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房地産或再出調控“組合拳”的消息給相關板塊帶來衝擊,周一剛有起色的地産股遭遇“當頭一棒”。儘管當前房地産量價齊升開始釋放積極信號,但由此帶來的政策調控預期始終是懸在其頭上的“達摩克裏斯之劍”。而分析人士認為,雖然地産股的持續下跌已經反映較壞的預期,但也要在進一步政策明朗後,才有可能迎來真正的投資機會。
由於擔心新的調控政策&&,地産股近期連續調整。本週一儘管又有調控細則&&,但中秋長假期間房地産銷售量價齊升的勢頭給了板塊興奮的理由,以保利地産、金地集團為首的部分地産股周一強勢回升,顯露出觸底反彈的跡象。
然而時隔一日,市場有關進一步政策調控的傳言再起,尤其是相關部委聯合調控方案進入會簽以及可能推出房産稅試點的消息,令房地産板塊再度承壓,“萬保金招”四大龍頭昨日悉數收綠,反彈勢頭戛然而止。
分析人士認為,房地産行業當前最大的風險便是調控政策的不確定性。時下樓市在金九銀十的刺激下不僅成交量在上升,房價也在蠢蠢欲動,市場普遍預期價格將會繼續上漲,同時政策將會進一步調控,而政策措施預判包括,三套房貸暫停城市增加,首套房貸利率和首付優惠取消,保有房産稅試點,異地購房限制等。
因而在此背景下,即便是地産股前期經歷了不小的跌幅,估值趨於合理甚至偏低,分析人士大多認為,只有等待政策利空出盡之後,板塊才能迎來真正的投資機會。
國泰君安分析師孫建平認為,房地産政策面和基本面趨勢尚未好轉,二次調控預期兌現後,股票板塊因利空兌現、後續存真空期而可能有反彈機會。而中期仍然堅持房價有效下跌、銷量二次縮量後二次持續放量的判斷。
此外,研究機構普遍認為,政策調控的主要目的不是讓房價大幅下跌,而是在於改變市場對於房價上漲的預期。東方證券分析師楊國華認為,房價的大幅下跌和&&的調控政策本身就是對立的,很難同時實現,比如房價的下跌會化解信貸政策對需求的抑製作用。
楊國華還判斷,未來的調控方向應該是以增加供應為主,抑制需求為輔,而以增加供應為主的調控策略既不會影響需求的釋放,又可抑制房價上漲,這樣的政策對行業及地産股是利大於弊。從這個角度而言,投資者對於未來地産調控政策也不必過於憂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