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歸!手繪地圖重返潮流
2010-10-08   作者:張進  來源:經濟參考報
 

    在谷歌電子地圖和全球定位系統(GPS)導航儀大行其道的今天,美國反而颳起一股地圖手繪風潮。潮人們繪製的不僅是地圖,更是情結。

  藝術化

  越來越多的學者和藝術家開始注意到,除傳統指路功能外,地圖還能表達情感和提供娛樂。
  路透社援引費城平面設計師克裏斯哈欽斯基的話報道:“地圖歸根到底講述關於某地的一個故事,一個獨特故事,某人在某地的經驗和對它的理解。”
  凱瑟琳哈蒙寫過兩本書來闡述地圖的表達作用,在她看來,“當代藝術家們開始將繪圖理念運用到作品中”。
  藝術家“手繪地圖運動”自19世紀60年代開始萌芽,標誌是畫家加斯泊約翰創作色彩明麗的煙熏美國地圖,這一趨勢在近幾年發展較快。
  西雅圖藝術家斯科特舒爾特曾在波音公司任工程師。他的代表作是“家庭採摘樂”路線為主題的刺繡珠飾地圖連同銅制地圖盒。
  手繪地圖讓舒爾特更了解周圍環境。“現在的手繪地圖理念是為讓繪圖者傳達自己對周圍環境的認識和價值判斷。”他説。

  繪經歷

  舒爾特曾使用老勘探員的方法和工具繪出一幅西北太平洋地區地圖,以記錄他在那裏漫游的經歷。他用原始步丈方法,可以精確到英尺。
  地圖繪製者不僅有藝術家,也有地圖所繪地區的當地居民。瑪麗蓮墨菲畫出她為治療幼年型關節炎接受胃部注射的地點,不僅方便下一次注射,也給這次生病留個紀念。
  約翰哈欽森畫的是他2001年9月11日那天從曼哈頓走向布魯克林的路線,以銘記看到世貿中心燃燒時的記憶。
  繪圖“粉絲”們組成手繪地圖聯盟,將作品發布到官方網站,同時結集出版《從這裡到那裏:手繪地圖聯盟創意作品集》。
  哈蒙相信人類都有“繪圖天分”。

  難取代

  儘管世界上充斥着導航設備,但還是有人會走失。
  克裏斯蒂安赫爾把在家中畫在糖袋和便簽紙上的速寫路線圖收入《從這裡到那裏:手繪地圖聯盟創意作品集》。這幅速寫誕生在一次他迷路之後,而出發前他還查過谷歌地圖。
  “谷歌説3.25小時,實際花了5小時,”他在路線圖上寫道,“谷歌耍了我。”
  馬修羅德里格斯是電子游戲營銷專家,住在紐約東村,他經常繪製附近地圖。他有時會受到朋友嘲笑,因為堂堂一個電子專家卻沒有帶GPS功能的智能手機。事實上,馬修有智能手機,只是覺得GPS的搜索結果不夠具體,因此決定手繪路線。
  用舒爾特的話説,GPS是以俯瞰的視角告訴你所在位置,而手繪地圖的內容則“全部在地面上”。

【字號
  凡標注來源為“經濟參考報”或“經濟參考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稿件,及電子雜誌等數字媒體産品,版權均屬新華社經濟參考報社,未經書面授權,不得以任何形式發表使用。
 
相關新聞:
《世界葡萄酒地圖》 2010-09-25
31家單位獲准開展互聯網地圖服務 2010-09-09
甜蜜在舌尖 北京冰淇淋地圖 2010-08-17
導航手機受制地圖升級 2010-06-22
電子地圖産業或迎“升級”潮 2010-05-14
 
頻道精選:
[財智頻道]天價奇石開價過億元 誰是價格推手?[財智頻道]存款返現赤裸裸 銀行攬存大戰白熱化
[思想頻道]央行盯的或許不是CPI[思想頻道]地産已成投資業“鴉片”
[讀書頻道]《五常學經濟》[讀書頻道]投資盡可逆向思維 做人恪守道德底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