滬高樓火災敲響住宅風險保障警鐘
專家提醒:財産保護不要忽視家財險
2010-11-19   作者:記者 陳聖莉/北京報道  來源:經濟參考報
 
【字號

    近日上海鬧市區一28層民宅燃起的大火,燒出了傷亡慘重的人間悲劇。這場特大火災不僅為建築安全敲響了警鐘,也為住宅風險保障拉響了警報。據初步統計,在火災發生的居民樓168戶居民中,投保客戶只有100多人,目前已知的可能賠償金額不超過1000萬元,賠償包括人身險、意外險、財産險、社區綜合保險等。而據官方統計,火災造成的物質損失非常巨大,初步估算僅房産一項,這場大火造成的損失就接近5個億。
  專家提醒,從火災中獲得保險理賠最直接的險種是家財險,居民們平日除了提高防火意識,還要關注相關的保險産品,以減少災害損失。

  目前涉及保險賠償不足千萬

  火災發生後,多家保險公司迅速開通了理賠綠色通道,並成立事故緊急處理小組。目前,已有中國太平洋保險、中國人壽財産保險、人保財險、太平保險、太平人壽、中國平安、新華人壽、友邦保險、泰康人壽等多家保險公司對火災受害者進行了理賠,賠償包括人身險、意外險、財産險。
  截至17日下午,人保財險上海市分公司共排摸出受災案件7件,首批火災賠款共計41.65萬元已發放給受災居民。
  中國平安媒體負責人告訴《經濟參考報》記者,平安旗下壽險、産險、養老險協同作戰,通過後&數據管理已核實該樓內共有76名客戶,其中身故客戶2名、失蹤客戶1名。2名身故客戶合計獲賠182.5萬元。
  友邦保險排查數據顯示,該樓居民中擁有友邦保單的客戶約41位,其中有一位不幸遇難,友邦保險負責人&&,理賠款已於16日晚送到家屬手中。
  到目前為止,最大一筆保費賠償來自太平洋産險。據了解,失火住宅樓所在街道投保了社區綜合保險,太平洋産險上海分公司通過理賠綠色通道已將400萬元保險金送給江寧路街道。截至17日,太平洋産險累計賠款500萬元。
  太平人壽保險公司稱:“經過緊急排查,已確認有4名客戶居住在此次失火的教師公寓中,這4名客戶是否有傷亡情況,仍需等待‘1115’特別重大火災事故調查組公布傷亡人員具體信息後才能加以確認。”
  泰康人壽稱:“到目前為止,泰康人壽上海分公司確認有1名客戶在失蹤名單內,待確認身份後立即開通綠色通道。”
  然而,儘管保險業積極介入理賠,但據初步統計,在火災發生的居民樓168戶居民中,投保用戶可能僅有一百多人,目前已知的可能賠償金額不超過1000萬元。而根據官方統計數據,火災造成的物質損失非常巨大。據初步估算,僅房産一項,這場大火造成的損失就接近5億。

  家財險投保率過低原因多

  “火災中獲得保險理賠最直接的是家庭財産險(簡稱家財險),但目前購買的家庭比前幾年大幅減少,幾乎沒人購買”。復旦大學保險研究所所長徐文虎&&。
  據業內人士介紹,家財險在西方國家普及率高達80%,是財産保險中覆蓋面較寬的險種;而我國目前家財險的覆蓋率還不到10%,大多數城市投保率在5%以下。
  平安財險上海分公司個人業務管理部負責人朱蕓菁告訴記者,今年該公司財險保費收入預計達10多億元,其中家財險的保費只有1000萬元左右。而根據北京市保監局公布的數據顯示,該市投保家財險的家庭不足1%,有些産險公司的負責人告訴記者,公司每年的家財險保費收入幾乎可以忽略不計。
  究其原因,平安産險財産險部負責人認為,可能是市民缺少風險保障意識所致。他分析:“國內老百姓可能對在家裏出險的情況缺少認識,同時由於家財險並非保險公司的主推險種,也沒有專門的代理人制營銷網絡,市場上因此少人問津。”
  但徐文虎認為,火災留下的思考很多,不能簡單認為老百姓的保險意識差,還要看保險公司是否有適銷對路的産品。“由於家財險把盜竊險、自行車險、機動車險剔除在外,多數居民認為沒必要購買這個險種。家財險的承保範圍較小,其中之一是火災,但火災發生的幾率非常小,使得客戶不感興趣。而隨着消費者對家財險的冷漠,保險公司也只能在財産險市場中主攻車險産品。”
  徐文虎建議,面對家財險的低投保率,要從政府、保險公司及居民三個角度進行反思。

  凡標注來源為“經濟參考報”或“經濟參考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稿件,及電子雜誌等數字媒體産品,版權均屬新華社經濟參考報社,未經書面授權,不得以任何形式發表使用。
 
相關新聞:
保險業緊急應對"11•15"火災事故 2010-11-18
高樓中的我們,不是火災中的“羔羊” 2010-11-17
上海膠州路居民樓火災已導致42人遇難 2010-11-16
旱災、火災致俄經濟損失達150億美元 2010-08-12
兩部門通報大連輸油管道火災事故原因 2010-07-26
 
頻道精選:
[財智]天價奇石開價過億元 誰是價格推手?[財智]存款返現赤裸裸 銀行攬存大戰白熱化
[思想]黃祖斌:中國銀行業的利差低於國際同業[思想]財經洞察:“氣荒”瀕臨 何以解憂
[讀書]《五常學經濟》[讀書]投資盡可逆向思維 做人恪守道德底線
 
關於我們 | 版面設置 | &&我們 | 媒體刊例 | 友情鏈結
經濟參考報社版權所有 本站所有新聞內容未經協議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新聞線索提供熱線:010-63074375 63072334 報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門西大街甲101號
Copyright 2000-2010 XINHUA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京ICP證01004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