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財市場月度産品收益快速上揚
2010-12-13   作者:  來源:投資者報
 
【字號

    銀行理財産品在11月份的發行上,再次給力市場,創今年以來發行數量最高點。繼十月份以來,消化了大部分庫存銀信合作類産品之後,兩大類産品爭奪發行主力的混戰結束了。短期債券類品發力,是十一月理財産品發行再創新高的主因。
  銀信合作類産品叫停後,進入10月份發行數量驟減,一方面,市場分析受十一長假影響,造成10月發行數量驟減;另一個方面,銀信合作叫停後,市場一直期待的銀行理財産品發行的萎縮並沒有到來。10月的驟減,市場認為是銀行理財産品市場低迷的信號,然而現實並非如此。
    10月份發行數量的降低,被認為是銀行理財産品的轉折路口,現在看來,卻是休息站,是在為11月份發行創新高積蓄力量。11月,銀行理財産品共發行919隻,超過前十個月發行數量最高的6月份的915隻,而10月僅730隻。

  理財市場演繹四大變化

  雖然沒有股票市場一般的跌宕起伏,銀行理財産品市場也從未平靜。上半年,信貸類産品與債券類産品上演華山論劍,最終,信貸類産品受管理層監管政策影響而功敗垂成,可謂是猜到了開頭卻沒猜到這結局。債券類産品獨撐局面,佔比近七成,儘管銀行理財産品市場表面看頗為平靜,其實暗流洶湧。與10月份相比,就有四大變化。
  變化一,債券與收益類産品比進一步加大。銀信合作類産品的叫停,年底銀行銀根緊縮,兩大主因造成信貸類産品發行數量進一步縮減。受加息預期影響,短期債券類産品收益提高,進而市場需求加大,發行數量也因此有所放大,佔比進一步增加雖為變化,但並不意外。
  變化二,外幣産品發行數量先降後升,整體發行數量穩定。受人民幣升值影響,市場對於外幣理財産品市場頗受關注。銀行擔心承受過多匯率風險,投資者也較為擔心外幣産品發行如果急劇下降,而少了一種投資品,因為現在來看,市場上外幣投資理財産品種類並不多。正因為如此,進入11月的第一週,外幣産品數量的驟減,引起了市場的普遍關注,一些投資者發現,很多銀行已經停止銷售外幣産品了。
  實際上,從11月的整體數據來看,外幣産品的發行數量並沒有下降。據普益財富數據顯示,2010年,每月外幣平均發行數量在220隻左右,平均每個星期55隻左右。11月份外幣産品發行數量為240隻。
  變化三,挂鉤大宗商品理財産品趨熱,受到普遍關注。大宗商品價格飆升受多種因素影響,美元的疲軟是其中一個重要的原因。美國經濟短期難以提振,美元走強尚需時日。大宗商品市場因此被認定會有一個較為長期的牛市。受此影響,挂鉤大宗商品的銀行理財産品,關注度提升,是11月以來的新變化。
  變化四,超短期産品發行數量進一步上升。據普益財富數據顯示,11月發行産品數較10月份增加25%。 然而中長期産品發行數量沒有明顯變化,這樣的發行量增長,是3個月以下短期産品集中發行放大的結果。之所以超短期産品發行爆發和年底行情有關。

  標的股票幣種澳元給力

  相對於銀行理財産品發行産品,到期産品的整體規模沒有太大變化。相對於10月份,高收益的到期産品信託貸款類産品還佔一席之地。11月份的到期高收益産品中,信託貸款類産品蹤影難覓。
  對比10月份到期信託貸款類産品和11月到期産品,收益從高到低的前二十名中,10月份共有七款信託貸款類産品,11月份只有兩款。
  到期産品收益最高的銀行理財産品,是股票挂鉤型産品,二十款最高收益的理財産品中,九款為股票及股權投資産品。收益最高的是恒生銀行發行的産品,股票挂鉤部分保本投資産品“步步穩”可自動贖回,産品為股票挂鉤型,投資於建築業股票,以股票最終收益為挂鉤指標,設置觸發條件,進而決定最終收益。該産品實際到期收益為13%,最終達到預期最高。
  這款産品宣傳時稱為部分保本産品,即為保證收益類産品,對於本金損失劃定最低收益下限,進而控制風險。但是對於一般投資者來講,也屬於高風險理財産品。
  另一個亮點是澳元産品。澳元也是今年匯率市場的寵兒和贏家。受澳大利亞經濟強力回暖,澳元匯率升值幅度較大,澳聯儲六次加息,吸引大量熱錢追逐澳元相關類産品,此類産品收益率也隨着加息而水漲船高。澳元幣種的銀行理財産品也在此列。
  澳元産品之中,收益最高的當屬工商銀行發行的2009年澳元浮動收益型結構性存款一年期産品,最終收益率為8%。産品為結構性産品,挂鉤標的為澳元匯率,收益隨着澳元匯率變動,因此受益澳元升值,得到較高收益。

  年底短期産品收益上揚

  年底銀行銀根收緊,這個時期,是銀行最差錢的時候,相對於上半年大手筆放貸,銀行年底頗有捉襟見肘的窘態。有分析人士認為,每當這個時候,銀行都會通過發放銀行理財産品等手段,吸引存款以緩解資金緊張,儘管銀行方面極力否認。
  對於銀行是否高息攬儲的爭論並不在我們的關注範圍內,但是從中發現了一個很好的投資機會。通過對比去年數據和今年各月份到期銀行理財産品數據發現,一月期的理財産品收益明顯高於10月份。
  據普益財富數據顯示,10月份和11月到期的一月期銀行理財産品的平均收益分別為2.57%和2.74%。而11月發行的銀行理財産品一月期産品預期收益平均高達3.10%。
  對於投資者來講,在年底購買1月期或者3月期以下的銀行理財短期理財産品,收益明顯高於其他月份,可以適當關注。

  凡標注來源為“經濟參考報”或“經濟參考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稿件,及電子雜誌等數字媒體産品,版權均屬新華社經濟參考報社,未經書面授權,不得以任何形式發表使用。
 
相關新聞:
在售銀行理財産品[2010-12-10] 2010-12-10
怎樣選擇適合自己的理財産品 2010-12-09
挂鉤型理財産品搶灘新興市場 2010-12-07
理財産品不宜盲目團購 2010-12-07
加息預期 買理財産品不超過1個月 2010-12-07
 
頻道精選:
[財智]天價奇石開價過億元 誰是價格推手?[財智]存款返現赤裸裸 銀行攬存大戰白熱化
[思想]"兩個同步"概括"十二五"分配改革要義[思想]陳思進:一輩子租房又何妨
[讀書]《五常學經濟》[讀書]投資盡可逆向思維 做人恪守道德底線
 
關於我們 | 版面設置 | &&我們 | 媒體刊例 | 友情鏈結
經濟參考報社版權所有 本站所有新聞內容未經協議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新聞線索提供熱線:010-63074375 63072334 報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門西大街甲101號
Copyright 2000-2010 XINHUA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京ICP證01004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