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息抑制資産泡沫 釋放“調結構”信號
2010-10-20   作者:  來源:新華網
 

    在對6家銀行實行差別存款準備金率之後,央行19日又出人意料地宣布把存貸款基準利率提高0.25個百分點。專家認為,此舉意在控制通貨膨脹壓力,扭轉“負利率”局面,同時也有助於抑制資産價格泡沫,推動我國經濟均衡健康發展。

  加息驚雷驟至劍指“通脹”

  儘管加息來得有點突然,但幾乎所有的專家都&&,加息對中國經濟正逢其時,這對於控制通脹預期、扭轉“負利率”非常必要。
  興業銀行首席經濟學家魯政委&&,“加息”端倪其實從9月29日中國人民銀行召開的第三季度貨幣政策委員會例會上就已顯現,與此前一直強調的“保增長、調結構、防通脹”的表述不同,此次貨幣政策委員會將“防通脹”提到了首位,而且認為“任務依然艱巨”。這很可能意味着,9月份CPI將再創新高,很可能繼續保持在3.5%的水平之上。
  商務部19日公布的數據顯示,國慶節之後的一週內全國36個大中城市重點監測的糧食、食用油零售價格小幅走高。除了老百姓已經耳熟能詳的“豆你玩”、“蒜你狠”、“姜你軍”之外,“糖高宗”又成了新的流行熱詞。在內外資本的共同推動下,我國糖價已經創下歷史新高,目前上海等城市的食糖價格已經超過了6000元/噸,而一年多以前,這一價格曾維持在2700元/噸。
  建設銀行高級研究員趙慶明認為,加息將會提升存款,並降低企業及個人的信貸需求,有利於降低貨幣需求,抑制通脹預期。此前央行並未急於加息,主要是由於物價基本能夠實現年度控制在3%之內的目標,但由於近期新漲價因素較為集中,如菜價、糧價、大宗商品等,給物價上漲帶來更多壓力,央行加息更多是出於對通脹的擔憂。
  “加息也有助於扭轉負利率局面,避免對老百姓福利的損害,糾正低利率下財富分配的"馬太效應"。”清華大學布魯金斯中心主任肖耿説,“這與十七屆五中全會的精神也是一脈相承。”

  抑制資産價格泡沫

  另一方面,如果注意到近期風起雲涌的資本市場表現,加息也反映了貨幣當局對資産泡沫的擔憂。
    在美國政府繼續推行“量化寬鬆”政策的預期下,美國匯率不斷走低,國慶節以來,全球黃金、有色金屬等大宗商品價格猛漲,而我國股市也連續飄紅,國慶長假至今滬深股市累計漲幅均超過13%。
  “在負利率的情況下,居民為了尋求貨幣的保值增值會傾向於投向房地産、股票等資本市場,從而引發資産泡沫。”張春説,“日本在本幣快速升值期間為了保持經濟活力,持續實行寬鬆的貨幣政策和財政政策,最終導致嚴重的資産泡沫和鉅額財政赤字。中國顯然不願重蹈日本的覆轍。”

  進一步釋放“調結構”信號

   “加息也是中央進一步釋放調結構信號,傳遞中國加快發展方式轉型的決心,中國將更注重經濟發展的質量而非速度。”中歐國際工商學院金融研究中心主任張春説。
  一系列經濟數據使得各界對中國經濟下滑的擔憂逐漸消退,中國經濟向好的勢頭進一步明確。8月份以來,我國經濟運行出現了降幅趨緩的積極信號,如製造業PMI、發電量等指標出現環比反彈,工業增速已連續三個月穩定在13%-14%的區間。9月份,中國製造業採購經理指數(PMI)為53.8%,環比上升2.1個百分點,顯示中國經濟由前期回調轉向平穩增長。
  9月份較大的信貸規模亦表明流動性控制的必要性。央行數據顯示,9月份人民幣貸款增加5955億元,同比多增788億元,比上月多增500億元,這明顯超出計劃中的貸款投放節奏和規模。
  “加息表明,中國政府正努力理順經濟結構,從收入分配、風險控制、公平效率等方面追求新的平衡。”肖耿説。

    相關新聞:時隔近三年央行首度加息 上調0.25個百分點

    爭議數月的“加息”傳言昨晚終於成真,央行在9月經濟數據出爐前果斷出手。昨天晚上,央行宣布自2010年10月20日起上調金融機構人民幣存貸款基準利率。金融機構一年期存款基準利率上調0.25個百分點,其他各檔次存貸款基準利率據此相應調整。

