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可持續動力革命”召喚全球
史上規模最大的世界第25屆電動車大會在深圳舉行
2010-11-05   作者:記者 吳華國 韋夏怡 彭勇/深圳報道  來源:經濟參考報
 
【字號

記者 彭勇 攝
    第25界世界純電動車、混合動力車和燃料電池車大會暨展覽會(EVS25),5日在我國改革開放最前沿的深圳市拉開帷幕。本屆大會以“可持續動力革命”為主題,召喚了全球包括中國、美國、加拿大、法國、日本、德國、荷蘭、瑞士、香港等1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350多家新能源企業,帶來了最新的産品、技術,38個國家的論文作者向大會提交了557篇論文進行文流。
  本屆大會由中國電工技術學會、中國汽車工程學會、亞太電動車協會主辦,廣東省人民政府、深圳市人民政府協辦。

  參展中外企業及提交論文數量均創歷屆之最

  在4日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EVS25組織委員會秘書長、中國電工技術學會副理事長兼秘書長裴相精詳細介紹了大會及展覽會的參展情況。參展商已從歷史上的以研究機構為主體,發展到本屆以企業為主體,成為本屆展會的一大特點。本屆展覽規模已從最初預定的一個展館、三萬平方米增加到兩個展館、4.5萬平方米;參展企業數量也超過350家,其中送展整車的企業超過60家,送展車輛超過220&。參展的國際企業主要來自包括大眾、豐田、通用、寶馬、奔馳、日産、西門子、富士電機、博世、德爾福、博格華納在內的頂級國際汽車整車和關鍵零部件集團;而一些國內汽車行業主流和排頭兵企業以及普天海油充換電運營商等國家863項目參與企業也都紛紛參展。
  在論文方面,目前EVS25共收錄了38個國家和地區的論文557篇,其中安排口頭演講交流的論文285篇,分35個分會場進行演講交流。這些論文內容涉及電動車輛與系統、可充電式能量存儲系統、燃料電池、驅動系統及子系統、基礎設施、能源與環境、示範與市場問題、各國政策導向以及全球電動車發展戰略等方面,將展示世界各國新能源汽車行業最新研究開發成果。
  據悉,大會將圍繞“節能、環保、可持續發展”這一世界性主題,聚集與會國家政界、企業界、科技界、工程技術界和人文科學界的領袖人物、知名企業家、學者、教授、工程技術人員,共同探討純電動車、混合動力車和燃料電池車等新能源與節能環保汽車、汽車零部件最新技術發展與應用,研討和交流各國政策導向、發展戰略、配套基礎設施扶持政策、新産品市場營銷和産業升級等情況,探索産業高端及前沿技術的研發與創新,並為國際電動車産業經濟技術合作與交流搭建平台。

  中國將頒佈實施電動汽車“十二五”專項規劃

  “新一輪創新衝擊波蓄勢待發,新能源汽車行業是我國新時期重點新興産業,已經顯現出技術進步與産業升級交相輝映、相得益彰的喜人態勢,呈現出勃勃生機。”裴相精在4日的新聞發布會上&&。
  為應對後經濟危機時期的複雜挑戰,《國務院關於加快培育和發展戰略性新興産業的決定》推出了引領新一輪經濟重組和産業升級的重大舉措,而作為發展戰略新興産業行動計劃的國家節能與新能源汽車發展規劃(2011至2020年)、電動汽車科技發展“十二五”專項規劃也即將發布實施。
  據了解,目前我國已經啟動的“十城千輛”工程、汽車産業調整和振興規劃都已經取得了積極成效。工業與信息化部新聞發言人朱宏任近日也&&,儘管我國汽車還有一定發展空間,但綜合考慮環保、能源以及城市交通擁堵的現實,我國汽車工業將以純電動汽車作為戰略轉型方向。
  大會組織委員會主席段瑞春介紹説,在“十五”和“十一五”期間,我國已累計投入近20億元,組織實施了電動汽車重大科技專項和以電動汽車研發為主的電動汽車重大項目,形成了以動力平台為核心帶動零部件技術突破的研發布局。到“十一五”末,我國在燃料電池汽車方面,將掌握動力系統技術平台核心技術和燃料電池發動機等關鍵技術,形成自主開發體系和完整的技術鏈和産品鏈。混合動力汽車將進一步提高燃料經濟性,降低排放,提高整車可靠性、環境舒適性、降低整車成本。純電動汽車將建立起動力系統技術平台,提高動力電池和蓄電池的性能,進一步降低成本,推廣其在市場上的商業化應用。
  裴相精指出:“在電動車領域,各國之間技術差距不大,技術壟斷和知識産權壁壘還沒有形成,新的商業模式還在探索之中。因此,這對堅持自主創新的中國來説,是難得的歷史機遇。”

