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加息 理性對待保險産品
2010-10-28   作者:  來源:金融投資報
 
【字體:

    央行10月19日晚間發布了上調金融機構一年期存貸款基準利率25個基點的消息,加息對保險公司是利好,因為保險公司擁有大量現金,儲蓄收益會增加。那麼,加息對保險産品會産生哪些影響呢?
  隨着加息的施行,2.5%的1年期存款基準利率已經和傳統壽險預定利率上限持平,這意味着傳統壽險在收益方面的競爭力進一步下降,其在壽險規模中的佔比也將可能持續下降。

    加息後退保還是換險種

  自央行宣布加息後,有一些保險産品由於收益率較低,被消費者視為"雞肋",一些代理銷售保險的銀行、郵局窗口,前來諮詢的市民比往常多了。
  成都市民張先生向記者&&,詢問加息後如何調整保險計劃。
  張先生兩年前購買了某保險公司的一款投資型保險,選擇的是年繳方式,保險期限為20年。"當初購買時,考慮到這個保險産品除了有人身保障外,收益率還比銀行的存款利息回報高。可經過這次加息後,我發現銀行儲蓄利率幾乎接近我購買的保險産品所能達到的收益水平。如果今後繼續加息的話,我購買的這款固定收益的保險産品,就會存在一定風險,我是選擇退保後轉成銀行儲蓄,還是續保?"
   加息後,保險計劃究竟應該提前還是暫緩?保戶該如何應對才能使購買的險種更有保障和收益?為此,記者諮詢了交通銀行四川省分行的前&工作人員,"如果進入加息周期將對傳統型的壽險形成一定衝擊。目前傳統型壽險中,比較典型的為兩全保險,通常指照保險合同約定,在保險期間內以身故或生存為給付保險金條件,同時具有保障和儲蓄功能。"據介紹,這一"儲蓄"是此前或當前約定的,並不會隨着加息而有所改變。"如果加息後,這一類産品的吸引力會減弱。"這位工作人員介紹,"但風險保障還應該是購買保險的首選,存款利率的小幅提升不會對保險産品的銷售産生實質性影響。"當保險收益不再高於銀行利息時,消費者開始將目光轉投到銀行儲蓄上。這也是目前保戶要求退保變現的主要理由。"但業內人士提醒,謹慎對待退保變現,退保或多或少會對個人造成損失。

  購買"息漲隨漲"的保險産品

  據了解,加息對保險産品的影響不一,固定收益的傳統壽險産品以及儲蓄型産品受影響較大,而短期意外險、傳統保障型保險受影響較小。消費者可根據自己手上購買的保單來分析利益得失。
  "加息後,消費者在保險産品的投資和銀行存款的收益之間作抉擇,是有一定道理的。"保險專家&&,低利率時代,為了追求比銀行利息更高的投資回報,消費者紛紛購買銀保産品。"而如今當兩者收益率相差無幾時,市民必然更傾向於銀行存款,因為,在公眾心目中,銀行儲蓄要相對安全穩健,保險則存在一定風險和變數。"
  業內人士&&,在加息的情況下,建議消費者可選擇購買"息漲隨漲"與銀行利率挂鉤的保險産品。目前,部分分紅、萬能、投連等投資型保險産品都有較靈活的抵禦利率變動的機制,産品收益率隨利率的變化而變化。在加息預期下,這類産品的銷售行情將在一定時間內被看好。
  因為分紅、萬能、投連險等投資型産品帶有一定的自動調節機制,加息的影響通常能反映到保單的實際分紅水平或賬戶價值中。不過,加息僅僅是利率市場的短期現象,且利率也只是影響分紅水平或賬戶價值的其中一個因素,作為長期壽險産品,加息對這類投資型保險的影響還是比較有限的。
  近日有業內人士&&,萬能險的收益與大額協議存款、債券等固定投資關聯度大,央行加息,萬能險將是受益品種,其市場結算利率可能重新回到4%以上,其産品吸引力也有望增強。

  凡標注來源為“經濟參考報”或“經濟參考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稿件,及電子雜誌等數字媒體産品,版權均屬新華社經濟參考報社,未經書面授權,不得以任何形式發表使用。
 
相關新聞:
解讀社會保險法草案五大“改點” 2010-10-27
養老保險可全國“漫游” 2010-10-26
社會保險立法應凸顯 “公平” 2010-10-26
基金保險聯手做多10月行情 2010-10-26
陜西實施全省統一的機動車保險理賠服務標準 2010-10-25
 
頻道精選:
[財智]天價奇石開價過億元 誰是價格推手?[財智]存款返現赤裸裸 銀行攬存大戰白熱化
[思想]劉濤:中國貨幣政策調整正當其時[思想]韓志國:關於徵收房産稅的政策建議
[讀書]《五常學經濟》[讀書]投資盡可逆向思維 做人恪守道德底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