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宗農産品漲價正向“餐桌”傳導
上游的大豆、玉米、白糖價格大漲,下游的食用油、肉製品、糕點等開始跟着漲
2010-10-20   作者:記者 白田田/北京報道  來源:經濟參考報
 
    大宗農産品的牛市行情,並非只是生産者和投資者在期現貨市場上的博弈。隨着大豆、玉米、白糖等價格大漲,老百姓餐桌上的食用油、肉製品、糕點也開始跟着漲價。
  《經濟參考報》記者在北京市豐台區一家農副産品市場看到,金龍魚5升裝大豆油的標價已經由“48元”改為了“50元”。商戶老闆説,價格上調已經有一個多禮拜了。
  北京新發地農産品批發市場統計部負責人劉通告訴《經濟參考報》記者,漲價的主要是進口大豆生産的食用油,從9月底至今漲幅超過了10%。
  中國的大豆油價格與國際市場關係緊密。上周,美國11月大豆期約上周觸及12美元的14個月新高。另據海關總署上周公布的數據,我國進口大豆的均價已經連續三個月上漲。
  生意社分析稱,美國農業部報告顯示中國2010年/2011年我國大豆進口預計為5500萬噸,而2009年/2010年預計進口量在5050萬噸,增長之勢迅猛,對世界大豆價格支撐凸顯。
  中國社科院農村發展研究所研究員李國祥認為,由於我國大豆及食用油的對外依賴度高,國際市場大豆的漲價直接傳導到了國內市場。隨着消費旺季的到來,如果再加上氣候方面可能出現的不利因素,供需缺口會進一步加大,價格上漲的勢頭還會持續。
  除了大豆油,食用油中的玉米油也開始加入漲價行列。國內最大的玉米油生産企業西王食品總經理王紅雨告訴《經濟參考報》記者,一桶5升的玉米油的提價幅度將達到10元,原因是近期玉米價格的大漲,造成直接成本明顯增加。
  據了解,今年以來,國內玉米價格經歷了上漲、回落、再上漲的過程,大連玉米期貨主力1105合約周一放量大漲,再次創下歷史新高;芝加哥玉米期價雖然有所回落,但仍然保持着強勢格局。
  “玉米-飼料-豬肉-CPI”環環相扣,玉米漲價僅僅只是一個開端。有分析人士認為,美國玉米供應是今年意外下降,鋻於玉米是肉畜飼料的主要成分,這對肉食産品産生重大影響,將推高牛肉、豬肉和雞肉的價格。聯合國糧農組織此前發布的數據顯示,在玉米等農業産業鏈上游産品價格大漲的帶動下,全球肉價指數在8月份已經升至1990年以來的最高水平。 
  中國畜牧業協會副秘書長馬闖告訴《經濟參考報》記者,玉米漲價已是不爭的事實,肉價隨之上漲也是合理的。但更為重要的是,養殖行業應該通過提高生産水平和強化安全措施來抵消成本上漲帶來的壓力。
  繼“豆你玩”、“玉米瘋”之後,白糖的價格行情又被戲稱為“糖高宗”。白糖價格近期突破6000元/噸,創下了近20年來的新高。
  據媒體報道,面對白糖價格的節節攀升,中國糖業煙酒公司近日發出調價通知,要求各種規格的食糖價格全面上調13%。此外,糖果、糕點、飲料等含糖食品的生産企業也正在醞釀提價或已經提價,一些品牌糖果的漲幅超過10%。
  北京中期期貨高級分析師張向軍告訴《經濟參考報》記者,白糖30%用於居民消費,70%用於工業消費。糖價的上漲將提高食品加工行業的成本,必然帶動相關食品價格的上漲。
  李國祥説,大宗農産品價格和食品價格一般是一致波動的,比如從大豆到食用油,從玉米到豬肉,終端産品相應漲價將不可避免。由於食品價格在居民特別是中低收入群體的消費結構中所佔的比重較大,其價格上漲將使老百姓的生活支出明顯增加。
【字號
  凡標注來源為“經濟參考報”或“經濟參考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稿件,及電子雜誌等數字媒體産品,版權均屬新華社經濟參考報社,未經書面授權,不得以任何形式發表使用。
 
相關新聞:
農産品價格飆漲的宏觀因素 2010-10-19
芝加哥農産品期貨價格普漲 2010-10-14
龍頭輪番切換 農産品更上層樓 2010-10-12
警惕國內農産品價格定價權國際化 2010-10-12
農産品將深化商品牛市進程 2010-10-11
 
頻道精選:
[財智]天價奇石開價過億元 誰是價格推手?[財智]存款返現赤裸裸 銀行攬存大戰白熱化
[思想]劉濤:中國貨幣政策調整正當其時[思想]韓志國:關於徵收房産稅的政策建議
[讀書]《五常學經濟》[讀書]投資盡可逆向思維 做人恪守道德底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