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DII成立4年凈值仍在1元掙扎
2010-09-10   作者:記者 韋夏怡/北京報道  來源:經濟參考報
 

    受全球主要市場股指均出現較大幅度下跌等因素的影響。8月份基金係QDII整體凈值都呈現負增長。浙商證券最新的一份報告顯示,8月份QDII基金是所有基金類型裏表現最差的,平均下跌1.66%。
  從成立那天起,QDII基金就總是在1元凈值處掙扎。儘管基金經理們都説做QDII投資要眼光長遠,起碼要看3至5年,但現實是,相當一部分投資者在期待了3年之久後仍是囊中羞澀。

  1元:仍然是掙扎線

  “當初都説QDII好,可是買了以後就跌破1元,然後就一直跌,一直在縮水,真不知何時能解脫。”山西的一位基民王先生向記者抱怨。這只是QDII“受害者”中的一位。
  在採訪中,記者明顯的感受是,只要一提到QDII,基民們不是搖頭就是咂舌。截至9月3日,仍有8隻QDII的凈值位於1元以下,即便是位於1元以上的幾隻QDII基金業績也不那麼穩定,隨時都有再破凈值的風險。
  自QDII出生至今已過去4年,而最早一批開設QDII的5隻基金——華安國際配置、南方全球基金、華夏全球股票、嘉實海外、上投摩根亞太優勢,至今仍然沒有一隻凈值超過1元。
  而綜合8月份業績表現來看,根據好買基金研究中心的數據顯示,南方全球以-2.61%的業績表現位列當月QDII跌幅榜首,國泰納指和嘉實海外分列倒數二、三位,分別為-2.20%和-2.14%。另外,從今年以來的業績看,海富通海外業績縮水最多,為-12.82%;緊隨其後的是交銀環球,為-11.33%。
  在股票倉位方面,12隻QDII基金裏有8隻保持着60%以上的股票倉位,其中交銀環球的倉位最高,為91.89%;而招商全球資源的倉位最低,僅為5.01%。
  一份來自經濟學家巴曙松的研究報告&&,QDII之前運作不成功,反映了産品結構、投資能力與投資者需求之間不匹配;而由於市場規則、監管法律、文化背景等障礙,QDII投資組合全球分散化的程度受到抑制。

  區域:圍着港股轉悠

  “國內的QDII不能算是真正意義上的QDII,大多都是扎堆投資港股,這就與投資A股沒什麼區別了”一位基金經理向記者&&。
  今年以來,QDII發行掀起了一股小熱潮。8月份發行的11隻新基金中就有4隻是QDII。然而隨着新QDII的蜂擁而至和老基金半年報的公布,QDII扎堆投資港股的問題也逐漸暴露出來。在近期披露的基金半年報中,老QDII們將港股作為第一大重倉集聚地在年內凸顯了出來。不僅是老一批的QDII執著於港股,今年新發QDII們似乎還是一如既往地紛紛倚重於港股。
  根據中報數據統計,今年二季度有11隻QDII基金在股票投資領域投資香港的平均比例達69.53%,其中,嘉實海外中國股票在香港地區投資市值佔凈值比近90%。另有三隻“全球股票型基金”華夏全球精選、交銀環球精選以及工銀全球配置,在香港地區投資市值佔基金凈值比均超過30%。
  華夏全球QDII的半年報顯示,該基金在香港市場的配置比例已經接近50%,美國市場則佔據次席。近一半的配置港股比例,在老9家QDII的全球型QDII中也是最高的。此外,在該基金公布的投資組合中,前10位的重倉股中有9隻是港股;而在香港市場和美國市場間配置較為平衡的要數工銀瑞信的QDII,其配置於香港市場的比例為35.30%、投資於美國市場的比例為27.87%。
  對此,業內人士&&,倚重港股是由於該市場上匯集了一批尚未在內地交易所上市的內地優質公司,比如李寧、蒙牛、騰訊、阿里巴巴等,且其估值有進一步拉升空間,這就給投資者提供了潛在的投資機會。
  招商證券分析師也&&,隨着越來越多的大型國有企業在香港上市,香港股市已從以前美國股市的影子市場變為同時受美股和內地股市的雙重影響,並且從歷史數據看,H股和A股相關度極高,其中H股指數和滬深300指數相關達0.94,與上證綜指相關性為0.82,因此通過投資H股指數便可以分享到中國經濟高速發展的收益。

  未來:或受益外圍市場

  儘管相當比例的QDII&&港股市場上的內地優質企業,但外圍市場的變化仍時刻影響着QDII的走勢。
  對於外圍市場環境,好買基金研究中心認為,近期美國市場公布的一些經濟數據中低於市場預期的較多,諸如成屋銷售7月數據下跌27.2%,已有分析評論指出僅就美國房地産市場來説,已有二次探底之勢。在投資者整體情緒低落的環境下,道琼斯指數曾跌破萬點大關。而在近日美國政府官員如伯南克、奧巴馬等連續發表言論&&將“盡一切可能確保美國經濟持續復蘇”,這對美股有較大的提振作用,市場普遍預期後續將有政策的支持。目前進入到差經濟與預期中刺激政策的博弈期,短期來看,市場或有短期性機會;長期來看,還將取決於&&的刺激政策的力度以及經濟數據的改善速度。
  渤海證券研究員認為,QDII基金下半年將有所收穫,主要緣於歐美經濟數據的表現搶眼,提振了投資者的信心;但從8月中下旬以來公布的各主要經濟數據來看,海外市場的復蘇依然任重道遠。
  不過,一位稍顯樂觀的海外投資人士向記者&&,目前歐洲經濟體主要國家德國、法國的基本面情況仍然較好,美國股市作為成熟市場表現一直相對穩定,因此全球市場下半年走弱的可能性較低,且美國與歐洲也不太可能在貨幣政策上收緊,全球流動性並不是太大問題。
  民族證券也認為,短期來看,勞動力市場緩慢好轉將繼續支持個人消費成為經濟增長的主要動力,使得美國經濟出現二次探底的可能性較小。不過,歐洲債務危機將通過信貸和出口兩條渠道對美國經濟構成顯著的下行風險,個人消費、私人投資和出口等都將受到影響。短期內通脹壓力尚輕,美國通脹壓力開始顯現的時間最有可能是在2011年中期,在2010年中期前美國將維持基本利率不變。

  凡標注來源為“經濟參考報”或“經濟參考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稿件,及電子雜誌等數字媒體産品,版權均屬新華社經濟參考報社,未經書面授權,不得以任何形式發表使用。
 
相關新聞:
首只專注於港股市場的QDII基金亮相在即 2010-08-13
"同贏八號"虧2成 9成QDII凈值 2010-08-09
9隻老QDII前7個月平均跌4.36% 2010-08-05
人民幣升值利好QDII 2010-07-22
QDII基金反彈 看好"亞太概念" 2010-07-15
 
頻道精選:
[財智頻道]天價奇石開價過億元 誰是價格推手?[財智頻道]存款返現赤裸裸 銀行攬存大戰白熱化
[思想頻道]左曉蕾:信貸此時放鬆調控將前功盡棄[思想頻道]謝和平:發展和掌握低碳核心技術
[讀書頻道]《五常學經濟》[讀書頻道]投資盡可逆向思維 做人恪守道德底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