  數字:100萬20年房貸月供最多增130元

  此次加息使金融機構一年期存款基準利率上調0.25個百分點,由現行的2.25%提高到2.50%;一年期貸款基準利率上調0.25個百分點,由現行的5.31%提高到5.56%。
  除活期存款利率未調整外,其他各檔次存貸款基準利率此次也都相應調整。但可明顯看出,存款利率期限越長上調幅度越高,其幅度最低為0.2%,最高為0.6%。而貸款利率在一年期以上無論長短都只上浮0.2個百分點。
  央行數據顯示,三個月、半年、一年、二年、三年和五年的定存利率分別上升0.2 、0.22、 0.25、 0.46、 0.52和0.6個百分點。10萬元錢存一年和五年,加息前後每年分別多得250元和600元。貸款利率方面,六個月和一年期的貸款利率分別上調0.24和0.25個百分點。一至三年、三至五年和五年以上的貸款利率則均只上調0.2個百分點。
    因此,對於大部分辦理長期貸款買房的普通百姓來説,此次加息的影響比較有限。以100萬元20年的住房貸款為例,以基準利率計算,加息前每月月供7129.74元,加息後為7245.3元,增加了115.56元,增加的幅度為1.62%。如果考慮貸款利率折扣的因素,增加幅度會更小。對於以1.1倍基準利率辦理二套房貸的貸款者來説,增加的月供負擔要稍大一些。100萬元20年的二套房貸,加息前月供7475.76元,加息後則增加為7606.02元,增加130.26元,幅度為1.74%。

  分析:為什麼加息幅度改為0.25%

  以前每次加息降息的幅度都設定在0.27個百分點或其倍數,這次加息卻設定在0.25個百分點。澳新銀行環球市場部中國經濟研究總監劉利剛對媒體&&,這是中國人民銀行常規做法的重要轉變。央行將放棄此前加息27個基點的做法,而採取與世界主要央行相似的一次加息為25個基點或者25個基點倍數的做法。
  由於中國銀行業利率的計算天數為360天,為了使利率能夠被9整除(360可以分解為9乘以40,而40可以被任何數整除),因此中國央行選擇了27個基點的加息幅度。而從此次開始,央行選擇加息25個基點,可能暗示中國央行將在未來選擇國際慣例的365天的利率計算周期。
  這是中國央行時隔3年後的首度加息。央行上一次加息還是在2007年12月。2007年為應對流動性過剩和通脹壓力,央行曾先後6次上調存貸款基準利率。2009年9月份起,在國際金融危機的大背景下,央行又打開了降息空間,100天之內5次下調貸款利率,4次下調存款利率。
  昨天宣布加息後,中國成為繼印度、巴西之後,又一選擇加息這一貨幣工具的新興市場國家。金融危機後,為應對通脹壓力,澳大利亞、挪威、印度、巴西等經濟體先後加息。與此同時,美國、歐盟、日本等發達經濟體央行仍舊維持低利率政策不變。

  專家觀點

  ■觀點一 可以應對越來越高的通脹壓力

  對於昨天的加息,專家普遍認為是為了應對越來越高的通脹壓力。中國人民大學財政金融學院副院長趙錫軍接受本報記者採訪時&&,當前整體價格上升壓力很大,貨幣供應增速過快,老百姓的通脹預期已經逐步抬高。央行希望此次加息能緩解負利率的問題,引導百姓建立合理的通脹預期,同時控制貨幣的過度投放。
    央行貨幣政策委員會委員、著名經濟學家李稻葵昨天接受央視採訪時&&,此次加息並不意外。最近中國經濟增長速度基本穩定在比較高的水平,與此同時,物價上漲的勢頭卻絲毫沒有放緩。相比經濟增速的放緩,控制通脹預期上升為矛盾的主要方面。在這個情況下調整利率是為了更好地調控通脹預期,同時也是加強房地産系列調控政策的力度。
   李稻葵&&,他個人理解這次加息的重要性並不是來自於它的幅度,而是來自於它的指向性,表明宏觀政策更加注重預見性、針對性和靈活性。加息的幅度可能非常小,但透露出國家要把實際利率“轉負為正”,控制通脹預期的信號。

  ■觀點二 也是房地産市場調控政策的延續

  中央財經大學中國銀行業研究中心主任郭田勇昨天告訴記者,加息也是房地産市場調控政策的延續。郭田勇&&,即將公布的經濟數據可能是央行做出加息決定的一個重要因素。他還指出,央行在此時加息也説明三季度我國實體經濟運行良好,能夠承受貸款利率上調帶來的負面影響。
  而李稻葵昨天在採訪中也三次強調這次加息和加強樓市調控有關。不過,他還&&,影響房地産市場價格的因素非常多,利率只是其中比較重要的指標。如果房地産價格繼續比較快速地攀升,相信央行之外的部門也會進一步採取措施,全面解決問題。房地産是長期綜合性的問題,不能只靠利率一個工具來解決。
  澳新銀行最新報告表明,中國央行開始使用加息手段,也表明中國開始重視資産泡沫問題。實際負利率將造成投資品價格飆升,導致中國面臨資産泡沫的風險。他們的研究也發現,實際按揭利率與房價之間也存在明顯的負相關關係。在這種情況下,中國央行逐步開始提高基準利率,保證實際利率轉正,也能從根本上解決資産泡沫的風險。

