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誼兄弟上“板”之路
2010-11-12   作者:周寧 李小虎  來源:經濟參考報
 
【字號
    馮小剛、張紀中、范冰冰、李冰冰、周迅、黃曉明……從導演到影星、再到歌星,僅有16年歷史便擁有100多名簽約藝人的“華誼”,已成為中國最知名的“娛樂王國”。
  然而,“打造‘娛樂王國’並非一帆風順。”王中軍説,“影視業在上世紀90年代處於蕭條時期,公司起步階段融資艱難,貸款門檻太高、投資少之甚少,為了拍一部電影我只能下狠心把自己收藏的畫、房子統統抵押,貸款拍電影。” 
  但隨着《一聲嘆息》《不見不散》等影片的成功上映,華誼的知名度和社會認知度得到巨大提升,融資環境逐漸好轉。王中軍説:“早年的時候,有的投資者一開始也許不認識我本人,但一聽説華誼、馮小剛的電影,馬上就認可了,立刻就拍板投資了。”
  “華誼得到的第一筆大融資,是我在一個朋友間閒聚的場合和對方談妥的,獲得融資2500萬元;後來和馬雲的合作更‘土’,找個地方吃頓飯,他開個價就投資入股了。”王中軍笑言,到現在他才知道這叫“私募”。 
  不過,隨着在資本市場的洗禮,看似“粗心”實則聰明的王中軍在不斷學習中捋清了融資思路:通過“股權融資+股權回購”手段,先從其他原股東手中溢價回購股權,再向新投資者出售股權融資,先後獲得TOM集團、雅虎中國、分眾傳媒等機構的資金4億多元。 
  不僅如此,“華誼”採取與“哥倫比亞”等國外娛樂航母聯合投拍方式,推出《大腕》《天下無賊》,降低風險、便於發行;“收編”馮小剛、張紀中等“大牌”導演後,運用版權抵押從銀行成功貸款,使《集結號》《鹿鼎記》相繼出爐;通過貼片廣告與植入式廣告減少成本,讓《手機》《非誠勿擾》大放異彩。 
  在國家一系列“文化産業新政”&&後,“華誼”於2009年成功登上我國股市的“創業板”,成為“中國娛樂第一股”,對我國民營文化産業發展具有里程碑式的意義。 
  目前,“華誼”佔國內製片市場40%多的份額。“從抵押、無抵押,到授信、上市,幾次融資新模式都是‘華誼’創造的,讓金融部門看到了影視行業的光明前景。”王中軍説,“影視業絕不只是‘瞎玩’,它是文化産業發展的巨大原動力之一。”
  凡標注來源為“經濟參考報”或“經濟參考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稿件,及電子雜誌等數字媒體産品,版權均屬新華社經濟參考報社,未經書面授權,不得以任何形式發表使用。
 
相關新聞:
華誼兄弟:業務急劇擴容的影視內容提供商 2010-03-19
創業板中華誼兄弟最具“明星”相 2009-11-12
盤點創業板:鼎漢市盈率最高 華誼兄弟凍資最多 2009-10-23
華誼兄弟等9家公司15日在創業板發行股票 2009-10-09
“華誼兄弟”引發文化公司登陸創業板熱情 2009-09-29
 
頻道精選:
[財智]天價奇石開價過億元 誰是價格推手?[財智]存款返現赤裸裸 銀行攬存大戰白熱化
[思想]觀點擂&:“金本位”復辟?[思想]央行官員經濟學家展望十二五
[讀書]《五常學經濟》[讀書]投資盡可逆向思維 做人恪守道德底線
 
關於我們 | 版面設置 | &&我們 | 媒體刊例 | 友情鏈結
經濟參考報社版權所有 本站所有新聞內容未經協議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新聞線索提供熱線:010-63074375 63072334 報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門西大街甲101號
Copyright 2000-2010 XINHUA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京ICP證01004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