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購令滿20天,深圳樓市終結“金九”輝煌,提前步入成交慘澹的寒冬期。證券時報記者採訪了解到,限購限貸雙管齊下,樓市曝出“三減”變局:挂單量銳減、來訪量銳減、成交量銳減。
世華地産的置業顧問小黃向記者大吐苦水:“以往十一前後都是忙得脫不開身,現在連個客戶的影子都難看到,和上個月相比,售樓的成交單數都跌到五成以下了。”記者通過採訪發現,限購令對樓市的影響立竿見影,目前新房、二手房的成交量明顯減少,而大戶型成為近期樓市成交主力軍。
賣方惜售買方觀望
“買賣雙方又進入了僵持階段,二手房主惜售不放盤,他們害怕賣了之後不能再買,”上述置業顧問小黃告訴記者,“通貨膨脹嘛,有房在手最保值,最近很多業主過來把出售改成出租。”此前計劃買首套房的鄧先生則向記者&&,已經推遲了購房計劃,一方面是希望價格有所下調再出手,一方面是沒有看到合適的二手房。
新房市場也十分冷清,據深圳市房地産信息系統數據統計,上周新房共成交507套,環比大幅下降63.81%。市場成交雖然低迷,但降價潮還未展開。記者日前諮詢關內外幾大樓盤,均無降價等優惠活動。福田區禦河堤的售樓先生告訴記者:“10月份看房的一下子就少了,但是我們沒有促銷安排,樓盤地段好不愁買家,銷售已過大半,也不用擔心資金。”
金地上塘道營銷人員介紹,目前價格在1.7萬元/平方米左右,沒有贈送面積等優惠,周末可能會有活動。寶安即將入市的西津美地和鳳凰新天相關負責人均&&,定價會有所調整,但不會有太大改變。
中原地産市場部總監王世界認為,開發商、購房者不約而同走向觀望,開發商推盤、開盤減少,購房者待購心理重現,政策本身也把不少剛性需求、改善性需求排除在市場之外,使得當前購房需求被壓制,接下來的一兩個月內成交量仍將維持低迷狀態。
地産中介門可羅雀
限購令正式實施僅20天,已經對地産中介的生意産生巨大衝擊。昨日記者走訪深圳不同區域的幾家地産中介,與9月份大小中介商鋪熙熙攘攘的情況迥異,現如今幾乎無人問津。
當記者來到紅荔路一家中介詢問附近樓盤均價,該店涌出三四名置業顧問圍過來解答。此外,彩田路一家中介的工作人員則&&,自己連續幾天一套房子都沒賣出去,國慶前還有幾位客戶看中了房子,準備簽合同,政策一出來都打起了退堂鼓。
值得注意的是,成交慘澹導致地産中介承壓明顯,可能誘發行業新一輪洗牌。限購令頒佈的10月份以來,中原地産繼續擴張了數十家地鋪,相比之下有小中介開始收縮戰線準備過冬。
中原地産紅嶺路一家分店負責人告訴記者:“新政推出後我們業績壓力的確很大,但是很多小中介面臨的是生存壓力,本來還想多撐一段時間,現在限購令出來,退意更強了。”該人士還&&,目前公司內部並沒有多少恐慌情緒,我們總是以歷史經驗鼓勵客戶快快出手,比如今年4月樓市調控&&後,僵持了四個月又開始回暖。
大戶型為成交主力
“要不是樓市調控新政,我們的小戶型早就賣光了”,禦河堤的營銷人員告訴記者,禦河堤項目C座470余套單位年初開盤至今,尚有幾十套待售,尾盤都是40平米以下小戶型,目前購房者以投資客為主。有分析人士指出,政策打壓更多的是投資需求,中小戶型樓盤面臨買家減少的趨勢。
地産中介人士紛紛向記者&&,限購令頒佈以來,因為指標控制,成交的主要是大戶型,“很多人只能買一套了,就想辦法買大點。”
從深圳樓市統計數據來看,上周新房成交面積冠軍為振業城,成交面積7909.6平方米,成交31套;亞軍是紫麟山,成交19套,成交面積3043.9平方米;季軍是公園大地,成交11套,成交面積1829.2平方米。按照成交套數和成交面積計算,上周的前三名成交戶型都是以大戶型為主,成交套數的平均面積都超過了100平方米。合正地産品牌總監王恭敏認為,在調控的干預下,購房者很珍惜現有的購房機會,買方心理産生很大變化,建議開發商注意調整、變化戶型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