  ■觀點三 中國將開始新一輪加息周期

  短期內是否還要加息,各位專家都認為還要觀察此次加息的效果和實體經濟的運行情況。交通銀行首席經濟學家連平&&,現在還無法判斷短期內是否會繼續加息,但他覺得間隔應該不會太長。這是危機之後的第一次加息,未來的趨勢非常明朗,中國將開始一輪新的加息周期。
  連平分析認為,其實現在西方的主要經濟體利率基本都是零,而且美國還將繼續實施寬鬆的貨幣政策。同時,中國面臨着人民幣升值這樣的問題時,央行卻進行了對稱加息,這就充分反映了央行對於通脹的態度。
  澳新銀行昨天發布最新報告表明,中國國內的通脹預期一直處於上升的趨勢,表明實際通脹壓力很可能高於官方CPI顯示值。在這樣的背景下,央行開始選擇使用加息工具,也符合周小川行長在之前提出的“用兩年的時間逐步降低通脹壓力”的論點。在未來的一段時間內,澳新銀行認為,通脹壓力仍將在較長時間內存在,中國也因此面臨着多次加息的可能,並以此來逐步緩解目前較高的通脹預期。

  ■觀點四 加息可能加大人民幣升值壓力

  昨天,不少專家對加息造成的負面影響&&擔心。
  國際金融專家譚雅玲昨天對媒體&&,美元還處在貶值周期中,現在加息將導致人民幣升值壓力加大,跟美元的差距會越來越大,導致熱錢流入加速,抑制資産價格上漲的壓力也會加大。她此前和不少專家預計的一樣,中國即使調整利率也會跟美聯儲的時間差不多。美聯儲目前擴張貨幣政策的意向很明確,中國此次加息是和美國在反向操作。
    著名經濟學家余永定也認為,市場對人民幣的升值一直預期不低,美國又採取寬鬆的貨幣政策,因此資金大規模流入發展中國家特別是中國就在所難免,熱錢流入很難控制,在此情況下“央行應該加強對跨境資本流動的監管,嚴格遏制熱錢流入”。
  北大教授曹鳳岐同樣也認為,由於美國、日本等經濟體仍舊處在較低的利率水平,短期內可能會導致熱錢流入加快,人民幣升值的壓力將進一步增大。

  影響股市 對股市是利好還是利空?

  在全球匯率大戰的推動下,A股市場走出了波瀾壯闊的指數牛市行情,昨天成功站上3000點,收報3001.85點。那麼此次加息對目前的股市是利好還是利空呢?
  聯訊證券首席分析師文國慶偏樂觀,他&&,央行加息對股市是利好。加息將加速熱錢流入A股市場,因為加息將加大中美利差,使熱錢既可博得匯差又可坐享利差。即使日後會持續加息,對股市仍是利好。只有持續加息的同時,再動用嚴格的數量調控手段,比如提高準備金率、大量發央票,才能導致流動性緊縮,引起股市調整。
  西南證券首席策略分析師張剛認為,本次存貸款利率上調確實有些意外,應該是央行為了進一步控制通脹的措施,對市場整體影響不大,不會改變市場中期向上的趨勢。他還強調,由於此次是對稱式加息,銀行業凈息差將趨於擴大,對銀行股是利好。
  而中信建投首席宏觀分析師魏鳳春則稍顯悲觀,他指出,我國加息周期正式到來,意在刺破地産泡沫。選擇在十七屆五中全會結束後宣布加息,表明在中央高層看來房地産相關的泡沫已經影響到經濟的發展,此次加息將壓低貨幣泡沫。
  魏鳳春認為,近期大盤的上漲速度太猛,樓市泡沫有向股市蔓延的跡象,這也加大了監管層採取加息等措施的意願。加息對周期性行業是個大利空,包括金融、地産在內的行業可能面臨大的調整。
  廣發證券地産行業分析師趙強也&&,此次對於地産股來説是一個利空,短期來看,地産股會向下尋求支撐。而中期來看,地産股能否上漲要看央行後邊是否還有加息等貨幣政策調控措施。與此同時,地産的上游行業如水泥、建築等都會受影響。

  影響樓市 更擔心“以後是否會不斷加”

