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新華社發 |
熙來攘往的城市中,人們似乎都在忙碌。在日本東京這個24小時“不打烊”的繁華都市裏,卻有一間“慢咖啡館”,能讓人們安靜地在燭光中放鬆,與朋友敞開心扉,找回最真實的自我。
“慢咖啡館”裏,不管是白天還是夜晚,都不會有耀眼的燈光。人們或在自然光下,或在燭光中,小酌輕談,耳邊回蕩着柔美的鋼琴聲。
如果餓了,可以點上一份美食。“慢咖啡館”只用有機食品。創辦者吉岡敦志(音譯)希望,人們可以在這裡享受與自然和諧的生活。
“坐在黑暗中,你能感受到夜晚的平靜,更加欣賞白天的陽光,願意向他人敞開心扉。”他説。
吉岡説,當今日本,人們慶祝結婚、生子等人生大事時,通常去豪華酒店“我想用‘慢運動’把人們重新&&起來”。
吉岡今年63歲,如同現在的年輕人一樣,他也曾為生活不斷打拼。
吉岡説,30年工作生涯裏,他搬了20次家,在多個國家和地區工作過。
“很長一段時間裏,我也是一個忙忙碌碌的人,”法新社引述他的話報道,“我不斷地搬家,從一個地方換到另一個地方,因為我總想到更大、更方便的地方生活。”
“我掙的錢越來越多,但花錢的速度也越來越快。”
結束在聯合國教育、科學及文化組織的工作後,“我再也沒有係過領帶,再也不用在上下班高峰時把自己塞進公共汽車”。
後來,吉岡加入1999年成立的“東京樹懶俱樂部”。這並非一個動物保護組織,而是一個“懶人天堂”。
俱樂部執行主任馬場直子(音譯)説:“俱樂部希望倡導樹懶那樣的生活方式。它們生活在樹上,吃樹葉為生,又用排泄物給樹木提供養料。從生態上來講,這非常智慧。想要生存下來,你不一定非得變強壯。這或許能為我們解決當今社會面臨的問題提供一些啟示。”
受到俱樂部 啟發,吉岡2001年開始舉辦“咖啡館黑暗之夜”活動。
“最初,人們嘲笑我,叫我懶鬼,”他説,“但是,現在我看到不少年輕人,特別是年輕的媽媽帶着孩子在這裡聚會、放鬆。越來越多的人喜歡這種生活方式。”
“我感到很舒服,”32歲的小洼洋子(音譯)説,她時常帶着1歲大的兒子到“慢咖啡館”小坐,“我不知道‘慢生活’到底是什麼意思,但是我希望能與孩子分享安靜的時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