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金洶湧涌入期市 恐慌還是狂歡
2010-09-19   作者:  來源:和訊網
 

    記者經初步統計近年來三大商品交易所持倉數據發現,從2006年至今,大宗商品期貨市場各個品種的總持倉量整體呈現增長態勢,2006年初,總持倉量約為180萬手,2010年9月中旬的總持倉量近900萬手,創下歷史新高,較2006年初增加4倍。
  業內人士&&,産業資本洶湧進入期貨市場,是造成近年來持倉量劇增的主要原因。而又是什麼原因導致大量資金入場,是避險者的恐慌,抑或投機者的狂歡?

    解讀一:企業避險需求在增加

  記者採訪多家期貨公司發現,近年來企業要求利用期貨進行套期保值的需求在不斷增加,企業避險需求成為持倉量高居不下的重要原因之一。據長江期貨內部人士透露,近期做套保的企業有所增加,並且在未來一月將繼續增加,未來保值盤至少增長20%。
  “企業避險需求在增加,目前公司有很多企業客戶吵着要做套保,因為商品價格漲幅較大,客戶害怕再漲,都要買入套保。”一家小型期貨公司內部人士透露。
  為何目前企業的避險需求增加了?長江期貨分析師黃駿飛告訴記者,目前部分商品與現貨價差較大,有利於企業建倉;當前市場價格波動風險加大,企業避險需求增加;另外,部分商品(尤其是農産品當前存在供需兩旺的季節性特徵。
  記者了解到,以往,不少棉花加工企業並沒有做期貨的打算,但現在也在考慮參與期市進行套保。一位紡織加工企業負責人&&,“現在棉花價格很高,我們擔心在高價收了籽棉以後,價格就下跌了,這樣的虧損承擔不起,但又不能不收籽棉,那樣就沒了生意。如果進行套期保值,就可以避免過大的損失。”
  一位鋼材業資深人士告訴記者,雖然鋼廠因為現貨銷售環節出現問題,而抱着投機目的進入期市,但是大多數鋼廠都是出於避險需求入市,目前鋼廠碰到合適的機會都偏向於賣出套保合約。
  “其實,任何階段企業都希望原料或者産品售價穩定,”時富金融商品研究經理邵濤&&,“雖然企業不能通過套保來盈利,但是為了維持價格穩定,不少企業是願意做套保的。”
  套保操作是無法盈利的,僅僅提供鎖定採購價與鎖定銷售價的功能。正因為套期保值不能為企業帶來直接的利潤,以往一些中小企業並不樂衷於此,但是隨着企業對期貨功能的越來越了解,套保需求逐漸增加。
  上海中期分析師見驚雷&&,如果我國商品市場持倉量的增加主要是由於企業套保需求帶來的,那麼説明國內各行業越來越重視期貨市場的作用,利用其價格信號和避險功能,來實現穩定經營,這樣也有利於發揮國內期貨品種在國際市場中的影響力和定價權。

  解讀二:游資大舉涌入期市

  根據彭博社和業內人士提供的數據,記者發現,最近30日,商品期貨名義持倉資金增加超過377億元;最近10日,商品期貨名義持倉資金增加超過120億元。而且目前商品價格處於反彈高位,資金是實實在在有所增加。
  今年以來,上期所持倉量穩中有升,天膠、螺紋鋼和鋅是持倉上升最為顯著的三個品種;大商所持倉量先降後升,持倉增加的品種主要有豆粕、豆油和LLDPE;鄭商所持倉量也呈上升狀態,主要是白糖和棉花的持倉增加。
  從具體品種來看,上海天膠的持倉量從2006年初至今已經增加了6倍多。隨着新品種的上市,期市整體持倉量增速愈快,如螺紋鋼2009年上市初期持倉量僅為360228手,如今已升至2475164手。
  業內人士稱,由於流動性充裕、期市存在投資機會等多種原因,近期大量游資流入期市,這也是促使期市持倉量劇增的原因之一。
  見驚雷認為,由於目前流動性較為充裕,資金無處可去。“房地産國家加大了調控力度;股市從6000點一路下跌後,完全恢復元氣還有待時日,所以更多資金選擇進入商品市場當中。”
  “中國投資渠道缺乏,房地産有國家調控政策限制,股市又相對低迷,錢找不到一個好的出路,而期貨市場是個相對不錯的投資市場。”宏源期貨分析師王勇&&,“國家最近針對房地産加大調控力度,而且加息預期似利劍高懸,導致股市大跌。而期貨市場並非單邊機制,可以做空,從房地産和股市轉移出來的資金自然願意選擇期貨市場。”
  國泰君安期貨分析師黃志強認為,股市和期市聯動性在增強,資本市場規模在擴大,資金跨市場操作比例逐步增加。比如,相關商品價格波動會影響企業的生産、經營以及盈利,進而影響相關股票估值及價格走勢,部分投資者開始關注或者介入期貨市場。另外,近期農産品商品期貨品種波動性較大,吸引了大量投機資金介入。
  邵濤稱,用成交量除以持倉量就可以評估交易的投機程度,我國這個比值很高,這表明了我國的期市投機者較多,游資的短期入場也將推高持倉量。