  無論是業內專家還是開發商或者購房人,對此次加息有可能會給樓市帶來的影響説法不一。
    不願意透露姓名的開發商趙先生&&,“這次加息,是近兩年的貨幣寬鬆政策要開始收緊的信號,也是通脹要來的信號。而通脹的經濟形勢下,房産的價值實際是要增值的,因此,此次加息,將使得‘限購令’的政策效應減小,很多本來因‘限購令’放棄買房的人,將會因此想辦法——比如説用親屬朋友的名字、假離婚等,弄到購房‘名額’買房。”
   而中原地産華北區總經理李文傑認為,此次加息對樓市的影響沒有前段時間取消利率優惠對購房人影響來得大。“取消利率優惠,實際上在當時就等於加息,而顯然,那次‘加息’的幅度比這次‘加息’的幅度要大得多。”李文傑&&,加息對購房人可能造成的實質性影響就是貸款成本的增加帶來購房成本的增加,比取消利率7折優惠給購房人增加的成本要小得多。業內人士更加擔心的是加息説明調控沒到位,樓市新政或將繼續&&。
  而購房人林先生、郭女士等人則不這麼看,他們最擔心的是,此次加息是不是意味着像2007年那樣的不斷加息的情形又要發生?“這次的加息幅度雖然小,遠沒有4月國十條&&後取消7折利率優惠對買房成本影響大,但是如果將由此進入加息通道、不斷加息呢?那我們這樣的工薪階層購房人買房的時候,就得好好算賬,看看能不能負擔得起月供。”

  分析稱央行加息有四目的:防通脹改變負利率局面
  
  在沉寂近三年之後,中國央行終於啟動價格型政策工具——人民銀行決定,自2010年10月20日起上調金融機構人民幣存貸款基準利率,金融機構一年期存貸款基準利率均上調0.25個百分點。
  與此同時,金融機構人民幣存貸款基準利率也同步上調。據了解,金融機構一年期存款基準利率上調0.25個百分點,由現行的2.25%提高到2.50%;一年期貸款基準利率上調0.25個百分點,由現行的5.31%提高到5.56%;其他各檔次存貸款基準利率據此相應調整。
  中國人民大學財政金融學院副院長趙錫軍在接受本報記者採訪時&&,央行此次加息目的有四點:首先,為應對貨幣供應增速過快,當前M2增速已大大超過了年初制定的17%的目標。數據顯示,9月M2餘額69.64萬億元,為GDP總量1.8倍。相比過去十年增長近450%。業界專家認為,若貨幣發行數字持續保持高位,或引發通貨膨脹、人民幣貶值、泡沫升騰甚至嚴重的金融危機。
  其次,為應對價格上行壓力。第三,為改變當前的負利率局面。趙錫軍説,目前CPI連續超過3%的警戒線,而一年期存款利率僅為2.25%,已連續7個月出現負利率。加息也是為改變利率倒挂現象,保障居民財富不縮水。第四,穩定市場對通脹的擔憂。趙錫軍&&,雖然美國繼續採用定量寬鬆貨幣政策,但中國的情況畢竟不盡相同,有必要加息以控制不斷增長的通脹預期。
  中信建投首席宏觀分析師魏鳳春&&,此次加息與21日即將公布的宏觀數據不無關係,同時強調加息並不意味着通脹的到來,而是旨在壓制泡沫。他強調,樓市泡沫不除,中國的經濟復蘇難以真正到來。
  銀河證券首席經濟學家左小蕾也&&,在人民幣升值壓力以及9月境外資本流入明顯加快推高資産泡沫等因素共同作用下,為防止通脹出現,所以央行選擇這個時間點加息。“加息0.25個百分點不足以解決目前的資産價格泡沫,未來會累進加息,還會有連續加息的動作。”她説。

【字號
  凡標注來源為“經濟參考報”或“經濟參考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稿件,及電子雜誌等數字媒體産品,版權均屬新華社經濟參考報社,未經書面授權,不得以任何形式發表使用。
 
相關新聞:
貨幣戰似一觸即發 央行加息並不突然 2010-10-20
央行為何揮出加息利劍 2010-10-20
加息不改股市基本走向 2010-10-20
加息強化樓市調控效果 房價或將進一步松動 2010-10-20
央行加息之 “一箭三雕” 2010-10-20
 
頻道精選:
[財智]天價奇石開價過億元 誰是價格推手?[財智]存款返現赤裸裸 銀行攬存大戰白熱化
[思想]劉濤:中國貨幣政策調整正當其時[思想]韓志國:關於徵收房産稅的政策建議
[讀書]《五常學經濟》[讀書]投資盡可逆向思維 做人恪守道德底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