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中産階層危機
2010-11-05   作者:  來源:外灘畫報
 
【字號

    托克維爾曾有一句一直被誤用的名言:“美國是全世界窮人最該去的國度。”這句話一直被引用來播撒“美國夢”的光輝,然而現在看來已經不再適用了。美國中産階層面臨的危機印證了美國喜劇演員喬治卡林曾經説過的一句經典妙語:“美國夢之所以叫美國夢,就是因為只有在睡着的時候才會去相信它。”


    在旁人眼中,馬克弗裏曼(Mark Freeman)絕對算得上是個上天眷顧的幸運兒。弗裏曼今年52歲,和家人住在全世界最富裕的國家——美國中部的一個社區。社區環境宜人,有許多綠化,街道兩旁整齊地種着高大的樹木。每個星期,他都會邀請親戚朋友到他的別墅,參加“卡拉OK之夜”聚會。然而,弗裏曼先生最近的日子並不好過。今年6月,因為弗裏曼一家在之前拖欠了3個月的按揭貸款,銀行試圖收回作為抵押的別墅——這在現如今的美國不是什麼新鮮事;同樣不新鮮的是,曾經一度離他們很遙遠的毒品交易和槍擊案件,就發生在離他們家一個街區遠的地方。
  弗裏曼一家現在所面臨的困境並非個案,而是美國家庭所處的常態。弗裏曼夫婦家的條件絕對不算差,他們兩人都沒患有任何慢性疾病,年收入加在一起7萬美元,比中等美國家庭收入高三分之一。
  一提到美國中産階層,浮現在外國人腦海中的總是那精緻而一成不變的生活畫面,如《絕望主婦》等美劇中所展現的那樣:十幾歲的孩子開着跑車上學,女兒總是拉拉隊裏的一員。現實世界裏,這樣的生活也只有收入居前10%的家庭能夠負擔得起,而其他家庭過的日子就和弗裏曼一家一樣,甚至還不如。

  收入停滯

  和弗裏曼一家情況相似的千千萬萬美國家庭所遇到的經濟困境開始於經濟危機之前,2008年的那場金融海嘯只不過加劇了他們的麻煩。在讓人憂心忡忡的貧富差距拉大的現狀當中,隱藏着讓人更為憂慮的、與“美國夢”的理想背道而馳的收入停滯。托克維爾曾有一句一直被誤用的名言:“美國是全世界窮人最該去的國度。”這句話一直被引用來播撒“美國夢”的光輝,然而現在看來已經不再適用了。
  二戰後的第3個10年曾被認為是中産階層的黃金年代,當時人們甚至不用高中畢業就能養家糊口。弗裏曼夫人出生在一個工人階層家庭。她的父親做鐵礦工人並終生從事這一職業。在他退休前,他可以掙到每小時15美元,這相當於今天的40美元。作為一名工人,弗裏曼夫人的父親不僅可以讓妻子做全職太太,還攢了足夠的錢讓兩個孩子有機會接受高等教育。儘管弗裏曼夫人和她的父親相比有更高的學歷——她在高中畢業後接受了一年的高等職業教育,她的日子過得卻不如她父親那時候輕鬆。弗裏曼夫婦兩人都全職工作,他們家還有一台可以每週賺些外快的卡拉OK機(這是專門為患了自閉症的兒子治療買的);弗裏曼先生在周末經營他的酒鋪。儘管有這4項收入來源,他們也只是剛好做到收支平衡;他們的工作量與工作壓力遠超弗裏曼夫人父親那一輩。
  如何改變現狀是經濟學家們爭論不休的話題。儘管繼續大規模普及高等教育並不能從根本上醫治潛藏的深層次結構性痼疾,絕大多數經濟學家依然堅持認為教育能夠提升受教育者的收入上升空間。而反對者則提出並非所有人都能成為證券交易員、軟體公司創始人或是哈佛大學教授。
  隨着時代的發展,工作崗位必然逐漸向強調“人與人相互溝通”的服務業轉型,比如典型的職業如美容師、園丁等等,而這些正是外國工人和電腦所不能替代的工作。而對於選擇這些職業的人而言,大學教育未免有些多餘。更為諷刺的是,在過去10年受困於工資增長停滯的人們中間,大學畢業生佔到了很大的比例。
  人們是否支付得起學費則是另一個更大的問題。伴隨中等收入增長停滯不前的是美國高等教育費用的飆升。從1990年起,在畢業後的10年間需要償清超過2萬美元助學貸款的人的比例幾乎翻了一倍。奧巴馬總統的首席經濟顧問勞倫斯薩默斯(Lawrence Summers)曾一針見血地指出:儘管美國勞動力人口中受過高等教育的比例是全世界最高的,但如果只看現在25到34歲的年齡段,這一年齡段的全球比較中美國甚至沒有進入前十。換言之,如果收入增長停滯—高等教育費用飛漲的惡性循環再保持10年,美國在前一個比例的排名上也將跌出前十。

