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當抗通脹成為不少儲蓄資金的頭等大事時,銀行理財産品為了提高預期收益而不斷謀變。此外,信貸類産品受限後,開發新的替代産品也成為銀行理財産品的當務之急。記者發現,下半年以來,銀行理財産品不斷添股加債,過去一度火熱的證券投資類理財産品也重現江湖。 據統計,上半年基礎資産包含股票的理財産品發行量只有278款,雖然下半年還剩下一個多月的時間,截至11月19日,基礎資産含股票的理財産品發行數量已達到418款,相比上半年增加50.36%。 記者發現,日漸增多的涉股類産品有4種類型。一是銀行組合理財産品中增加新股申購以及更多債券品種作為投資對象,部分銀行理財産品的組合類理財産品甚至還增加券商集合理財産品、保險機構理財産品作為投資對象。 二是投資證券類信託計劃的優先受益權。此類産品只要産品不發生風險,即可獲得一個固定收益率。由於信託計劃的投資對象包含股票等權益類資産,産品到期後能否按預期收益率支付給投資者,將受股市波動的影響。 三是直接投資股票、基金等資産管理型産品。不過此類産品僅限於向銀行高端客戶發售,普通客戶不允許購買。 四是股票挂鉤類結構型理財産品。此類産品通常保本或部分保本,發售銀行以外資行居多。 涉股類産品最吸引人的地方,在於有博取更高收益的可能。統計發現,7月1日至11月19日期間發售的所有銀行理財産品的平均預期最高收益率只有2.62%,但418款基礎資産包含股票的理財産品中,平均預期最高收益率達3.1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