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在理財架構下做投資
2010-10-29   作者:晨風  來源:經濟參考報
 
【字體:

    你投資經常失敗嗎?如果是的話,問題可能出在你不懂投資管理,而不是不會投資。
  投資的成敗,往往在於是否管理風險得當,而不在於個別投資行為是否得當。所謂投資,就是冒着風險以追求利潤,故風險是必要的存在,而不可能沒有風險。既然投資必然有風險,我們又該如何降低風險呢?
  即使是精明如巴菲特這樣的大投資家,都得承認投資失敗是投資游戲的一部分,因此一般散戶又如何可能不看走眼、必然穩賺每一樁投資呢?
  如果我們承認投資必然有風險,而且正視投資風險的價值——正是因為有風險,才會有超額利潤——我們就必須會管理投資的風險,將風險發生的可能性壓制到最低。而企圖追求零風險的投資,往往就是最大的投資風險。
  想聽“內幕消息”的投資人,往往就是基於想將投資風險降至零,才每每被“投資大師”所欺騙。實際上,欺騙他的不是大師,而是不當的投資觀念。
  投資如果必然有風險,則投資成敗的關鍵應是知道如何駕馭風險。如果一個投資人懂得這個道理,他將會非常小心地進行資産布局,而不會衝動地做投資。最最重要的是,這位投資人在進行資産布局前,得先盤算他的資産狀況,並挪出能承擔失敗風險的額度來做投資。
  因為投資最壞的狀況,已在資産布局前就已經設算好了,故投資人可以大膽或適度地冒着市場風險來做投資。
  沒有風險,就沒有報酬。超額報酬往往與極大的投資風險綁在一起,等着投資人冒險進場。沒有這種冒險心理準備的投資人,我會建議絕對不要進場買股票或基金,因為並不容易成功。
  如果你聽到前述析論,開始對投資打退堂鼓,我也勸你不要如此消極。一個現代上班族最好學習做投資,才能避免成為窮“薪水族”。所謂家庭財富管理,若不適度引入一些投資行為,則報酬狀況會很糟糕——特別是遇到低利率與高通膨環境的時候。
  在家庭理財架構中,適度引入勇敢承擔市場風險的投資部分,是現代上班族必須學習的功課。
  上班族朋友,千萬別那麼害怕投資的風險,因為家庭理財架構是降低投資風險的最佳防護罩。只要懂得運用理財架構來保護投資,則市場的波動並不可怕,可怕的是我們不懂得運用價格波動的力量,選擇在低點做投資。
  在市場的價格低點買股票或基金,並不一定是指投機行為,也可以是很單純的投資決策。比如選擇一間好公司的股票,並耐心等到相對低點再來布局。或者選擇會固定分配紅利的股票型基金或ETF,並在適度的凈值低點或價位投資。
  簡單來講,就是拿閒錢做投資。
  這句話講穿了,好像很簡單,其實一點都不簡單。閒錢?多少錢叫閒錢呢?100萬資産裏的10萬?50萬、或70萬?
  家庭資産的閒錢比例該如何設算,本身就是一門理財的大學問。常看到很多上班族朋友,忙着學習投資,卻忽略理財學問的重要性。
  在我看來,理財是投資的馬步功,也是一切投資成敗的依歸。因為理財就是管理金錢,而在理財架構下做投資,就是有紀律地控管風險、管理投資,使投資風險不影響家庭理財架構,卻又能運用市場風險來賺錢。
  所以,要做投資,只要你具有正確的家庭理財知識,並認識投資的游戲規則與商品,再循序漸進地學習在理財架構中布局具風險性的投資資産,慢慢地,相信你也會成為投資高手。

  凡標注來源為“經濟參考報”或“經濟參考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稿件,及電子雜誌等數字媒體産品,版權均屬新華社經濟參考報社,未經書面授權,不得以任何形式發表使用。
 
相關新聞:
在售銀行理財産品[2010-10-29] 2010-10-29
理財師提醒:投資黃金飾品恐難實現保值增值 2010-10-29
短期理財産品收益有望水漲船高 2010-10-28
理財産品收益上調 老産品遭冷眼 2010-10-28
加息後銀行理財産品成了"香餑餑" 2010-10-27
 
頻道精選:
[財智]天價奇石開價過億元 誰是價格推手?[財智]存款返現赤裸裸 銀行攬存大戰白熱化
[思想]劉濤:中國貨幣政策調整正當其時[思想]韓志國:關於徵收房産稅的政策建議
[讀書]《五常學經濟》[讀書]投資盡可逆向思維 做人恪守道德底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