後,加入獨家秘制的榛子味巧克力後,攪和,再捆起。外形和真的香腸沒什麼兩樣,是聖誕餐桌上最別致和美味的點綴。
店主人Vito
Strezzella是一位真誠對待甜品的老人,總是有層出不窮的好點子。就連外形笨拙、帶着蛋糕香氣卻有着麵包口感的意大利傳統聖誕大麵包(Panettone),也被他們嫌過於單調,在這裡悄悄換上了新裝。原來黑乎乎的外形,被鋪上了蛋白糖衣和堅果,經他們巧手革新,把當地特産的杏仁,熬煮成糖漿後,加入各種天然色素調勻,再鋪蓋在大麵包的圓頂上。單止這層有着夢幻般色彩的外表,就已經緊緊吸引了人們的眼球。這種特製的杏仁糖漿,不僅僅可以變成聖誕大麵包的彩色外衣,它還可以變成聖誕老人的模型,喜氣洋洋地“坐”在大麵包的圓圓頂蓋上,乍看去,仿佛他正要滑入煙囪通道,給孩子們派送糖果和禮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