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日理財噱頭高過收益
2010-10-13   作者:  來源:北京商報
 

    隨着“長假理財”的概念越來越深入人心,商業銀行也從中發現了豐厚的商機,紛紛鉚足了勁發行假日理財專項産品。而這些被商業銀行炒得“熱翻天”的假日理財産品究竟能給投資者帶來多大收益?投資者林先生昨日對記者&&,他花5萬元購買的一款8天期假日理財産品只賺了18.1元,平均每1萬元8天只賺3.62元。
  據了解,林先生購買的是一家股份制銀行發行的“假日贏”理財産品。該産品為非保本浮動收益型,運作期限共8天,年化收益率為1.65%。根據該行公布的到期清算公告,每萬元的參考收益僅在3.62元(10000元1.65%/3658)。
  林先生通過計算後發現,如果將這5萬元投資7天通知存款,到期收益能到500001.35%/3657≈12.9元。“假期理財産品比7天通知存款的收益只多了5元,可通知存款還能保證本金和收益率呢,下次過長假前真要好好盤算盤算了。”林先生對記者&&。
  理財産品收益率偏低早已不是什麼新鮮事,不過,銀行主推的假日産品收益還趕不上平時發售的産品,這就值得引起投資者關注了。
  記者發現,某大型國有銀行9月25日推出的一款國慶假日專享人民幣理財産品為非保本浮動收益型理財産品,期限為9天,起購金額5萬元。投資方向為前期已成立的優質企業信託融資項目,投資比例0-70%;銀行間債券市場的國債、央行票據、金融債、回購、高等級信用債券,投資比例0-50%,以及銀行存款,投資比例0-50%等。認購資金規模高於300萬元(含)的個人客戶可獲得的最高預期收益率在2.6%。
  而該行在9月16日推出的一款非保本浮動型人民幣理財産品,投資方向、最低認購金額、理財期限均與上述國慶假日産品相同。
  不同的是,認購這款産品資金規模高於50萬元(含)的個人客戶,可獲得的最高預期年化收益率為2.8%。根據該行給出的收益分析數據,投資者用100萬元認購這款産品可獲得收益690.41元;而同樣的100萬元認購國慶專享産品最高只能獲得收益616.44元。某理財網站分析師指出,這款節日專享産品只是名字上套用了國慶假期,産品本身並無新意。
  中國社科院金融研究所理財産品中心研究員太雷認為,目前許多銀行推出的所謂“假日理財産品”都是在賣噱頭。在他看來,長假期間股市、期市都會休市,活期利息又很低,很多投資者就急於尋找投資渠道。這種情況下,商業銀行只要對理財産品稍加包裝,就不愁銷路,因此,産品本身的創新度和收益率往往會打折扣。

【字號
  凡標注來源為“經濟參考報”或“經濟參考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稿件,及電子雜誌等數字媒體産品,版權均屬新華社經濟參考報社,未經書面授權,不得以任何形式發表使用。
 
相關新聞:
在售銀行理財産品[2010-10-08] 2010-10-08
短期理財産品依然佔市場主流 2010-10-08
國慶版銀行理財産品拼全能 2010-09-30
國慶理財産品收益率比中秋高 2010-09-29
銀信産品退潮商品類理財産品補位 2010-09-29
 
頻道精選:
[財智頻道]天價奇石開價過億元 誰是價格推手?[財智頻道]存款返現赤裸裸 銀行攬存大戰白熱化
[思想頻道]央行盯的或許不是CPI[思想頻道]地産已成投資業“鴉片”
[讀書頻道]《五常學經濟》[讀書頻道]投資盡可逆向思維 做人恪守道德底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