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國《今日美國報》10月13日刊登記者凱茜 朱發自廣州的一篇文章,題為《美國必須在對華出口和貨幣問題上找到平衡》,摘要如下: 在中國第三大城市的一個高檔商場裏,産自華盛頓州的樂家杏仁糖與傳統的中國糖果競爭。這裡的超市銷售着華盛頓州出産的蘋果和櫻桃。而在該州生産的波音飛機在天空飛翔。 隨着世界經濟繼續萎靡,美國試圖減少對消費的依賴,因為消費增加了負債也引發了金融危機,因而出口對於美國的發展正變得越來越重要。中國在加拿大和墨西哥之後現在已經成為美國的第三大出口市場,而且發展最為迅速。美國商務部的數據顯示,從2000年到2009年,對華出口激增330%,而對其他國家的出口只增長了29%。 這種現象在世界各地都能看到,不論是發達國家還是新興市場都開始依賴於中國13億人口來推動經濟增長。由於中國現在的經濟增長佔全球的1/4到1/3,所以彼得森國際經濟研究所的主任弗雷德 伯格斯滕稱“它是所有國家增加出口的重要市場”。 在美國,奧巴馬政府希望出口額到2015年能夠翻番,但是這個宏偉目標很大程度上要取決於美國是否有能力與主要的貿易夥伴發展經濟關係。美中關係正在受到嚴重的考驗,一年來在商業壁壘、知識産權以及最近的人民幣(一些專家估計人民幣被低估了20%到40%)等問題上不斷出現緊張。 國與國的經濟關係發展了,關係的複雜程度也增加了——這對於美國是否有能力推動越來越多樣化的美國企業利益來説是一個挑戰。 例如,在鋼鐵行業帶領下的美國製造業認為低估的人民幣使得中國的出口産品價格低廉,損害了美國公司的競爭力,造成了失業和美國的貿易赤字。但是低估的人民幣對美國最大的零售商沃爾瑪以及其他在中國採購或生産産品的公司來説又是有幫助的。對於美國的消費者來説,低估的人民幣也意味着通脹壓力更小,中國産的商品價格更低廉。 加拿大、日本和歐洲國家已經與美國一道,抱怨中國被低估了的人民幣。國際貨幣基金組織最近警告説,世界經濟需要重新實現平衡——美國要增加出口、中國要增加進口,但是在本月的年會上卻&&需要更多的時間來審議各國的貨幣政策。 據美國國際貿易委員會統計,去年美國進口了價值2964億美元的中國商品,為對華出口額的4倍多。 北京大學經濟係的一位教授楊堯(音)警告説魯莽的行動可能會在全球造成連鎖反應。他説:“當然,中國從(低估的人民幣)中獲得了利益,但是同時也為世界做出了貢獻。” 當批評者抱怨中國的出口産品令美國減少工作崗位的時候,南方州長協會的前主席鮑勃 賴利説:“在美國沒有什麼能像出口市場那樣更有效地創造新的工作崗位。出口是今後10年經濟增長的方向。” 2009年,美國對華的主要出口産品包括電子産品、農産品、化工産品和交通設備。 美國擔心貨幣的爭端可能毀掉多年來發展對華關係的成果——在經濟面臨不確定的時候阻止美國實現貿易目標。 華盛頓州州長克裏斯 格雷瓜爾説:“我們州依賴貿易程度最高。這可能會在經濟上極大地影響我們。” 從2000年到2009年,華盛頓州的對華出口增長了近400%。去年,該州對華出口額為90億美元,僅落後於加利福尼亞州。 為了加快本來就已迅猛的速度,華盛頓州在9月份派遣100名代表去中國,包括格雷瓜爾本人、農業部專員丹 紐豪斯和一群來自製酒、農業和機械等行業的代表。上月至少有另外3個州和眾多商業團體也來到中國。 各州越來越依賴中國對能源和環境項目的投資來推動其經濟發展。到目前為止,這種中方的投資還很少,特別是對比中國投入到諸如澳大利亞等國的資金。 不過,美國的各行業在中國做生意時面臨着巨大的挑戰。據美中貿易全國委員會稱,市場准入和知識産權保護成為他們最擔心的問題。 每個行業都面臨着不同的壁壘。例如,美國的大豆行業看準了中國巨大的市場。艾奧瓦州大豆協會的會長柯克 利茲稱美國每年33億蒲式耳的大豆有近1/4齣口到中國。美國的大豆主要用來飼養牲畜和魚類。但是也有一些大豆走上了中國消費者的餐桌。 不過美國的大豆生産商&&他們需要中國在是否允許轉基因大豆産品的問題上給予進一步的澄清。從根本上説,他們希望得到一些保證,即如果他們現在投資於這項技術,未來會得到中國的歡迎。到目前為止,中國只是一個案例一個案例地決定是否接受轉基因産品。 魯比尼全球經濟諮詢公司的分析師亞當 沃爾夫稱,總的來説,推動美國對華出口最快、最有效的方式就是“在知識産權和(傾向於國內公司的)政府採購政策上向北京施壓。”沃爾夫説,雖然人民幣升值也有助於實現這一目標,但是對美國出口産品産生影響還需要幾年時間。 目前來説,中國對某些美國産品的胃口似乎大得不得了,這使得人民幣被低估的事實還可以忍受。不過如果中國的經濟遭到嚴重困難,美國的出口可能將減少,世界經濟的增長將受壓制和延遲。 北達科他州副州長傑克 達爾林普爾説,雖然發展中美貿易關係是各州的重要關注點,“我們更關心中國的增長速度”。中國經濟的發展速度“真的超過了大多數經濟學家所説的可持續、可控制的地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