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前一日迎來十一月開門紅後,棉花期貨主力合約1105合約昨日盤中再次創出28900元/噸新高。而在此前的兩個月內,棉花價格已屢創新高,累計暴漲達一萬元一噸。
對於棉花價格明顯偏離價值的上揚,分析人士認為,這與供不足需,新棉上市的時間較往年有所推遲,造成今年青黃不接的時間段比較長,以及市場上熱錢較多、通貨膨脹等因素有關。不過就目前情況來看,隨着短期供求關係的逐步改善,棉價在高點之後會在11月中旬出現下行,並展開震蕩行情。
而作為本輪國內大宗品種價格輪番暴漲的源頭,國際棉花價格也自9月底以來連創新高。國際棉花諮詢委員會(ICAC)周一稱,全球棉花價格10月來到紀錄高點,新作物年度前三個月的波動率也來到紀錄水準。
ICAC秘書處在一份報告中稱,Cotlook
A指數創下每磅1.47美元的紀錄,高於1995年4月所創每磅1.19美元前高點。該指數在10月均價為每磅1.27美元,較2009年10月高89%。
ICAC指出2010年8-10月價格波動率平均為57%,遠高於2009/10年度同期的11%。“這是自1960年代首次公布Cotlook
A指數以來,作物年度前三個月的波動率最高水準。”ICAC稱。
棉花價格上漲是全球棉花庫存緊俏,加上需求持續偏高所致。ICAC&&,巴基斯坦淹水導致該國産量下降,且中國産量低於預期,也影響到棉花價格。
ICAC稱,因生産和工廠使用增加,2010-2011年度全球棉花庫存料維持緊俏。
ICAC預估2010/11年度Cotlook
A指數每磅0.92美元,較上作物年度高18%,也是1994-1995年度以來最高水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