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英國著名美食雜誌《餐廳》評選的“2010年全球最佳餐廳50強”中,丹麥首都哥本哈根的“諾馬”餐廳首次榮登榜首。 “諾馬”創建人之一、廚師長雷內 雷哲皮以就地取材為烹飪理念,利用北歐食材打造餐廳特色,掀起“新北歐”美食旋風。 “諾馬”是由丹麥語“北歐食物”這兩個單詞的第一個音節合寫而成。至於何為“新北歐”美食?雷哲皮自己也難以給出準確解釋。 “很難給我們的烹飪風格下定義,因為太新了,”雷哲皮説,“我們的菜肴充滿自然的氣息,是利用大自然烹飪美食。” 按照美國廣播公司記者的説法,“諾馬”餐廳的每一道佳肴無不取材於北歐地區。冬天,食材是生長在哥本哈根附近的胡蘿蔔、酢漿草、小酸模、繁縷草和蕁麻葉;隨着天氣轉暖,食客們的盤中餐則變為蘆葦、杜松、生蝦、腌鵪鶉蛋和從附近林地採來的蠔蘑…… “我們擁有廣袤的土地,而我們(北歐)只有2500萬人,這意味着許多地方未被開發,許多資源未遭破壞、有待發現,”雷哲皮説,“一旦你開始搜尋……你就會發現新的食材和烹飪方法。” 雷哲皮希望,在餐盤中呈現食材與自然環境的&&,讓客人感受到時空的變幻。“一道菜能否告訴人們:我們在世界的哪個角落?我們正處於哪一個年代?人們能否在紐約和聖保羅吃到這道菜?世界上有許多餐廳十分雷同,同樣的感覺,同樣的音樂……而我們努力呈現時間和空間的切換,這聽起來簡單,但真的很難。” 雷哲皮生於1977年,父親是馬其頓人,母親是丹麥人。他認為,馬其頓血統使他能夠以“局外人”的視角審視北歐菜肴。“我們餐廳以做北歐菜肴聞名……我有一個巨大優勢,曾在(丹麥)外面成長,”雷哲皮説,“對於一個北歐人,麵包就是麵包,家裏就有,你永遠不會把它與美食&&起來,但實際上,這取決於你如何看待它。” 儘管在“諾馬”登上事業巔峰,但雷哲皮並不打算永遠在這裡工作。“我不會一生都在這裡,”他説,“如果我一直在這裡、重復我自己,這對‘諾馬’不公平,這裡需要另一個廚師。你只能有一段時期保持豐富的創作(靈感),而我們的餐廳就是以創作而著稱。總有一刻,我無法給這家餐廳帶來新東西。” 按照雷哲皮的説法,“高級烹飪方法並不需要昂貴食材,如果你知道如何烹飪,那麼胡蘿蔔與魚子醬價值相同”。
|