  解讀三:多空雙方分歧大

  對於近期期市持倉量的總體上升,業內人士在肯定了其合理性的同時,也指出這體現了多空雙方的分歧較大。
  邵濤向記者&&,“近年來期市持倉量的增長是自然合理的,反映了期貨市場的發展過程,其他國家的相似數據也是增長的。”
  見驚雷認為,多空持倉劇增,一般表明多空分歧較大,即多空各不相讓。作為宏觀經濟的晴雨表,大宗商品市場這種表現,也折射出當前市場對宏觀經濟走向的看法有分歧。
  見驚雷進一步分析稱,目前市場存在的分歧主要是:看多商品和股市的觀點認為,經過上半年國內貨幣政策的適當緊縮,下半年採取加息政策的可能性很小,當前國內以確保經濟持續復蘇為主要任務。看空方則認為,最新公布的通脹率太高,國家今年CPI控制在3%有難度,因此可能會很快加息,而加息意味着宏觀政策收緊。
  華安期貨分析師黃成寶&&:“若持倉量劇增,價格滯漲的話,説明有大量空頭入場做空,使得價格上行乏力。到了一波趨勢難以持續的時候,多空雙方分歧加大,進行拉鋸戰,勝者為王。如果持倉驟減,價格不漲或不跌的話,説明原先的趨勢暫時難以持續,主力會選擇暫時減倉或退出。”

  解讀四:大行情或在醞釀

  對於持倉量的突然劇增,業內人士&&,按照以往的經驗,持倉量越大意味着後市的行情越大。南華期貨南方大區總經理虞琬茹向記者&&,“持倉量的突增,預示着大行情的到來。”
  邵濤認為,近期持倉量的增加或許又是建立了一個波峰,期貨持倉量的增加反映了市場上持不同意見(漲或跌)的規模加強,後市大行情或在醞釀。
  “持倉量突然劇增,意味着分歧加大,可能出現大漲大跌的行情。如果價格在底部,上升概率較大;如果價格在頂部,大幅下跌概率則更大;如果價格在中間位置,那麼上下皆有可能了。”見驚雷&&。
  另外,今年的中秋國慶假期歷時較長,投資者出於避險要求,紛紛在節前減倉清倉。新湖期貨分析師柳青&&,按照之前的經驗,期貨公司都會建議投資者減倉以規避長假風險。
  事實上,最近5日,商品期貨名義持倉資金確實有流出跡象。上海期貨交易所近期在6地召開長假期間風險警示研討會,多家期貨公司也在近日先後發布了長假期間風險規避的通知。上海中期風險總監張勇向記者&&,長假期間希望客戶適當減倉,公司也將根據品種活躍的程度適當提高保證金。
  分析人士&&,隨着假期臨近,客戶持倉會因交易所和期貨公司提高保證金而回落,但只是暫時的,從大趨勢上來看,持倉量有望繼續增加。

【字號
  凡標注來源為“經濟參考報”或“經濟參考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稿件,及電子雜誌等數字媒體産品,版權均屬新華社經濟參考報社,未經書面授權,不得以任何形式發表使用。
 
相關新聞:
期貨市場主力品種周評[09.10-09.16] 2010-09-17
期貨分析師看商品:剝繭抽絲震蕩蓄勢 2010-09-17
美國股市上漲黃金期貨回落 2010-09-16
期貨領先大盤預示行情 2010-09-13
黃金期貨收盤價創歷史新高 2010-09-13
 
頻道精選:
[財智頻道]天價奇石開價過億元 誰是價格推手?[財智頻道]存款返現赤裸裸 銀行攬存大戰白熱化
[思想頻道]左曉蕾:信貸此時放鬆調控將前功盡棄[思想頻道]謝和平:發展和掌握低碳核心技術
[讀書頻道]《五常學經濟》[讀書頻道]投資盡可逆向思維 做人恪守道德底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