  國內企業紛紛布局新能源車領域

  在本屆電動車大會上,國內企業的表現十分積極,各企業紛紛攜旗下新型電動車參展。據展會最新資料顯示,一汽、東風、上汽、中聚雷天、山東沂星電動車、比亞迪、五洲龍、香港中華電力、廣汽集團、珠海銀通、長安、奇瑞、吉利等企業均積極參與到展會中。據了解,比亞迪攜F3DM、K9等新能源車型亮相展會;奇瑞旗下純電動汽車瑞麒M1-EV於展覽開幕當天亮相並正式公布售價;東風也推出其世界首款智慧電動概念車……
  事實上,國內企業已開始布局電動車領域,並取得了初步進展。目前,我國已建立起了電動汽車“三縱三橫”(燃料電池汽車、混合動力汽車、純電動車三種整車技術為“三縱”,多能源動力總成系統、驅動電機、動力電池三種關鍵技術為“三橫”)的研發布局,採取了整車企業牽頭、關鍵零部件配合、第三方監理、産學研結合、政策法規技術標準同步研究、基礎設施協調發展的研發體制。
  段瑞春介紹説,以EVS25舉辦地深圳為例,比亞迪公司DM雙模電動車、五洲龍公司混合動力大巴車已經開始批量化生産。我國汽車領域龍頭企業中,一汽、東風混合動力客車,長安、奇瑞混合動力轎車等已開始小批量生産。我國開發的純電動汽車技術先進,搭載了鋰離子動力電池,已小批量出口歐美,在國內也有較大的市場需求。自主研發的燃料電池客車和轎車分別經過5萬和10萬公里的道路試驗運行考核,多次在國際比賽中獲得優異成績,整車可靠性不斷提高,燃料經濟性優於國外燃料電池汽車。目前,國內共有幾十個型號的各類電動汽車獲得國家機動車新産品公告,為電動汽車的示範應用提供了産品保證。

  凡標注來源為“經濟參考報”或“經濟參考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稿件,及電子雜誌等數字媒體産品,版權均屬新華社經濟參考報社,未經書面授權,不得以任何形式發表使用。
 
相關新聞:
王秉剛:平民電動車國家應推統一平台 2010-08-25
電動車國家隊難解産業化困局 2010-08-23
李榮融:央企發展電動車四優勢 2010-08-19
央企電動車聯盟缺點啥 2010-08-19
“國家隊”分食電動車“蛋糕” 2010-08-19
 
頻道精選:
[財智]天價奇石開價過億元 誰是價格推手?[財智]存款返現赤裸裸 銀行攬存大戰白熱化
[思想]讓創業板回歸“創業”本能[思想]僅憑“定量寬鬆”難救美國經濟
[讀書]《五常學經濟》[讀書]投資盡可逆向思維 做人恪守道德底線
 
關於我們 | 版面設置 | &&我們 | 媒體刊例 | 友情鏈結
經濟參考報社版權所有 本站所有新聞內容未經協議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新聞線索提供熱線:010-63074375 63072334 報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門西大街甲101號
Copyright 2000-2010 XINHUA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京ICP證01004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