  美國夢的將來

  奧巴馬在競選總統時,經常提到收入增長停滯的問題,並承諾將扭轉這一局面。他上&以後的確採取了不少針對性的措施,比如提升對社區大學的補貼以鼓勵對工人進行再教育,以及推行被廣為讚譽的“50萬億獎勵計劃”,促使學校改進教育質量。不過,白宮和他的子民們一樣,現在也正被經濟危機後的衰退搞得焦頭爛額,無暇他顧了。
  “美國夢”的將來究竟在何方?近些年來,日益嚴重的中産階層危機被廉價的貸款所緩衝、掩蓋,美國家庭堅信房價和股價會永無休止地上漲,於是他們提前透支養老金,抵押房産貸款消費。然而當泡沫砰然破裂,曾經方便快捷的貸款變成了沉重的負債,退休計劃被擱置,剛畢業的大學生不得不搬回父母家住以節省房租。同時,經濟上的困境所帶來的憤怒逐漸被政治化——美國政治格局中的新興力量,屬於極端右翼勢力的茶黨,其中大多成員都來自於對現狀不滿的中産階層。
  “我所擔憂的是美國一旦從保證公平的平民主義轉向自由原教旨主義,會出現極大的社會不公平。”諾貝爾經濟學獎獲得者邁克爾斯賓塞(Michael Spence)評論道。與一些經濟學家不同,儘管承認美國還具備傲視全球的科技研發能力,但是他對於美國現在所面臨的以收入增長停滯為代表的中産階層危機表達深深的憂慮。
  這樣的現狀,也許正應了美國喜劇演員喬治卡林(George Carlin)曾經説過的一句經典妙語:“美國夢之所以叫美國夢,就是因為只有在睡着的時候才會去相信它。”

  凡標注來源為“經濟參考報”或“經濟參考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稿件,及電子雜誌等數字媒體産品,版權均屬新華社經濟參考報社,未經書面授權,不得以任何形式發表使用。
 
相關新聞:
印度的“中産困惑” 2010-10-19
全球的中産都很沉重 2010-10-18
認真應對全球中産階級危機 2010-10-13
偽中産?未來社會主流的現實焦慮 2010-10-12
養老問題將消滅一個中産家庭 2010-09-30
 
頻道精選:
[財智]天價奇石開價過億元 誰是價格推手?[財智]存款返現赤裸裸 銀行攬存大戰白熱化
[思想]謝國忠:量化寬鬆是通向地獄之路[思想]陳清泰:國有資産管理體制改革尚未到位
[讀書]《五常學經濟》[讀書]投資盡可逆向思維 做人恪守道德底線
 
關於我們 | 版面設置 | &&我們 | 媒體刊例 | 友情鏈結
經濟參考報社版權所有 本站所有新聞內容未經協議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新聞線索提供熱線:010-63074375 63072334 報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門西大街甲101號
Copyright 2000-2010 XINHUA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京ICP證01004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