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加息,市民要選擇適合自己的投資理財産品。10月20日,中國人民銀行開始上調金融機構人民幣存貸款基準利率,啟動了新一輪的加息周期,而有關專家認為,年內,中國有可能再次加息。在加息的背景下,市民投資理財有哪些出路?本期,記者採訪了CFP國際金融理財師、2009福布斯富國中國優選理財師全國50強王燦,為你提供專業見解。
固定收益類産品:做好期限錯配
固定收益類産品包括儲蓄存款、國債以及一些銀行推出的固定收益類理財産品。王燦告訴記者,市場進入加息周期後,加息將會逐步進行,因此,選擇這類産品時,以中短期為宜。
首先,在步入加息周期時,直接受益的是銀行定期存款。由於定期存款是按存入日利率計息,如果在加息前就將資金存為定期存款,則不能享受加息的好處。王燦建議將資金存期3~6個月的短期定存或貨幣類基金、理財産品,加息後取出再轉存中長期定存。
其次,加息預期將對國債産生負面的影響:記賬式國債收益率將可能降低,憑證式國債目前利率水平僅比定期存款利率略高,加息後買入的國債收益優勢將進一步縮小。因此,市民應謹慎回避國債類産品。
另外,加息後固定收益類銀行理財産品的預期收益會隨着市場利率的調整而提高。但由於銀行理財産品不可以提前贖回,因此目前以選擇1年期以下的産品為宜。
股票類産品:仍有上漲空間
王燦告訴記者,加息預期的增加是建立在通貨膨脹的基礎上的,在通貨膨脹早期,由於企業存貨和産品的價格增長,企業盈利也會有比較好的表現,所以股市會在初期以上漲為主。
偏股類基金由於其專業理財、分散投資的特點,也將會有較好的表現,隨着人民幣升值帶來的熱錢流入,通貨膨脹的逐步加大,建議在加息的早期增持股票和偏股類基金,後期獲利後可以適當減倉。
浮動收益類銀行理財産品:合理配置
據悉,隨着央行對信貸規模的不斷收緊和加息預期的不斷增強,銀行理財産品的結構也日趨全面。由於銀監會去年底對銀行利用自身信貸資産續作信貸類理財産品做了限制,2010年以來信貸類理財産品的規模、數量日漸萎縮。王燦建議客戶根據各自的風險喜好,合理配置浮動收益類理財産品。
債券類産品:回避長期債券
債券是一種利率敏感型産品,長期債券更是如此。王燦認為,加息會引起債券價格的下跌,因此建議投資者在進行債券投資時要選擇短期債券進行投資,回避長期債券。
作為債券型基金,由於投資組合的不同,其風險收益以及對利率的敏感度也不同。例如:短債基金較長債基金利率敏感度低,風險小,強債基金配置由於配有股票、可轉債等産品,較純債基金風險和收益都較高。
保險類産品:分紅保險優勢明顯
銀行保險産品分為分紅型保險産品和萬能型保險産品以及投資型保險産品。由於分紅保險的分紅率主要取決於保險公司當年的經營情況,所以具有不確定性。
但分紅險分紅率從某種程度上會跟銀行儲蓄存款利率聯動,因此在加息預期增強的前提下,分紅險的利率聯動特性使分紅險在加息周期中具有明顯的投資優勢。王燦建議,市民可以適當配置分紅保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