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保監會主席助理陳文輝11日在深圳舉行的“中國壽險發展與監管高層研討會”上&&,保監會和銀監會將聯合下發銀保業務監管指引,對銀保業務經營管理的各個環節進一步明確規範。
銀監會近日發布了《關於進一步加強商業銀行代理保險業務合規銷售與風險管理的通知》,其中包括停止保險公司派駐銀行網點現場銷售保險、每個銀行網點只能代理不超過3家保險公司産品等業務規範要求。
按照保監會和銀監會的規定,銀行在銷售保險産品時,銷售人員在銷售過程中應當客觀公正地宣傳銀行代理保險産品,不得進行誤導或不實宣傳。但現實的情況卻是,銀保渠道誤導銷售的問題尤其突出。
招商證券分析認為,保險和儲蓄混淆銷售糾紛引發銀監會此次出拳整治,對於保險公司而言,駐點銀行這種坐等顧客上門的方式顯然比陌生拜訪要高效得多;對於銀行而言,代理保險中間業務收入遠高於存貸差收入,而且實踐中銀行對某些保險公司人員的誤導性營銷行為常常不負責任。對於儲戶而言,出於對銀行的長期信任,仔細閱讀每份簽字文件的人不多,因此,有些存款在儲戶不完全知情的情況下買為保險,由此引起引發的糾紛不斷。
國信證券分析師認為,由於禁止保險公司人員派駐銀行網點,銀行銷售人員獲取代理資格和銷售技能的培訓需要時間,預計將限制銀保銷售,尤其是相對複雜的期繳産品的銷售。
據了解,從2001年左右開始到現在,銀保渠道一直是保險公司最主要的銷售渠道之一。與個險業務員提供的服務更加全面和具有針對性相比,銀行所提供的保險商品主要偏重於理財,兼顧保障。
保險專家對投保人也提出了忠告,如果投保人通過銀行渠道購買了不適合自己的保險産品,癥結在於營銷人員不了解客戶需求,而客戶對保險産品也不夠了解。因此投保人在選擇購買渠道的時候需要清楚自己的保障需求和理財習慣,這樣才能更好地為自己挑選合適的保險産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