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理財才能保值又增收?
2010-11-18   作者:  來源:新聞晚報
 
【字號

    繼10月19日上調存貸款利率25個基點後的不到一個月時間內央行再次宣布上調存款類金融機構人民幣存款準備金率0.5個百分點,這一決定也再次加大了市場對年內二次加息的預測。不僅如此,剛剛公布的10月份居民消費價格指數顯示,CPI同比上漲4.4%,漲幅比9月份擴大0.8個百分點,這就使得國內的負利率環境趨於更為嚴重。
    面對通脹、加息、負利率等複雜多變的金融環境,市民手中的貨幣已不再安全,那麼市民該如何理財,才能使貨幣保值且兼顧收益呢?

  僅靠轉存無法抵禦通脹

  專家指出:央行短時間內連續上調銀行存款準備金率及加息的舉措主要目的是為了抑制經濟過熱,防止通脹風險,穩定國內經濟環境。加息後保險公司在銀行大量協議存款的收益會增加,債券、股票等其他投資項目收益也會提高,對於投保客戶的回報相應增加。大多數保險公司主推的萬能險和分紅險,將會享受到加息帶來的好處。
  陽光保險的理財專家對記者&&,在央行宣布加息後,市民開始到銀行進行轉存,一些剛剛買入債券基金的市民也開始轉換基金。那麼,加息到底會在哪些方面影響理財,投資渠道成了一大困惑。理財分析師建議,加息周期開啟,老百姓每次在加息後被動轉存,還不如積極構築自己的投資組合,通過主動理財完全可以在戰勝CPI的同時,分享加息的收益。
  即便加息,2.50%的一年期存款利率、3.25%的2年期存款利率,遠遠低於剛剛公布的CPI高達4.4%的漲幅,1-10月份累計,中國居民消費價格總水平同比上漲6.7%,實際利率依然為負值。 “對於把錢存在銀行裏的人來説,這是最不合算的。 ”在物價漲得比利率快的情況下,如果把錢存在銀行,雖然沒有風險,但是相對於物價上漲,存款的實際價值是在縮水的,擺脫負利率時代還需考慮其他投資渠道。
  經濟學家普遍預期很快全球將步入加息周期,在加息預期壓力下,市民應盡量避免手中持有大量現金,以有效規避通脹風險。此時,還應盡量避免購買投資周期長的國債或國債型基金,同時避免購買期限過長的理財産品或進行一年期以上的銀行定期存款,以免投資回報受損。
  某銀行資深金融理財師認為,隨着國家對房地産市場調控力度的不斷加大,樓市市盈率或者説走高預期明顯下降。當下股市站上3000點,風險加大。黃金、藝術品等投資渠道資金門檻與技術門檻都很高,風險也較高,不是大眾投資者的首選。其他投資渠道的不振,資金將會回流到短期理財市場或者保險市場。

  分紅、萬能險回報漸高

  據了解,目前,市場上銷售的絕大部分壽險産品可以分為投資型産品(如投連險、萬能險)和分紅型産品。這些保險産品與加息之間是水漲船高的關係。加息意味着保險公司可用於分紅的收益也會增加,會使投保人的收益相應提高,所以加息對投資類産品市場是利好。
  陽光保險專家同時&&,央行的加息有利於分紅險和萬能險的銷售。分紅險和萬能險的回報率會隨着市場利率的提高而提高,因此對客戶的吸引力也會增強。從分紅險的年度收益看,目前保險業整體的分紅收益水平基本保持在3.5%至5%左右,個別優秀的公司更高,甚至達到7%以上。這意味着不論牛市還是熊市,投保人都能享受到基本相同或相對較高的回報率,跑贏CPI基本上不是問題。
   目前市場上保險産品種類繁多,可謂是“亂花漸欲迷人眼”,市民如何“霧裏看花”?陽光人壽專業人士一針見血:一是看公司,要選擇實力雄厚、有品牌影響力的公司;二是看服務,選口碑好,全面放心的服務;三看産品,選投資回報率高,安全性高的産品。
  陽光保險的專家建議,加息後消費者可選擇購買“息漲隨漲”與銀行利率挂鉤的保險産品。因為分紅、萬能等投資型保險産品帶有一定的自動調節機制,加息的影響通常能反映到保單的實際分紅水平或賬戶價值中。客戶希望能夠在財富安全的前提下,獲取更多的收益,而萬能險可以在提供保障的同時滿足客戶的這種需求。保險專家李文哲指出,在加息通道預期前提下,萬能保險繳費靈活、收益下有保底、上不封頂,附加高額保障的特性也博得了普通居民的青睞,萬能産品的銷售行情近期看好。

  凡標注來源為“經濟參考報”或“經濟參考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稿件,及電子雜誌等數字媒體産品,版權均屬新華社經濟參考報社,未經書面授權,不得以任何形式發表使用。
 
相關新聞:
抗通脹 穩健投資選銀行理財産品 2010-11-17
10月銀行理財發行量環比下降45% 2010-11-16
暴跌後理財市場如何接招 2010-11-16
為避險 買理財産品也得留心眼 2010-11-16
銀行理財比其他方式更適合大眾 2010-11-15
 
頻道精選:
[財智]天價奇石開價過億元 誰是價格推手?[財智]存款返現赤裸裸 銀行攬存大戰白熱化
[思想]黃祖斌:中國銀行業的利差低於國際同業[思想]財經洞察:“氣荒”瀕臨 何以解憂
[讀書]《五常學經濟》[讀書]投資盡可逆向思維 做人恪守道德底線
 
關於我們 | 版面設置 | &&我們 | 媒體刊例 | 友情鏈結
經濟參考報社版權所有 本站所有新聞內容未經協議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新聞線索提供熱線:010-63074375 63072334 報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門西大街甲101號
Copyright 2000-2010 XINHUA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京ICP證01004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